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汭专利>正文

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90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砌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包括填灰台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灰条,压灰条的后侧设置有可平移的推压滑块,填灰台的两侧端连接有上支柱和下支柱,填灰台的两侧端均垂直设有侧台,推压滑块的前端至通孔的圆心距离与导轨中轴线至压灰条的后侧面的最大间距相等,侧台的外侧面设有套环,套环与上支柱和下支柱套接并可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水泥填在压灰条和墙面之间,再从填灰台一端平移推压滑块至其另一端,使其前端推压着压灰条将水泥压入墙体横缝隙中进行填缝,便可使整条缝隙快速填平,再使填灰台上升一层砖高度,按上述方法继续填缝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砌体设备
,具体为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砌筑墙体时,每层砖之间都会存在立缝和横缝间隙,工人还需使用灰(水泥等的原料)填平缝隙以便后续抹面的平整顺利。工人在填缝时,尤其是横缝长,由于涂抹面板的面积远大于缝隙,将水泥抹上缝隙后,总会有多余的掉落,造成浪费,也使得打扫费事;另外摸面板的长度有限,一次只能填缝一段距离,使得员工需要不断的铲水泥再抹面下一段,此工作方式也影响了整体填缝的速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包括填灰台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灰条,所述压灰条的后侧设置有可平移的推压滑块,所述填灰台的两侧端连接有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填灰台的两侧端均垂直设有侧台,所述侧台的侧面且靠近其前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压灰条呈长方体结构且两侧端顶部设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腰型孔插接并可滑动,所述侧台的侧面且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灰台(1)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灰条(2),所述压灰条(2)的后侧设置有可平移的推压滑块(3),所述填灰台(1)的两侧端连接有上支柱(4)和下支柱(5),所述填灰台(1)的两侧端均垂直设有侧台(10),所述侧台(10)的侧面且靠近其前端开设有腰型孔(11),所述压灰条(2)呈长方体结构且两侧端顶部设有插柱(20),所述插柱(20)与所述腰型孔(11)插接并可滑动,所述侧台(10)的侧面且位于所述腰型孔(11)的后方开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导轨(13),所述推压滑块(3)呈长方体且前后端均为半圆角,所述推压滑块(3)的侧面且靠近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式砌体缝隙填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灰台(1)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灰条(2),所述压灰条(2)的后侧设置有可平移的推压滑块(3),所述填灰台(1)的两侧端连接有上支柱(4)和下支柱(5),所述填灰台(1)的两侧端均垂直设有侧台(10),所述侧台(10)的侧面且靠近其前端开设有腰型孔(11),所述压灰条(2)呈长方体结构且两侧端顶部设有插柱(20),所述插柱(20)与所述腰型孔(11)插接并可滑动,所述侧台(10)的侧面且位于所述腰型孔(11)的后方开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导轨(13),所述推压滑块(3)呈长方体且前后端均为半圆角,所述推压滑块(3)的侧面且靠近其后端开设有与所述导轨(13)套接的通孔(30),所述推压滑块(3)的前端至所述通孔(30)的圆心距离与所述导轨(13)中轴线至所述压灰条(2)的后侧面的最大间距相等,所述侧台(10)的外侧面设有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上支柱(4)和所述下支柱(5)套接并可滑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汭
申请(专利权)人:李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