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19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包括:一外框及一内框,内框上方设有二容置槽,内框外缘对应外框的通孔处凸设一鼻垫;二电子液晶快门由数个作用不同的光学元件组成,各电子液晶快门的一端设有两个导电夹,装置在二容置槽中;二个耳架连接在眼镜框的二端边;外框及内框间装置两电子液晶快门,两电子液晶快门的相对内侧向前突出,相对外侧向后倾斜,两电子液晶快门镜面法线间的夹角为20~50度。本眼镜的视野广阔、配戴舒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
中的眼镜,特别是一种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主要是将电子液晶快门装置成大弯折角度,使得眼镜突破现有眼镜平板笔直的造形,使用者在观看立体影像时,可扩大视野、配戴舒适。一般,利用3D(立体)液晶快门眼镜观看3D影像时,影像的立体质量与配戴的舒适度取决于液晶快门的质量与眼镜框。在说明一般3D液晶快门眼镜之前,首先说明一般在设计3D液晶快门眼镜时所需决定的参数。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3D液晶快门眼镜的上视图,其中在一眼镜框1中嵌入一个左电子液晶快门2及一个右电子液晶快门3。其中A为左电子液晶快门的中心点4、B为右电子液晶快门的中心点5,C为眼镜框的中心点6,N1为左电子液晶快门镜面的法线7,Nr为右电子液晶快门镜面的法线8,则A、B为左、右电子液晶快门装置的基线,基线长度通常设定为两眼球的平均间距,一般在6.5CM至7.5CM之间,而θ为左、右液晶快门镜面法线间的夹角,该角度即为液晶快门的装置角度。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3D液晶快门眼镜10的立体示意图,可由图中清楚看出,其在一个笔直平板状的眼镜框12中嵌入二个电子液晶快门11,并在眼镜框12的二侧各延伸有一个耳架13。由于受限于现有液晶快门狭窄的观看视角,亦即观看视角超过某一角度时,会产生严重的漏光现象,因此,只能将眼镜的电子液晶快门11的装置角度制作成低于20°(θ<20°),通常设定在10°至15°之间,最后造成眼镜框12的外观设计必需边就于电子液晶快门11的装置角度,而使得眼镜框12的外观变得笔直呆板。另外,对于一个同样尺寸的电子液晶快门11,因无法以较大装置角度贴近使用的眼睛,使得使用者无法得到最佳的观看视野,为了增加视野,现有3D液晶快门眼镜10必需装置更大尺寸的电子液晶快门11,因而不但增加了电子液晶快门11的制造成本,更增加眼镜整体的重量,故现有的3D液晶快门眼镜仍需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扩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不但可突破现有眼镜平板笔直的造形,亦可克服现有液晶快门的漏光现象,同时也可达到扩大视野范围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本技术的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包括有一外框,设于液晶快门眼镜的上层表面,其中设有二个视窗及一个通孔,且可与一个内框盖合成一个眼镜框;一内框,与外框相对应地装置在液晶快门眼镜的底部,其上方设有二个容置槽,二容置槽底部各设有一个视窗,视窗略小于容置槽,容置槽的外侧边及底侧边上设有数个定位凸块,以将左、右电子液晶快门定位,内框的外缘对应外框的通孔处凸设一个鼻垫;二个电子液晶快门,由数个作用不同的光学元件组合而成,各电子液晶快门的一端设有两个导电夹,装置在二容置槽中;一导线,其前端分叉出三芯线,三芯线连接在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上的导电夹上,另一端延伸至镜框外部;二个耳架,连接在眼镜框的二端边,利用耳架可将液晶快门眼镜戴在使用者的耳朵处;外框及内框之间装置两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两电子液晶快门的相对内侧向前突出,相对外侧向后倾斜,两电子液晶快门镜面的法线间的夹角为20~50度。其中,所述电子液晶快门的主体由第一中性线性偏光片、第一小片导电玻璃、第一液晶分子层、第一大片导电玻璃、第二中性线性偏光片、第二大片导电玻璃、第二液晶分子层、第二小片导电玻璃、第三中性线性偏光片等光学元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大片导电玻璃上设有两个电极接点,通过两个导电夹的连接,可分别将第一及第二大片导电玻璃上的电极接点导通。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液晶快门眼镜设计参数的示意图;图2现有液晶快门眼镜的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上视示意图;图5A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眼镜框内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B图5A的上视剖面图;图6A本技术的图5A中的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的的立体图;图6B图6A的侧视剖面图。