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80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还包括蒸汽组件、扣盖和过料组件,上述扣盖内部为空腔且下部开口,上述扣盖固连在壳体内的上部处,上述蒸汽组件固连在壳体内且蒸汽组件位于扣盖端口处,上述过料组件能使扣盖与蒸汽组件之间的面料处于扣盖内。本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热定型是使热塑性纤维及混纺或交织物形态相对稳定的工艺过程,主要用于受热后易收缩变形的锦纶或涤纶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物的加工。经热定型的面料,能提高尺寸稳定性。现有的处理热定型的面料后整理装置通常是将面料直接通过具有足够量蒸汽的壳体内,由于壳体空间比较大,为了使面料得到稳定的热定型处,需要在壳体产生足够量的蒸汽,造成了使用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且作业成本低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组件、扣盖和过料组件,上述扣盖内部为空腔且下部开口,上述扣盖固连在壳体内的上部处,上述蒸汽组件固连在壳体内且蒸汽组件位于扣盖端口处,上述过料组件能使扣盖与蒸汽组件之间的面料处于扣盖内。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创造性的在壳体内设置了扣盖和蒸汽组件,在过料组件的作用下面料稳定的位于扣盖内,并且蒸汽组件稳定的位于面料下部。蒸汽组件释放的蒸汽能尽量久的位于扣盖内,因此,壳体内少量的蒸汽就能完成对面料正常的热定型作业。当然,面料由进口输入壳体内,经热定型处理后的面料再由出口稳定输出。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固连接有电加热棒,所述缸体下部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所述缸体上部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上述缸体侧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管,缸体另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溢流管。缸体内存储适量的水,电加热棒通电后能对缸体内的水稳定加热,加热后缸体内产生的蒸汽由排气孔稳定排出。由于缸体位于扣盖内,这样的结构能使蒸汽直接进入扣盖内,并且蒸汽在扣盖内的存留时间比较长。显然,这样能使位于扣盖内的面料得到稳定的热定型处理。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过料组件包括辊轴一、辊轴二、辊轴三和辊轴四,上述辊轴一靠近于进口处,上述辊轴四靠近与出口处,上述辊轴二位于辊轴一的右上方且辊轴二位于扣盖内,上述辊轴三位于辊轴四左上方且辊轴三位于扣盖内。由于辊轴二和辊轴三位于扣盖内,这样的结构能使位于辊轴二和辊轴三之间的面料稳定的位于扣盖内。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扣盖上部具有呈平板状的定位板,靠近于进口处的壳体内顶部处具有支撑板,上述定位板内端嵌于支撑板与壳体之间。支撑板与壳体内顶部之间形成的腔体与定位板内端相匹配,定位板内端嵌于支撑板与壳体之间后,能使定位板与壳体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壳体下部具有凸出的挡沿,所述定位板外端具有向下凸出的挡板,当定位板内端嵌于支撑板与壳体之间后,上述挡板与挡沿正对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上述的出口。这样的结构能使定位板稳定的推入壳体内,并且当定位板与支撑板连接后,挡沿与挡板之间还能稳定的形成壳体的出口。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壳体端部具有凸出的定位杆一,上述定位板外端具有凸出的定位杆二,还包括一定位套,上述定位套同时套在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上。定位套同时套在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上后,能使定位板与壳体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定位套为柔性材料。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定位套为橡胶材料。在上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与壳体内的顶部之间面接触。这样的结构能使定位板与壳体稳定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由于面料能稳定的位于充满蒸汽的扣盖内,并且受到过料组件的作用,位于扣盖内的面料处于展平状态,因此,面料能得到稳定的热定型处理,其稳定性比较高。同时,由于扣盖和蒸汽组件均位于壳体内,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a、进口;1b、出口;1c、挡沿;2、扣盖;2a、定位板;2a1、挡板;3、缸体;3a、排气孔;3b、进口管;3c、溢流管;4、电加热棒;5、辊轴一;6、辊轴二;7、辊轴三;8、辊轴四;9、定位杆一;10、定位杆二;11、定位套;1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口1a和出口1b,还包括蒸汽组件、扣盖2和过料组件,上述扣盖2内部为空腔且下部开口,上述扣盖2固连在壳体1内的上部处,上述蒸汽组件固连在壳体1内且蒸汽组件位于扣盖2端口处,上述过料组件能使扣盖2与蒸汽组件之间的面料处于扣盖2内。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缸体3,所述缸体3内固连接有电加热棒4,所述缸体3下部固连在壳体1内的底部处,所述缸体3上部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3a,上述缸体3侧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管3b,缸体3另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溢流管3c。所述过料组件包括辊轴一5、辊轴二6、辊轴三7和辊轴四8,上述辊轴一5靠近于进口1a处,上述辊轴四8靠近与出口1b处,上述辊轴二6位于辊轴一5的右上方且辊轴二6位于扣盖2内,上述辊轴三7位于辊轴四8左上方且辊轴三7位于扣盖2内。所述扣盖2上部具有呈平板状的定位板2a,靠近于进口1a处的壳体1内顶部处具有支撑板12,上述定位板2a内端嵌于支撑板12与壳体1之间。所述壳体1下部具有凸出的挡沿1c,所述定位板2a外端具有向下凸出的挡板2a1,当定位板2a内端嵌于支撑板12与壳体1之间后,上述挡板2a1与挡沿1c正对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上述的出口1b。所述壳体1端部具有凸出的定位杆一9,上述定位板2a外端具有凸出的定位杆二10,还包括一定位套11,上述定位套11同时套在定位杆一9和定位杆二10上。所述定位套11为柔性材料。所述定位套11为橡胶材料。所述定位板2a与壳体1内的顶部之间面接触。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创造性的在壳体内设置了扣盖和蒸汽组件,在过料组件的作用下面料稳定的位于扣盖内,并且蒸汽组件稳定的位于面料下部。蒸汽组件释放的蒸汽能尽量久的位于扣盖内,因此,壳体内少量的蒸汽就能完成对面料正常的热定型作业。当然,面料由于进口输入壳体内,经热定型处理后的面料再由出口稳定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组件、扣盖和过料组件,上述扣盖内部为空腔且下部开口,上述扣盖固连在壳体内的上部处,上述蒸汽组件固连在壳体内且蒸汽组件位于扣盖端口处,上述过料组件能使扣盖与蒸汽组件之间的面料处于扣盖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组件、扣盖和过料组件,上述扣盖内部为空腔且下部开口,上述扣盖固连在壳体内的上部处,上述蒸汽组件固连在壳体内且蒸汽组件位于扣盖端口处,上述过料组件能使扣盖与蒸汽组件之间的面料处于扣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固连接有电加热棒,所述缸体下部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所述缸体上部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上述缸体侧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管,缸体另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溢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功能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组件包括辊轴一、辊轴二、辊轴三和辊轴四,上述辊轴一靠近于进口处,上述辊轴四靠近与出口处,上述辊轴二位于辊轴一的右上方且辊轴二位于扣盖内,上述辊轴三位于辊轴四左上方且辊轴三位于扣盖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茂顺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