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寒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61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回收桶、置球槽、浮力球;所述回收桶后侧的下方设有螺纹孔,且回收桶与螺纹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气管设置在上盖的左方,且通气管与上盖之间穿接;所述槽盖设置在通气管的下端,且槽盖与通气管为一次性结构;所述置球槽设置在槽盖的下侧,且置球槽与槽盖之间卡接;所述通气孔位于置球槽的外侧,且通气孔与置球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浮力球放置在置球槽的内部,且浮力球与置球槽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全节约,防溢流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液收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废液在医院手术作业中经常见到,通常采用负压的方式将其吸引至一次性的废液收集袋中,由于医用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化学药剂,一旦发生泄露,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医用废液收集装置的安全要求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常见的医用废液收集装置还存在安全功能不完善,通常利用一次性塑料袋对医用废液进行转运,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转运过程中还存在破损的风险,导致废液流出,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医用废液收集装置还存在安全功能不完善,通常利用一次性塑料袋对医用废液进行转运,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转运过程中还存在破损的风险,导致废液流出,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回收桶、螺纹孔、水龙头、上盖、防水垫圈、回收管、通气管、槽盖、置球槽、通气孔、浮力球;所述回收桶后侧的下方设有螺纹孔,且回收桶与螺纹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龙头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的内部,且水龙头与螺纹孔之间拧接;所述上盖设置在回收桶的上侧,且上盖与回收桶之间拧接;所述防水垫圈设置在上盖下方的外侧,且防水垫圈与上盖之间套接;所述回收管设置在上盖的右方,且回收管与上盖之间穿接;所述通气管设置在上盖的左方,且通气管与上盖之间穿接;所述槽盖设置在通气管的下端,且槽盖与通气管为一次性结构;所述置球槽设置在槽盖的下侧,且置球槽与槽盖之间卡接;所述通气孔位于置球槽的外侧,且通气孔与置球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浮力球放置在置球槽的内部,且浮力球与置球槽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回收桶为圆形的桶状结构,且回收桶内的上方设有螺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上盖的上方为圆形的板状结构,下方为圆环形的板状结构,且上盖的上侧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有两处圆形的通孔,并且上盖下方的外侧设有螺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槽盖为阶梯状的圆板状结构,且槽盖的中间设有一处漏斗状的弧面槽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置球槽为圆形的桶状结构,且置球槽位于回收桶内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通气孔由呈上下垂直方式排列多处的圆形通孔组成,且通气孔呈圆周排列的方式设有四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通过使用回收桶对医用废液进行回收,不但可以节省塑料袋等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废液转运的安全性,以防出现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安全节约的作用。2、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通过在通气管的下端设置由槽盖、置球槽和浮力球,可以在水位达到指定高度后,通过浮力将浮力球堵塞槽盖中间槽孔,以实现防溢流的目的,从而使该装置起到防溢流的作用。3、本技术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通过在回收桶的下方设置水龙头,只需将回收桶移动至废液回收点后打开水龙头,即可将废液进行同一回收,无需利用搬动或者倾倒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使该装置起到操作方便的作用。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全节约,防溢流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置球槽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回收桶1、螺纹孔2、水龙头3、上盖4、防水垫圈5、回收管6、通气管7、槽盖8、置球槽9、通气孔10、浮力球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回收桶1、螺纹孔2、水龙头3、上盖4、防水垫圈5、回收管6、通气管7、槽盖8、置球槽9、通气孔10、浮力球11;回收桶1后侧的下方设有螺纹孔2,且回收桶1与螺纹孔2为一体式结构;水龙头3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2的内部,且水龙头3与螺纹孔2之间拧接;上盖4设置在回收桶1的上侧,且上盖4与回收桶1之间拧接;防水垫圈5设置在上盖4下方的外侧,且防水垫圈5与上盖4之间套接;回收管6设置在上盖4的右方,且回收管6与上盖4之间穿接;通气管7设置在上盖4的左方,且通气管7与上盖4之间穿接;槽盖8设置在通气管7的下端,且槽盖8与通气管7为一次性结构;置球槽9设置在槽盖8的下侧,且置球槽9与槽盖8之间卡接;通气孔10位于置球槽9的外侧,且通气孔10与置球槽9为一体式结构;浮力球11放置在置球槽9的内部,且浮力球11与置球槽9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具体的,回收桶1为圆形的桶状结构,且回收桶1内的上方设有螺纹。具体的,上盖4的上方为圆形的板状结构,下方为圆环形的板状结构,且上盖4的上侧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有两处圆形的通孔,并且上盖4下方的外侧设有螺纹。具体的,槽盖8为阶梯状的圆板状结构,且槽盖8的中间设有一处漏斗状的弧面槽孔。具体的,置球槽9为圆形的桶状结构,且置球槽9位于回收桶1内的上方。具体的,通气孔10由呈上下垂直方式排列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回收桶(1)、螺纹孔(2)、水龙头(3)、上盖(4)、防水垫圈(5)、回收管(6)、通气管(7)、槽盖(8)、置球槽(9)、通气孔(10)、浮力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1)后侧的下方设有螺纹孔(2),且回收桶(1)与螺纹孔(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龙头(3)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2)的内部,且水龙头(3)与螺纹孔(2)之间拧接;所述上盖(4)设置在回收桶(1)的上侧,且上盖(4)与回收桶(1)之间拧接;所述防水垫圈(5)设置在上盖(4)下方的外侧,且防水垫圈(5)与上盖(4)之间套接;所述回收管(6)设置在上盖(4)的右方,且回收管(6)与上盖(4)之间穿接;所述通气管(7)设置在上盖(4)的左方,且通气管(7)与上盖(4)之间穿接;所述槽盖(8)设置在通气管(7)的下端,且槽盖(8)与通气管(7)为一次性结构;所述置球槽(9)设置在槽盖(8)的下侧,且置球槽(9)与槽盖(8)之间卡接;所述通气孔(10)位于置球槽(9)的外侧,且通气孔(10)与置球槽(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浮力球(11)放置在置球槽(9)的内部,且浮力球(11)与置球槽(9)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回收桶(1)、螺纹孔(2)、水龙头(3)、上盖(4)、防水垫圈(5)、回收管(6)、通气管(7)、槽盖(8)、置球槽(9)、通气孔(10)、浮力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1)后侧的下方设有螺纹孔(2),且回收桶(1)与螺纹孔(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龙头(3)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2)的内部,且水龙头(3)与螺纹孔(2)之间拧接;所述上盖(4)设置在回收桶(1)的上侧,且上盖(4)与回收桶(1)之间拧接;所述防水垫圈(5)设置在上盖(4)下方的外侧,且防水垫圈(5)与上盖(4)之间套接;所述回收管(6)设置在上盖(4)的右方,且回收管(6)与上盖(4)之间穿接;所述通气管(7)设置在上盖(4)的左方,且通气管(7)与上盖(4)之间穿接;所述槽盖(8)设置在通气管(7)的下端,且槽盖(8)与通气管(7)为一次性结构;所述置球槽(9)设置在槽盖(8)的下侧,且置球槽(9)与槽盖(8)之间卡接;所述通气孔(10)位于置球槽(9)的外侧,且通气孔(10)与置球槽(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浮力球(11)放置在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寒贾锐郭宏保娅
申请(专利权)人:赖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