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福霞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4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包括坝体、抽水装置、通风装置、集成控制装置和检测预警装置,所述坝体的挡水面外侧设置有内防渗层,内防渗层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处理层,渗水处理层的外侧粘接有外防渗层,抽水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通至渗水处理层的底部,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的顶部且与渗水处理层连通,集成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坝体顶部的一角,检测预警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防渗层、渗水处理层和内防渗层保护坝体,由检测预警装置对渗水情况进行检测预警,集成控制装置在得到检测预警信息后控制抽水装置和通风装置对渗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由于水坝的修建工程浩大,多是采用当地材料修建,而水坝造成的渗水漏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目前普遍采用防渗结构(砾石、沥青、混凝土、土工膜等)通过堵截防渗,但是由于成本、设计等因素,很多防渗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渗漏。传统的防渗止水结构大都为全封闭式结构,通风性差,不能通过挥发及时将渗漏的水分移走。现有专利(公开号:CN108252269A)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坝体,坝体的挡水面外侧设有内防渗层,内防渗层的外侧设有由通风管构成的挥发层,挥发层的外侧设有外防渗层,内防渗层的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移用的凸棱,坝体的挡水面上设有与凸棱配合的定位槽,通风管为矩形管,下端口为闭口,上端口被透气塞封住;通风管为混凝土管,管体中掺杂有将管外水分引至管内挥发用的吸水条。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结构对于渗水时的止水作用不大,止水效果不明显;2、该结构对于渗水的处理过于被动,只能靠通风挥发,而且其通风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包括坝体、抽水装置、通风装置、集成控制装置和检测预警装置,所述坝体的挡水面外侧设置有由复合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混合浇筑而成的内防渗层,内防渗层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处理层,内防渗层和渗水处理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剂粘接,渗水处理层的外侧粘接有外防渗层,抽水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通至渗水处理层的底部,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的顶部且与渗水处理层连通,集成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坝体顶部的一角,检测预警装置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的底部,抽水装置和通风装置和集成控制装置均与检测预警装置电连接,抽水装置、通风装置和检测预警装置均与集成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渗水处理层包括吸水板和集水板,吸水板卡接在集水板的外侧,集水板的内侧与内防渗层粘接,吸水板的外侧与外防渗层粘接,集水板内均匀开设有若干集水槽,所有集水槽都均匀阵列分布在集水板内,集水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通风管,所有通风管沿坝体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位于同于列的相邻两个集水槽之间互相连通,所有位于集水板顶部位置的集水槽均与对应位置的通风管连通,通风装置固定设置在各个通风管内,所有位于集水板底端的一排相邻两个集水槽之间互相连通,抽水装置固定安装在集水板长度方向的一端顶部且通过抽水管连通至集水板底部的集水槽内,检测预警装置固定安装在集水板底部的集水槽内。优选的,所述内防渗层内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所有加热管均与集成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外防渗层由两层混凝土和纤维编制防水膜浇筑而成,纤维编制防水膜夹设在两层混凝土之间。优选的,所述抽水装置为大功率水泵,水泵的抽水端与抽水管连通,水泵的排水端伸向外防渗层的外侧面,水泵与集成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为若干个涡轮风扇,各个涡轮风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通风管内,涡轮风扇的数量与通风管的数量相同,每个涡轮风扇均与集成控制装置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防渗水止水结构通过外防渗层、渗水处理层和内防渗层对坝体进行基本保护,同时通过检测预警装置对渗水情况进行检测并预警,集成控制装置在得到检测预警信息后控制抽水装置和通风装置对渗水进行处理,这种结果通过三层防护,有效的防护了渗水,并且在能够对渗水情况进行检测预警,也能进行渗水处理,提高了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一。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二。图中:坝体1、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集成控制装置4、检测预警装置5、内防渗层6、渗水处理层7、外防渗层8、水泵201、涡轮风扇301、吸水板701、集水板702、集水槽703、通风管704、抽水管705、加热管601、纤维编制防水膜8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包括坝体1、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集成控制装置4和检测预警装置5,所述坝体1的挡水面外侧设置有由复合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混合浇筑而成的内防渗层6,内防渗层6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处理层7,内防渗层6和渗水处理层7之间通过防水胶粘剂粘接,渗水处理层7的外侧粘接有外防渗层8,抽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通至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通风装置3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顶部且与渗水处理层7连通,集成控制装置4固定设置在坝体1顶部的一角,检测预警装置5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抽水装置2和通风装置3和集成控制装置4均与检测预警装置5电连接,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和检测预警装置5均与集成控制装置4电连接。所述渗水处理层7包括吸水板701和集水板702,吸水板701卡接在集水板702的外侧,集水板702的内侧与内防渗层6粘接,吸水板701的外侧与外防渗层8粘接,集水板702内均匀开设有若干集水槽703,所有集水槽703都均匀阵列分布在集水板702内,集水板70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通风管704,所有通风管704沿坝体1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位于同于列的相邻两个集水槽703之间互相连通,所有位于集水板702顶部位置的集水槽703均与对应位置的通风管704连通,通风装置3固定设置在各个通风管704内,所有位于集水板702底端的一排相邻两个集水槽703之间互相连通,抽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集水板702长度方向的一端顶部且通过抽水管705连通至集水板702底部的集水槽703内,检测预警装置5固定安装在集水板702底部的集水槽703内。在进行渗水处理时,通过集水板702外侧的吸水板701将外防渗层8的渗水吸收,吸收的渗水流入各个集水槽703内,最后流入集水板702底部的集水槽703内,检测预警装置5检测到渗水以后将信息传输给集成控制装置4,集成控制装置4控制抽水装置2和通风装置3对渗水进行处理。所述内防渗层6内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6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集成控制装置(4)和检测预警装置(5),所述坝体(1)的挡水面外侧设置有由复合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混合浇筑而成的内防渗层(6),内防渗层(6)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处理层(7),内防渗层(6)和渗水处理层(7)之间通过防水胶粘剂粘接,渗水处理层(7)的外侧粘接有外防渗层(8),抽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通至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通风装置(3)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顶部且与渗水处理层(7)连通,集成控制装置(4)固定设置在坝体(1)顶部的一角,检测预警装置(5)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抽水装置(2)和通风装置(3)和集成控制装置(4)均与检测预警装置(5)电连接,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和检测预警装置(5)均与集成控制装置(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集成控制装置(4)和检测预警装置(5),所述坝体(1)的挡水面外侧设置有由复合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混合浇筑而成的内防渗层(6),内防渗层(6)的外侧设置有渗水处理层(7),内防渗层(6)和渗水处理层(7)之间通过防水胶粘剂粘接,渗水处理层(7)的外侧粘接有外防渗层(8),抽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通至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通风装置(3)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顶部且与渗水处理层(7)连通,集成控制装置(4)固定设置在坝体(1)顶部的一角,检测预警装置(5)固定安装在渗水处理层(7)的底部,抽水装置(2)和通风装置(3)和集成控制装置(4)均与检测预警装置(5)电连接,抽水装置(2)、通风装置(3)和检测预警装置(5)均与集成控制装置(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水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处理层(7)包括吸水板(701)和集水板(702),吸水板(701)卡接在集水板(702)的外侧,集水板(702)的内侧与内防渗层(6)粘接,吸水板(701)的外侧与外防渗层(8)粘接,集水板(702)内均匀开设有若干集水槽(703),所有集水槽(703)都均匀阵列分布在集水板(702)内,集水板(70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通风管(704),所有通风管(704)沿坝体(1)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位于同于列的相邻两个集水槽(703)之间互相连通,所有位于集水板(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霞王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福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