本技术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是利用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是将二个电子液晶快门的装置角度设计为20°与50°之间(20°≤θ≤50°),使得二个电子液晶快门更能贴近使用者的眼睛,以便使用者得到一个最大的视野范围。请参阅图3及图4,其为本技术的立体及上视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的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包括有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21、具大视角的眼镜框22与一个耳架23,其中,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21的装置角度设定为20°与50°之间,而使液晶快门眼镜的造型能够突破现有的平板笔直不美观的缺点,在实际使用观赏3D影像时,亦可利用此大视角的3D液晶快门眼镜,以达视野宽阔的最佳收视效果。请参阅图5A及图5B,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眼镜框内组件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有一个外框31、一个内框32、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33及一个导线34,其中,外框31及内框32皆向下弯折一个角度,而使二者呈拱型片状体,该角度即为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33的装置角度,外框31的内部设有二个视窗311,外框31的一长边上剖设有一个通孔312,外框31内侧可对应结合一个内框32,内框32的内侧凹设有二个容置槽321,并在各容置槽321的底部各剖有一个视窗322,在内框32的一长边对应外框31的通孔312处设有一个鼻垫323,而内框的容置槽外侧边及底侧边上设置有数个定位凸块,用以将左、右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33定位,而二个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33的相对内侧各设有两个导电夹331,两导电夹331再连接一个导线34前端的三芯线,并加以焊接,使得导线34的三芯线分别连接左、右电子液晶快门的适当电极。导线3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液晶驱动电压源,以控制左、右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33的开关,外框31盖合在内框32的上方。再请参阅图6A及图6B,其为本技术中的图4A、4B与图5A、5B中所示高遮光率电子液晶快门的组合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高遮光率电子液晶快门5的主体由据有不同光学作用的数个元件组成,由上而下依序排列为第一中线性偏光片51、第一小片导电玻璃52、第一大片导电玻璃53、第二中性线性偏光片54、第二大片导电玻璃55、第二小片导电玻璃56、第三中性线性偏光片57等光学元件排列组合而成,本技术的另两个液晶分子层,其厚度一般只有数微米(μm),因过于细薄无法以图表示,其中一个液晶分子层放置在第一小片导电玻璃52与第一大片导电玻璃53之间,另一个液晶分子层放置在第二大片导电玻璃55与第二小片导电玻璃56之间,第一及第二大片导电玻璃53、55上各调协有两个电极接点58,通过两个导电夹59的连接,可分别将第一及第二大片导电玻璃53、55上的电极接点58导通。利用上述结构可使本技术在运用时,可有效交互遮蔽左、右高遮光率的电子液晶快门50的光线,同时可将两快门的装置角度设定在20°与50°之间(20°≤θ≤50°),使3D液晶快门眼镜提供一个更大的观赏视角,并不会造成漏光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技术的眼镜可扩大视角范围,不但可突破现有眼镜平板笔直的造形,亦可克服现有液晶快门的漏光现象,两快门的装置角度可设定在20°与50°之间。上述内容是利用实施例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大视角的电子液晶快门眼镜,包括有:一外框,设于液晶快门眼镜的上层表面,其中设有二个视窗及一个通孔,且可与一个内框盖合成一个眼镜框;一内框,与外框相对应地装置在液晶快门眼镜的底部,其上方设有二个容置槽,二容置槽底部各设有一个视窗 ,视窗略小于容置槽,容置槽的外侧边及底侧边上设有数个定位凸块,以将左、右电子液晶快门定位,内框的外缘对应外框的通孔处凸设一个鼻垫;二个电子液晶快门,由数个作用不同的光学元件组合而成,各电子液晶快门的一端设有两个导电夹,装置在二容置槽中; 一导线,其前端分叉出三芯线,三芯线连接在二个电子液晶快门上的导电夹上,另一端延伸至镜框外部;二个耳架,连接在眼镜框的二端边,利用耳架可将液晶快门眼镜戴在使用者的耳朵处;其特征在于:外框及内框之间装置两电子液晶快门,两电子液晶快门 的相对内侧向前突出,相对外侧向后倾斜,两电子液晶快门镜面的法线间的夹角为20~50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彦
申请(专利权)人: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