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锭纺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锭纺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锭纺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纺作为一种传统的的纺织方法,在经历过100多年的发展之后,其生产技术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纺织原理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从而限制了环锭细纱机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和单产能耗的降低。纺纱断头是影响环锭生产效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其影响因素包括纺纱张力和纱线的自身强度等。影响纺纱张力的因素包括钢领直径、锭速、钢丝圈重量等。钢领直径越大,气圈越大,纱线受到的离心力大,纱线张力越大。而张力的增大,势必造成断头的增加。实践证明,细纱机功耗近70%是由气圈与空气的摩擦造成的。因此,减小气圈的回转半径,降低气圈与空气的之间的摩擦成为提高锭速,降低纺纱断头和单产能耗的重要途径。通常控制控制气圈方式是在细纱机安装气圈环,用气圈环来控制气圈的回转半径,从而减小气圈环的半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圈环都是一体成型的,所以气圈环的直径大小是固定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减小的气圈环的直径,会影响对接头拔插纱和落纱,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锭纺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包括前罗拉(1)、纱线(2)、导纱钩(3)、气圈环组件(4)、钢丝圈(5)、钢领(6)、钢领板(7)和纱管(8),所述气圈环组件(4)设置于钢领板(7)上,所述纱线(2)依次穿过前罗拉(1)、导纱钩(3)、气圈环组件(4)、钢丝圈(5)缠绕到纱管(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环组件(4)包括连接座(41)、第一固定座(42)、第二固定座(43)、第一转动杆(44)、第二转动杆(45)、第一半环(46)、第二半环(47)、调节螺栓(48)和弹片(49),所述连接座(41)呈L型固定连接于钢领板(7)上端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2)和第二固定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纺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包括前罗拉(1)、纱线(2)、导纱钩(3)、气圈环组件(4)、钢丝圈(5)、钢领(6)、钢领板(7)和纱管(8),所述气圈环组件(4)设置于钢领板(7)上,所述纱线(2)依次穿过前罗拉(1)、导纱钩(3)、气圈环组件(4)、钢丝圈(5)缠绕到纱管(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环组件(4)包括连接座(41)、第一固定座(42)、第二固定座(43)、第一转动杆(44)、第二转动杆(45)、第一半环(46)、第二半环(47)、调节螺栓(48)和弹片(49),所述连接座(41)呈L型固定连接于钢领板(7)上端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2)和第二固定座(43)均呈H型且两平行的侧壁一端均固定连接于连接座(41)上端,所述第一固定座(42)设置于第二固定座(43)正上方,所述调节螺栓(48)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座(42)中间侧壁上,所述弹片(49)呈W型且其中间凸起的位置固定连接于调节螺栓(48)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杆(44)和第二转动杆(45)均呈倒L型,所述第一转动杆(44)和第二转动杆(45)下端与第二固定座(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4)上端和第二转动杆(45)上端分别与弹片(4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4)靠近弹片(4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半环(46),所述第二转动杆(45)靠近弹片(4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环(47)。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松才,亓焕军,赵兴波,赵焕臣,张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