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
本技术涉及储热水箱
,具体为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构成循环回路的太阳能集热器、冷循环管、储热水箱、热循环管,储热水箱还连通用户端的冷水管和热水管,储热水箱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壳、保温层、内胆,内胆需要与热水管、冷水管、热循环管、冷循环管直接焊接,储热水箱中还设置了内置式电加热管。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冷水通过冷水管进入到内胆中,内胆中的冷水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中,太阳能集热器接受太阳辐射,将收集的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使太阳能集热器内的冷水逐渐加热成为热水,热水通过热循环管进入到内胆中储存起来,当需要使用热水时,将热水管打开即可。一方面,现有的储热水箱,外形多为圆柱形、D形,都明挂于室内阳台的墙体上,占用室内空间,甚至影响阳台外窗的开启,给业主的生活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内胆需要与热水管、冷水管、热循环管、冷循环管直接焊接,焊接位置是极容易发生腐蚀泄露的,一旦内胆在焊接位置处出现腐蚀泄露,整个储热水箱就没有了修复价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入建筑墙体内的外壳、保温层、储热组件、换热组件、冷水管、热水管,外壳、保温层、储热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连接,外壳内设有与储热组件连接的换热组件、冷水管、热水管,储热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水路板、储存管、第二水路板,储存管至少设有两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入建筑墙体内的外壳、保温层、储热组件、换热组件、冷水管、热水管,外壳、保温层、储热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连接,外壳内设有与储热组件连接的换热组件、冷水管、热水管,储热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水路板、储存管、第二水路板,储存管至少设有两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内设有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第一水路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所述储存管通过第一进水孔与第一进水腔连通,储存管通过第一出水孔与第一出水腔连通,储存管内设有第一布水管,第一布水管与第一水路板连接,第一布水管通过第一进水孔与第一进水腔连通,所述冷水管、第一水路板、所述热水管依次连接,冷水管与第一进水腔连通,热水管与第一出水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内设有水道,第一水路板的下端面设有水道进水孔、水道出水孔、水道封堵孔,所述储存管通过水道进水孔、水道出水孔、水道封堵孔与水道连通,储存管内设有第二布水管,第二布水管与第一水路板连接,第二布水管通过水道进水孔与水道连通,所述冷水管、第一水路板、所述热水管依次连接,冷水管通过水道与热水管连通,水道封堵孔设于水道进水孔和水道出水孔之间,水道封堵孔内设有用于封堵水道的第一封堵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板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水路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第四调节孔,所述储存管通过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第一通道连通,储存管通过第三调节孔、第四调节孔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冷水管、第一水路板、所述热水管依次连接,冷水管与第一通道连通,热水管与第二通道连通;
当相邻两个储存管并联时,储存管内设有第三布水管,第三布水管与第一水路板连接,第三布水管通过第一调节孔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调节孔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二调节孔的第二封堵件;
当相邻两个储存管串联时,储存管内设有第四布水管,第四布水管与第一水路板连接,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强,陈涛,任师义,宋兴斌,张鹏,郑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桑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