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78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涉及小试件电化学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极系统、电解槽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解槽内用于盛放工作液,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盘和电极架,所述电极盘工作时,放置于所述电解槽上,所述电极盘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插座,每个所述电极插座上均用于安装一个试件电极,所述试件电极的底部用于连接试件;多个所述电极插座并联设置,并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极架上固定有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伸入所述电解槽内,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多电极集合的电极盘,实现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试件电化学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化学处理成套设备装置大多是为单个大型试件的处理工艺进行设计实施的,通常是为单独的电化学处理工艺设计的,不涉及试件加工处理过程的试件安装、转移、处理、清洗、再加工、干燥等系统工艺,所以对大批量小试件电化学处理工艺处理并不适用。而且,目前电解槽通常为单层结构,控温装置及搅拌装置与工作液接触,存在用电安全问题;不能既可用于降温控制、又能用于升温控制。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具有多电极集合的电极盘,实现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表面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包括电极系统、电解槽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解槽内用于盛放工作液,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盘和电极架,所述电极盘工作时,放置于所述电解槽上,所述电极盘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插座,每个所述电极插座上均用于安装一个试件电极,所述试件电极的底部用于连接试件;多个所述电极插座并联设置,并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极架上固定有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伸入所述电解槽内,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极盘包括盘体和盘盖,所述盘盖位于所述盘体的上方,所述盘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插座,多个所述电极插座沿所述盘体的中心呈圆周均布;多个所述电极插座之间通过导线并联,所述导线连接有电源连接插头,用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之间存在空腔,用于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上还对应设置有连接槽,用于连接所述电极架。优选的,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均采用PC板材制成,所述盘盖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盘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螺丝孔,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与所述盘盖连接。优选的,所述试件电极包括试件电极插头和试件电极杆身,所述试件电极插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试件电极杆身的顶部,所述试件电极插头的顶部安装于所述电极插座上,所述试件电极杆身的底部通过导线与试件连接;所述试件电极杆身的外围包裹有绝缘层。优选的,所述电极架包括电极架主体,所述电极架主体为采用PC材质加工而成的方形柱状体,并位于所述连接槽处;所述电极架主体朝向所述电解槽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用于安装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用于安装所述工作电极,所述电极架主体的另一端通过升降架固定;所述电极接头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极架主体上开设有导线槽,用于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导线槽上设置有PC材质的板盖,所述板盖上安装有电源连接插座,所述电源连接插座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连接插头连接于所述电源连接插座上。优选的,所述电极架上还设置有三个通孔,用于安装进液管、排液管和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电解槽包括缸体,所述缸体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缸体还配备有缸盖。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水浴槽,所述电解槽设置于所述水浴槽内,所述水浴槽与所述电解槽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所述水浴槽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浴槽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水浴槽的下方放置有电磁搅拌器,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部设置有搅拌子。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电极盘上集合有多个可重复插拔的电极插座,用于固定和连接多个试件电极;可重复使用的可插拔试件电极具有内层导电而外层绝缘的双层结构,一端为与试件连接的金属丝,另一端为与电极盘连接的试件电极插头;电极盘带有可与电极架连接的电源连接插头;本技术配套的电极架带有工作电极和一个电源连接插座,与可移动电极盘配合使用;可移动电极盘可转移到到其他工艺设施中进行清洗、再加工、干燥等进行连续性工作;本技术设置有水浴槽和电解槽双层结构,电解槽绝缘,隔离了控温器件、搅拌器件与工作液的接触,有利生产安全;电解槽既可降温用于控制低温工作环境、又能升温用于控制高温工作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极盘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试件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极盘和电极架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极架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控制原理图;附图标记:1、水浴槽,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加热元件,14、导热硅胶,15、不锈钢水箱,16、保温层,17、容纳槽,2、电解槽,3、电极盘,31、电极插座,32、盘盖,33、盘体,34、把手,35、电源连接插头,4、电极架,41、电极接头,42、温度传感器,43、液体管,44、电源连接插座,5、试件电极,51、试件电极插头,52、试件电极杆身,53、合金丝,54、绝缘层,6、试件,7、工作电极,8、电磁搅拌器,81、搅拌子,9、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中,电化学处理包括采用电泳、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沉积、电抛光等电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修饰的技术工艺,装置包括电极系统、电解槽2和温度控制系统,电解槽2内用于盛放工作液,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控制,其中工作液可以为电解液或者其它满足工作需要的液体;为满足绝缘、防水、耐高压、耐高温的工艺要求,电极系统的材料主要采用全透明PC材料;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盘3和电极架4,电极盘3工作时,放置于电解槽2上,与电极架4组合;电极盘3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插座31,每个电极插座31上均用于安装一个试件电极5,试件电极5的底部用于连接试件6;多个电极插座31并联设置,并连接有电源;电极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系统、电解槽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解槽内用于盛放工作液,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盘和电极架,所述电极盘工作时,放置于所述电解槽上,所述电极盘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插座,每个所述电极插座上均用于安装一个试件电极,所述试件电极的底部用于连接试件;多个所述电极插座并联设置,并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极架上固定有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伸入所述电解槽内,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系统、电解槽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解槽内用于盛放工作液,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盘和电极架,所述电极盘工作时,放置于所述电解槽上,所述电极盘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插座,每个所述电极插座上均用于安装一个试件电极,所述试件电极的底部用于连接试件;多个所述电极插座并联设置,并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极架上固定有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伸入所述电解槽内,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盘包括盘体和盘盖,所述盘盖位于所述盘体的上方,所述盘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插座,多个所述电极插座沿所述盘体的中心呈圆周均布;多个所述电极插座之间通过导线并联,所述导线连接有电源连接插头,用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之间存在空腔,用于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上还对应设置有连接槽,用于连接所述电极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均采用PC板材制成,所述盘盖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盘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螺丝孔,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与所述盘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小试件进行大批量电化学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电极包括试件电极插头和试件电极杆身,所述试件电极插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试件电极杆身的顶部,所述试件电极插头的顶部安装于所述电极插座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萍冯坤肖鹏关绍康罗亚鸽孙瑞谢文成彦朱世杰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