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8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包括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靠外侧部分连接有两块以上在主龙骨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外凸连接板,其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插接至一中间过渡副龙骨的一端端部中,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的另一端安装至一外边龙骨中,所述主龙骨和所述外边龙骨内外间隔并行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为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吊顶的结构开发已经越来越多样化,而其中特别是包围式的吊顶,种类繁多,如申请号为20172107877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包括边龙骨、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边龙骨固定于墙壁,两个所述边龙骨与水平面上相互垂直形成转角,所述转角上设有的连接两个所述边龙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两边龙骨围成一三角形,所述龙骨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端部可于所述滑槽内滑动,支撑板的端部在转角处的两个边龙骨的滑槽内滑动,从而实现支撑板与两边龙骨连接角度的调整,并且在支撑板角度调整的同时,支撑板持续受到次龙骨和主龙骨的作用力,进而根据支撑板的受力情况找到支撑板受力最为均匀的角度对其端部进行固定,实现支撑板的合理安装。上述这种结构的吊顶,在各个边框位置的龙骨连接部位不仅需要安装很多螺钉等锁紧件,而且需要较好的施工人员不断的测量尺寸和对位,而且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动作的力度较大,对于龙骨的形状结构、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都带来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简单且安装方便的用于吊顶安装的吊顶的边安装组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包括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靠外侧部分连接有两块以上在主龙骨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外凸连接板,其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插接至一中间过渡副龙骨的一端端部中,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的另一端安装至一外边龙骨中,所述主龙骨和所述外边龙骨内外间隔并行排列。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包括在主龙骨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并行排列并呈直立状的第一副侧板和第二副侧板以及所述第一副侧板的底部和第二副侧板的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副底板。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副侧板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向第二副侧板方向翻卷的第一副卷边,所述第二副侧板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向第一副侧板方向翻卷的第二副卷边,所述第一副卷边和第二副卷边间隔相对。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副卷边和第二副卷边均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状。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其中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中,一块外凸连接板上下处在第一副卷边和副底板之间,另一块外凸连接板上下处在第二副卷边和副底板之间。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插接至中间过渡副龙骨中的两块外凸连接板中,一块与第一副侧板贴靠住,另一块与第二副侧板贴靠住。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边龙骨具有朝向主龙骨并供中间过渡副龙骨插入的插入槽。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边龙骨包括上下并行间隔排布并呈平铺状的外上平板和外下平板以及所述外上平板的外侧边和外下平板的外侧边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直立状的外中间平板,所述插入槽为由外上平板、外中间平板和外下平板包围形成的槽。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上平板上形成有在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下凸起用于抵压住中间过渡副龙骨的下凸加强筋。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该边安装组件具有两个以上在主龙骨长度延伸方向串接在一起的主龙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外凸连接板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初始定位的效果,只要进行龙骨间的插接作业即可;2.操作更加容易,还能减少锁紧件等的使用;3.结构稳定性得以保证,适用于方形的环绕式吊顶结构,另外,人工成本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抗震减噪的能力也会有一定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结构中外凸连接板折弯成型前的初始状态图;图3为实施例1的龙骨第二种样式的立体结构式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龙骨第三种样式的立体结构式意图;图5为实施例2单龙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双龙骨组件的第一种连接图;图8为实施例2双龙骨组件的第二种连接图;图9为实施例2双龙骨组件的第三种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龙骨,包括呈直立状的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主侧安装支撑板a1优选在水平面的方向长度延伸并呈长条状的板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整体呈矩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上一体连接有突出于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的一侧板面并与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呈交叉状的外凸连接板a22。外凸连接板a22一体连接于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上,但由于外凸,使其可以作为跟其他龙骨的安装桥梁,又由于其在主侧安装支撑板a1的水平的侧面区域,使其可以作为主龙骨来完成跟墙边的龙骨或者墙边的墙体等的连接,也即是用来跟吊顶的主龙骨靠外围的结构进行连接,非常方便,可通过水平方向的插接等方式进行组装。进一步,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和所述外凸连接板a22同属于一块金属板。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一定的弯折能力的同时,说明主侧安装支撑板a1和所述外凸连接板a22可以是通过一块完整的金属板制作形成的。例如,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和所述外凸连接板a22均可以采用铁皮板,可以理解为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和所述外凸连接板a22是一整块铁皮板的不同部分,可以通过冲压折弯等方式形成这两个交叉的部分。主侧安装支撑板a1是一个龙骨一个,但是,外凸连接板a22优选是超过两个以上,并最好是具有偶数个。所有外凸连接板a22在主侧安装支撑板a1水平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列,当然,他们的高度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为宜。所述外凸连接板a22具有呈直线型的直线边沿部a200,外凸连接板a22可以是矩形状的板结构,所述直线边沿部a200为所述外凸连接板a22与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一体连接的部位,所述直线边沿部a200以所述直线边沿部a200为枢纽弯折成型后突出于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的一侧板面,也即外凸连接板a22是绕着直线边沿部a200被折弯后而凸出主侧安装支撑板a1的侧面区域。所述直线边沿部a200优选是在竖直方向延伸,所以外凸连接板a22是在水平面的方向被弯折形成,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冲压出一个匚型槽a4,而直线边沿部a200就处在匚型槽a4的开口位置,这样,外凸连接板a22就能绕着直线边沿部a200被折弯出来,而且,制作完成后,所述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上会形成有所述外凸连接板a22弯折成型后留下的封闭式窗口a33,封闭式窗口a33实际上就是匚型槽a4和弯折前外凸连接板a22所在的空间连通形成的,也是优选为矩形状。外凸连接板a22上下位置优选并不是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上下中间的位置,而优选是主侧安装支撑板a1靠下的位置,也即,外凸连接板a22上下间中心点是低于主侧安装支撑板a1上下间中心点的,进一步优选,匚型槽a4的下侧的槽边是跟该主龙骨的主底平板a3保持一致的高度,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g),所述主龙骨(g)靠外侧部分连接有两块以上在主龙骨(g)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外凸连接板(a2),其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a2)插接至一中间过渡副龙骨(b)的一端端部中,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b)的另一端安装至一外边龙骨(c)中,所述主龙骨(g)和所述外边龙骨(c)内外间隔并行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g),所述主龙骨(g)靠外侧部分连接有两块以上在主龙骨(g)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外凸连接板(a2),其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a2)插接至一中间过渡副龙骨(b)的一端端部中,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b)的另一端安装至一外边龙骨(c)中,所述主龙骨(g)和所述外边龙骨(c)内外间隔并行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副龙骨(b)包括在主龙骨(g)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并行排列并呈直立状的第一副侧板(b2)和第二副侧板(b3)以及所述第一副侧板(b2)的底部和第二副侧板(b3)的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副底板(b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侧板(b2)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向第二副侧板(b3)方向翻卷的第一副卷边(b20),所述第二副侧板(b3)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向第一副侧板(b2)方向翻卷的第二副卷边(b30),所述第一副卷边(b20)和第二副卷边(b30)间隔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卷边(b20)和第二副卷边(b30)均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的边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相邻的两块外凸连接板(a2)中,一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胡兴龙王益斌姚松勤孔令忠赵壬辉占晓东缪缘王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康品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