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7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螺旋蛟龙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中心,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螺旋蛟龙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蛟龙的四周设置有筛网,通过筛网将箱体的内部划分为污泥区及污水区;箱体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进污口,进污口与污泥区连通;箱体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污水区连通;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沙口,出沙口与污泥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螺旋蛟龙,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螺旋蛟龙转动,污泥水经过螺旋蛟龙转动产生离心力作用,使污泥水中的泥水分离;通过筛网筛选污水经出水口流出;泥沙通过设置在污泥区底部的出沙口下落,实现对污泥水中泥沙的有效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泥固液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处理泥水混合液中,由于分离出的泥沙含水量较高,粘性大,常常附着在管道内壁,所以不能对固体泥沙做到及时有效的排放,在生产中会造成管道的堵塞,污水分离设备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成本提高,因此,设计污泥固液分离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泥水混合液中,泥沙常常附着在管道内壁上,易造成管道堵塞,污水分离设备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螺旋蛟龙、筛网及驱动电机;箱体为中空壳体结构,螺旋蛟龙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中心,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螺旋蛟龙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蛟龙的四周设置有筛网,通过筛网将箱体的内部划分为污泥区及污水区;箱体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进污口,进污口与污泥区连通;箱体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污水区连通;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沙口,出沙口与污泥区连通。进一步的,出沙口处设置有出沙管,出沙管的一端通过出沙口与污泥区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出沙管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防堵机构用于周期性撞击出沙管。进一步的,防堵机构包括凸轮、滑杆、固定块、两个限位套、弹簧及撞击球;凸轮水平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滑杆的一端与凸轮紧贴设置,另一端与撞击球固定连接,撞击球靠近出沙管设置;固定块固定套设在滑杆上,两个限位套依次滑动套设在滑杆上,限位套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滑杆上,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限位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出沙管与出沙口之间设置有出沙阀门。进一步的,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及箱盖,箱体本体采用顶部开口的圆柱筒形结构,箱盖密封设置在箱体本体的顶部;进污口设置在箱盖的中心;筛网采用圆筒形结构,筛网的底部与箱体本体的底部可拆卸固定,筛网的顶部延伸至箱体本体的顶部。进一步的,箱盖与箱体本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箱盖与箱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进一步的,箱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支撑腿。进一步的,筛网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cm。进一步的,两个出沙口关于箱体底部中心对称设置;出沙口的孔径为螺旋蛟龙(2)与筛网之间的最小距离。进一步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污水区连接,另一端与集水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螺旋蛟龙,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螺旋蛟龙转动,污泥水经过螺旋蛟龙转动产生离心力作用,使污泥水中的泥水分离;通过筛网筛选污水进入污水区,并经出水口流出;泥沙通过设置在污泥区底部的出沙口下落,实现对污泥水中泥沙的有效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进一步的,通过在出沙管的一侧设置防堵机构,利用防堵机构周期性撞击出沙管,能够有效阻止泥沙堵塞出沙管口,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流畅性,减少了人力劳动。进一步的,防堵机构采用撞击球、滑杆、弹簧及凸轮组合,利用凸轮的转动通过滑杆带动撞击球周期性往复运动,实现对出沙管的周期性撞击,避免了泥沙堵塞,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进一步的,通过在出沙管与出沙口之间设置出沙阀门,实现对装置出沙的有效控制。进一步的,箱体采用分体设置,便于对箱体进行拆卸清洗;通过在箱盖与箱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筛网为圆筒形结构,且与箱体底部内侧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筛网进行拆卸和清洗。进一步的,通过在箱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支撑腿,有效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筛网与箱体内壁最短距离为5cm,便于让污水及时有效的从出水管流出,且提供一个蓄水空间。进一步的,通过在出水口处设置出水管,便于对分离后的污水进行收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螺旋蛟龙转动,污泥水经过螺旋蛟龙工作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后,通过筛网筛选,污水从出水管流出,泥沙从出沙管落下,出沙管一侧安装有撞击球,撞击球固接滑杆一端,滑杆另一端贴紧凸轮,撞击球通过安装在轴承座上的凸轮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以敲击出沙管,可以有效的阻止泥沙堵塞,提高装置整体流畅性,减少人力劳动。筛网和箱盖均可便于拆卸清洗,提高装置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的箱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中的防堵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其中,1箱体,2螺旋蛟龙,3筛网,4驱动电机,5防堵机构,6出水管,7出沙管,8出沙阀门;11箱体本体,12箱盖,13进污口,14出水口,15出沙口,16把手,17橡胶密封层;51轴承座,52凸轮,53滑杆,54固定块,55限位套,56弹簧,57撞击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附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螺旋蛟龙2、筛网3、驱动电机4、防堵机构5、出水管6、出沙管7及出沙阀门8;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螺旋蛟龙2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中心,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螺旋蛟龙2的输入端连接;转轴的下端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上端贯穿箱体1的底部后与螺旋蛟龙2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蛟龙2的四周设置有筛网3,筛网3的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可拆卸固定,筛网3的上端竖向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通过筛网3将箱体1的内部划分为污泥区及污水区,污泥区为箱体1的中心与筛网3的内壁之间的区域,污水区为筛网3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箱体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进污口13,进污口13通过进污管路与污水源连接,进污口13与污泥区连通;箱体1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4,出水口14处设置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一端与污水区连接,另一端与集水装置连接,实现对分离后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箱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沙口15,出沙口15与污泥区连通,出沙口15处设置有出沙管7,出沙管7的一端通过出沙口15与污泥区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出沙管7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5,防堵机构5用于周期性撞击出沙管15;出沙管7与出沙口15之间设置有出沙阀门8;优选的,两个出沙口15关于箱体底部中心对称设置;出沙口15的孔径为螺旋蛟龙2与筛网3之间的最小距离。箱体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螺旋蛟龙(2)、筛网(3)及驱动电机(4);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螺旋蛟龙(2)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中心,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螺旋蛟龙(2)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蛟龙(2)的四周设置有筛网(3),通过筛网(3)将箱体(1)的内部划分为污泥区及污水区;箱体(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进污口(13),进污口(13)与污泥区连通;箱体(1)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4),出水口(14)与污水区连通;箱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沙口(15),出沙口(15)与污泥区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螺旋蛟龙(2)、筛网(3)及驱动电机(4);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螺旋蛟龙(2)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中心,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螺旋蛟龙(2)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蛟龙(2)的四周设置有筛网(3),通过筛网(3)将箱体(1)的内部划分为污泥区及污水区;箱体(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进污口(13),进污口(13)与污泥区连通;箱体(1)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4),出水口(14)与污水区连通;箱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沙口(15),出沙口(15)与污泥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沙口(15)处设置有出沙管(7),出沙管(7)的一端通过出沙口(15)与污泥区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出沙管(7)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5),防堵机构(5)用于周期性撞击出沙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堵机构(5)包括凸轮(52)、滑杆(53)、固定块(54)、两个限位套(55)、弹簧(56)及撞击球(57);凸轮(52)水平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滑杆(53)的一端与凸轮(52)紧贴设置,另一端与撞击球(57)固定连接,撞击球(57)靠近出沙管(7)设置;固定块(54)固定套设在滑杆(53)上,两个限位套(55)依次滑动套设在滑杆(53)上,限位套(55)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弹簧(56)套设在滑杆(53)上,弹簧(56)的一端与固定块(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李自改弓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