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79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包括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的两套上支撑板,两套所述上支撑板均匹配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呈T字形,所述上支撑板设有球形槽、斜板、上挡板和圆角,所述下支撑板呈U字形,所述下支撑板连接有下挡板、第一T字形圆槽、第一T字形圆柱、圆球、胶垫、螺纹通孔、螺杆、转盘和第二T字形圆柱,所述下挡板放置有与斜板和下支撑板匹配的位移顶动部件,所述位移顶动部件包括与第二T字形圆柱匹配的第二T字形圆槽,所述位移顶动部件与斜板接触面和与下支撑板接触面均设有两道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若干滚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喷气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通过喷气产生的射流来达到引纬的目的。现有的喷气织机,由于机械本身的高度是一定的,而在进行纺织组装或与其他机械连接时,由于各个机械之间的高度差异,不能很好的进行机械设备之间的连接,且在进行纺织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在与某些特定设备连接时,需喷气织机具备一定的倾斜度会更有利于设备连接,因此,需要一种支撑装置,可以将喷气织机托起或倾斜,所以,现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包括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的两套上支撑板,两套所述上支撑板均匹配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呈T字形,所述上支撑板中心位置设有球形槽,所述上支撑板两侧一体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两侧设有与上支撑板一体连接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设有圆角,所述下支撑板呈U字形,所述下支撑板一体连接有与斜板和上挡板匹配的下挡板,所述下支撑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T字形圆槽,所述第一T字形圆槽匹配有第一T字形圆柱,所述T字形圆柱一体连接有放置于球形槽中的圆球,所述下支撑板设有八个胶垫,所述下支撑板两端均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连接有转盘,所述螺杆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T字形圆柱,所述下挡板放置有与斜板和下支撑板匹配的位移顶动部件,所述位移顶动部件包括与第二T字形圆柱匹配的第二T字形圆槽,所述位移顶动部件与斜板接触面和与下支撑板接触面均设有两道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若干滚珠。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支撑板与胶垫接触时,两个位移顶动部件相距最远,这样的设计,使得对上支撑板斜度和高度的调节范围为最大。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支撑板设有水平尺,这样的设计,能直观的确定上支撑板是否水平。进一步限定,所述下挡板极限位置设有挡条,这样的设计,对位移顶动部件起保护作用,防止因位移顶动部件超程而故障。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与转盘可拆卸连接连接,且螺杆可适配安装联轴器,这样的设计,可选择拆除转盘后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使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节省劳力。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通过同时转动下支撑板两侧的转盘带动螺杆旋转,顶动位移顶部部件相互靠近移动,从而顶动上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对安装在上支撑板上的喷气织机高度的调节,便于设备的安装;2、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通过转动下支撑板两侧的转盘带动螺杆旋转,通过使一个位移顶动部件向前,另一个位移顶动部件向后相对位移,在第一T字形圆槽、第一T字形圆柱、圆球和球形槽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对上支撑块倾斜度的调节,便于设备的连接。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上支撑板1、球形槽11、斜板12、上挡板13、圆角14、下支撑板2、下挡板21、第一T字形圆槽22、第一T字形圆柱23、圆球24、胶垫25、螺纹通孔26、螺杆27、转盘28、第二T字形圆柱29、位移顶动部件3、第二T字形圆槽31、安装槽32、滚珠33、水平尺4、挡条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包括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的两套上支撑板1,两套上支撑板1均匹配有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1呈T字形,上支撑板1中心位置设有球形槽11,上支撑板1两侧一体连接有斜板12,斜板12两侧设有与上支撑板1一体连接的上挡板13,上挡板13设有圆角14,下支撑板2呈U字形,下支撑板2一体连接有与斜板12和上挡板13匹配的下挡板21,下支撑板2中心位置设有第一T字形圆槽22,第一T字形圆槽22匹配有第一T字形圆柱23,T字形圆柱23一体连接有放置于球形槽11中的圆球24,下支撑板2设有八个胶垫25,下支撑板2两端均设有螺纹通孔26,螺纹通孔26螺纹连接有螺杆27,螺杆27连接有转盘28,螺杆27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T字形圆柱29,下挡板21放置有与斜板12和下支撑板2匹配的位移顶动部件3,位移顶动部件3包括与第二T字形圆柱29匹配的第二T字形圆槽31,位移顶动部件3与斜板12接触面和与下支撑板2接触面均设有两道安装槽32,安装槽32内放置有若干滚珠33。