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5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包括:主体,均安装于主体内的活塞组件和阀板,密封件,对接器;活塞组件的上端与主体之间形成液压腔,活塞组件的下端与阀板配合;主体上设置与液压腔连通的输液通道,输液通道连通到主体的端面上,密封件从主体的端面侧安装到输液通道中,主体上还设置与输液通道连通的径向通道,液压腔上方的主体内设置内凸台,内凸台上设置与径向通道连通的出液通道,对接器密封安装到出液通道中。与对接器连接的控制管线设置于管柱的内部,不需要在管柱的外壁安装用于固定控制管线的卡子,在进行井的检修时,通过控制管线将对接器从安全阀中卸出,能够很方便地进行防喷起管柱作业,能够大大提高起管柱速度,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安全阀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采气工具
,尤其是一种井下安全阀。
技术介绍
井下安全阀是一种装在油气井内,在生产设施发生火警、管线破裂、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冰情、强台风等)失控状态下,能及时关闭井下生产通道,防止油气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及其它安全事故发生。如图1所示,井下安全阀的一般工作原理为:从地面加液压油,高压液体经控制管线a进入液压腔e,推动活塞b下行,压缩弹簧c,活塞b顶开阀板d,实现井下安全阀打开;保持地面控制压力,井下安全阀即保持开启状态;泄掉地面控制压力,阀板d在其转轴处的扭转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井下安全阀的关闭。如图1所示,目前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a设计于油管外部,与井下安全阀外部的管壁连接,在高压井修井过程中,控制管线也由管线卡子卡于油管外壁上,在高压油、气、水井修井过程中,控制管线a的安装位置会对给防喷作业起管柱带来带巨大的工作量与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通过该井下安全阀与控制管线的对接,能够很好地解决防喷作业起管柱这一技术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均安装于主体(2)内的活塞组件(5)和阀板(7),密封件(1),对接器(9);所述活塞组件(5)的上端与所述主体(2)之间形成液压腔(8),所述活塞组件(5)的下端与所述阀板(7)配合;所述主体(2)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8)连通的输液通道(21),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到所述主体(2)的端面上,所述密封件(1)从所述主体的端面侧安装到所述输液通道(21)中,所述主体(2)上还设置与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的径向通道(23),所述液压腔(8)上方的所述主体(2)内设置内凸台(22),所述内凸台(22)上设置与所述径向通道(23)连通的出液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均安装于主体(2)内的活塞组件(5)和阀板(7),密封件(1),对接器(9);所述活塞组件(5)的上端与所述主体(2)之间形成液压腔(8),所述活塞组件(5)的下端与所述阀板(7)配合;所述主体(2)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8)连通的输液通道(21),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到所述主体(2)的端面上,所述密封件(1)从所述主体的端面侧安装到所述输液通道(21)中,所述主体(2)上还设置与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的径向通道(23),所述液压腔(8)上方的所述主体(2)内设置内凸台(22),所述内凸台(22)上设置与所述径向通道(23)连通的出液通道(24),所述对接器(9)密封安装到所述出液通道(2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套(3),所述出液通道(24)贯通所述内凸台(22),所述出液通道(24)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孔段(24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孔段(242),所述第一孔段(24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242)的内径,所述第二孔段(242)与所述径向通道(23)连通,所述滑套(3)安装到所述第二孔段(242)内,所述滑套(3)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孔段(242)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孔段(242)内还安装用于对所述滑套(3)限位的剪钉(4),使所述滑套(3)封闭所述径向通道(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径向通道(23)连通的所述第二孔段(242)内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孔段(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雷付豪薛蓥丁英楠钟宝库刘志刚房新扬曲艳灵
申请(专利权)人: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