【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镜头的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OIS(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是指在照相机或者其他类似成像仪器中,通过光学元器件的设置,例如镜头设置,来避免或者补偿捕捉光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抖动,以提高成像质量。现有的摄像镜头通过旋转镜头模组来实现光学防抖,在摄像完成后,镜头模组需要复位以便下一次拍摄,然而现有的复位结构较为复杂,且增加了摄像镜头的厚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摄像镜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摄像镜头为实现镜头模组的旋转复位而出现的结构复杂、厚度增加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包括安装壳、收容于所述安装壳内的镜头模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模组转动的防抖模组,所述安装壳具有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所述防抖模组包括悬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活动架、用于收容所述镜头模组并悬置于所述活动架内的框架、沿所述第一对角线设于所述安装壳与所述活动架之间的第一转动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安装壳、收容于所述安装壳内的镜头模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模组转动的防抖模组,所述安装壳具有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所述防抖模组包括悬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活动架、用于收容所述镜头模组并悬置于所述活动架内的框架、沿所述第一对角线设于所述安装壳与所述活动架之间的第一转动组件以及沿所述第二对角线设于所述活动架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第二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抖模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对角线相对设于所述安装壳的两拐角处的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沿所述第二对角线相对设于所述活动架的两拐角处的第三弹力件和第四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壳连接的第一固定片、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安装壳、收容于所述安装壳内的镜头模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模组转动的防抖模组,所述安装壳具有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所述防抖模组包括悬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活动架、用于收容所述镜头模组并悬置于所述活动架内的框架、沿所述第一对角线设于所述安装壳与所述活动架之间的第一转动组件以及沿所述第二对角线设于所述活动架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第二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抖模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对角线相对设于所述安装壳的两拐角处的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沿所述第二对角线相对设于所述活动架的两拐角处的第三弹力件和第四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壳连接的第一固定片、与所述活动架连接的第二固定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的第一弹力片;所述第二弹力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壳连接的第三固定片、与所述活动架连接的第四固定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片与所述第四固定片之间的第二弹力片;所述第三弹力件包括与所述活动架连接的第五固定片、与所述框架连接的第六固定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五固定片与所述第六固定片之间的第三弹力片;所述第四弹力件包括与所述活动架连接的第七固定片、与所述框架连接的第八固定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七固定片与所述第八固定片之间的第四弹力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沿所述第一对角线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活动架包括收容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活动架主体、自所述活动架主体延伸进所述第一避让槽的第一支板以及自所述活动架主体延伸进所述第二避让槽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一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支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相对的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二支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槽相对的第四转动槽;
所述活动架沿所述第二对角线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所述框架包括收容于所述活动架内的框架主体、自所述框架主体延伸进所述第三避让槽的第三支板以及自所述框架主体延伸进所述第四避让槽的第四支板;所述第三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五转动槽,所述第三支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转动槽相对的第六转动槽;所述第四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七转动槽,所述第四支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七转动槽相对的第八转动槽;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球和第二转动球,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球和第四转动球,所述第一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转动槽,且所述第一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转动槽,且所述第二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四转动槽;所述第三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五转动槽,且所述第三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六转动槽;所述第四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七转动槽,且所述第四转动球部分收容于所述第八转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第一支板,所述第四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板;所述第六固定片和所述第八固定片沿所述第二对角线相对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由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以及第四框板依次围合而成,所述活动架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围合板、与所述第二框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围合板、与所述第三框板相对设置的第三围合板以及与所述第四框板相对设置的第四围合板;
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板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四框板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弹力片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的第一弹力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的第二弹力臂;
所述第三固定片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板连接的第三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三框板连接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二弹力片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片之间的第三弹力臂和连接在所述第四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片之间的第四弹力臂;
所述第五固定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围合板连接的第五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二围合板连接的第六固定部,所述第三弹力片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五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片之间的第五弹力臂和连接在所述第六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片之间的第六弹力臂;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天恒,闫锋,韦锁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