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的时候,将两套上支撑板1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然后将与上支撑板1匹配的下支撑板2移动到使用位置就可以开始对喷气织机的位置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方式为:若需调节喷气织机的高度位置,可通过同时拧动转盘28,带动螺杆27旋转,因螺杆27与下支撑板2螺纹连接,所以螺杆27的旋转将带动螺杆27向前移动,顶动两个位移顶动部件3靠拢,在安装槽32中滚珠33的效果下,位移顶动部件3移动顺畅,因两个位移顶动部件3靠拢,则在斜板12的效果下,上支撑板1就会向上移动,又在第一T字形圆槽22和第一T字形圆柱23的位置限定下,保证了上支撑板1向上移动时与下支撑板的相对水平性;若需调节喷气织机的倾斜度,可通过拧动一个转盘28带动螺杆27旋转,从而使一个位移顶动部件3向前移动,再拧动另一个转盘28带动螺杆27旋转,使另一个相对的位移顶动部件3向后移动,在斜板12、圆球24和球形槽11的相互配合下,就实现了对上支撑板倾斜度的调节。优选上支撑板1与胶垫25接触时,两个位移顶动部件3相距最远,这样的设计,使得对上支撑板1斜度和高度的调节范围为最大,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位移顶动部件3的相距距离。优选上支撑板1设有水平尺4,这样的设计,能直观的确定上支撑板1是否水平,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怎么确定上支撑板是否水平。优选下挡板21极限位置设有挡条41,这样的设计,对位移顶动部件3起保护作用,防止因位移顶动部件3超程而故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它防止超程的方式。优选螺杆27与转盘28可拆卸连接连接,且螺杆27可适配安装联轴器,这样的设计,可选择拆除转盘后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使用电机带动螺杆27旋转,节省劳力,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螺杆2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包括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的两套上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上支撑板(1)均匹配有下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1)呈T字形,所述上支撑板(1)中心位置设有球形槽(11),所述上支撑板(1)两侧一体连接有斜板(12),所述斜板(12)两侧设有与上支撑板(1)一体连接的上挡板(13),所述上挡板(13)设有圆角(14),所述下支撑板(2)呈U字形,所述下支撑板(2)一体连接有与斜板(12)和上挡板(13)匹配的下挡板(21),所述下支撑板(2)中心位置设有第一T字形圆槽(22),所述第一T字形圆槽(22)匹配有第一T字形圆柱(23),所述T字形圆柱(23)一体连接有放置于球形槽(11)中的圆球(24),所述下支撑板(2)设有八个胶垫(25),所述下支撑板(2)两端均设有螺纹通孔(26),所述螺纹通孔(26)螺纹连接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连接有转盘(28),所述螺杆(27)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T字形圆柱(29),所述下挡板(21)放置有与斜板(12)和下支撑板(2)匹配的位移顶动部件(3),所述位移顶动部件(3)包括与第二T字形圆柱(29)匹配的第二T字形圆槽(31),所述位移顶动部件(3)与斜板(12)接触面和与下支撑板(2)接触面均设有两道安装槽(32),所述安装槽(32)内放置有若干滚珠(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喷气织机支撑装置,包括与喷气织机两侧连接的两套上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上支撑板(1)均匹配有下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1)呈T字形,所述上支撑板(1)中心位置设有球形槽(11),所述上支撑板(1)两侧一体连接有斜板(12),所述斜板(12)两侧设有与上支撑板(1)一体连接的上挡板(13),所述上挡板(13)设有圆角(14),所述下支撑板(2)呈U字形,所述下支撑板(2)一体连接有与斜板(12)和上挡板(13)匹配的下挡板(21),所述下支撑板(2)中心位置设有第一T字形圆槽(22),所述第一T字形圆槽(22)匹配有第一T字形圆柱(23),所述T字形圆柱(23)一体连接有放置于球形槽(11)中的圆球(24),所述下支撑板(2)设有八个胶垫(25),所述下支撑板(2)两端均设有螺纹通孔(26),所述螺纹通孔(26)螺纹连接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连接有转盘(28),所述螺杆(27)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T字形圆柱(29),所述下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顺飞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