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580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包括上端开设有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开口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箱盖的右端通过卡扣与箱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箱体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竖直的条形槽,两个条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移动机构,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多个第一弹簧的下端均与箱体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板的上端从左至右竖直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多个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对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运输,而且可在意外跌落时对试剂管提供缓冲,提升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
技术介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在研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时需要用到试剂箱,而现有的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试剂管进行固定,不便于运输,且在试剂箱意外跌落时,不能为试剂管提供缓冲,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试剂管进行固定,不便于运输,且在试剂箱意外跌落时,不能为试剂管提供缓冲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包括上端开设有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3),所述箱盖(3)的右端通过卡扣与箱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7),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竖直的条形槽,两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活动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6),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的下端均与箱体(1)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的上端从左至右竖直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多个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6),所述活动板(7)的上端位于多个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包括上端开设有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3),所述箱盖(3)的右端通过卡扣与箱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7),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竖直的条形槽,两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活动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6),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的下端均与箱体(1)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的上端从左至右竖直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多个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6),所述活动板(7)的上端位于多个壳体(16)的右侧处均从前至后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锁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性条斑病传播条件研究用试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推板(8)、推杆(15)、推块(14)、第二弹簧(13)、多个U形块(10)、多个L形板(9)、多个卡块(12)和多个扭力弹簧(11),多个所述U形块(10)与壳体(16)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L形板(9)分别设置在多个U形块(10)内,多个所述L形板(9)的拐角处均通过转轴与U形块(1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扭力弹簧(11)分别与多个转轴的前侧轴壁活动套接,且多个扭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U形块(10)的内侧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昊昱陈雨高同春王学峰谷春艳杨雪潘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