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51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包括车身、底盘及安装在所述底盘下面的车轮,所述车身和所述底盘分离,通过第一减震器及第二减震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在推车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在所述推车中部,且第二减震器的弹性阻尼大于第一减震器的弹性阻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推车的车身与底盘之间增加两种减震器,可以有效切断了震动的传播途径,增加了稳定性,减少了芯片运输过程中破片的风险,达到满意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
本技术涉及芯片加工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
技术介绍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主要元器件,现有技术中芯片的运输是将芯片放置在芯片盒中,将芯片盒放置在推车上,通过推车完成芯片的运输。但是推车在行进时会因为意外震动或者在进出电梯时因为地板间间隙引发的震动而破片。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运输过程中破片问题,通常使用专用的胶液或者对芯片盒进行改造将芯片固定在芯片盒中,防止芯片在芯片盒内滑动造成破片,而运输芯片盒的推车(见附图1)仍然采用固有的原有的简易推车,这些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破片概率,但是专用胶液的价格较高,增加了芯片的运输成本,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推车震动的问题,因此不能很好的用于芯片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芯片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产生的破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包括车身、底盘及安装在底盘下面的车轮,所述车身与所述底盘通过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两端,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中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弹性阻尼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弹性阻尼。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底盘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或所述车身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底盘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或所述车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器为减震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身和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或者其一端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或所述车身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器为筒式减震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器为筒式减震器。优选的,所述车身前后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从车身向下延伸超过所述底盘。优选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优选的,所述车身后端设有推车把手。如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车身与底盘分离,当推车因路面原因震动时,人员可施力使车身趋于稳定,底盘的震动会减小对车身的影响;车身与底盘之间增设减震器一方面可以缓冲由于底盘震动引起的车身连带多次震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员对推车施加推力时带来的车身变形而引起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2所示推车中减震器安装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2所示推车在行进过程中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车身2底盘3车轮4第一减震器5第二减震器6挡板7推车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包括车身1、底盘2和车轮3,车身1与底盘2是分离的,通过减震器连接在一起,车轮3安装在底盘2下面,车轮3优选为万向轮,方便推车在运输过程中转向。车身1位于底盘2正上方,两者之间分布有第一减震器4和第二减震器5,其中第一减震器4安装在车身两端,第二减震器安装在车身中部,由于中间承受的力比较大,所以第二减震器5的弹性阻尼大于第一减震器4的弹性阻尼。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车身1和底盘2之间分布六个减震器,其中两端分别各并排安装两个第一减震器4,中部并排安装两个第二减震器5,两端安装的第一减震器4靠近车身边缘位置,本实施例中具体为靠近车身四角,两个第二减震器5的安装靠近车身的中心位置,六个减震器对称分布在车身1和底盘2之间,当推车由于碰撞受到大的震动时,对称分布的减震器可以将底盘2各个部位的震动能量吸收,进而减弱车身受到的震动,且由于车身中部承受更大的力,所以中部安装的第二减震器5的弹性阻尼大于边缘安装的第一减震器4的弹性阻尼。其中,第二减震器5优先采用筒式减震器,保证受力方向不会偏移,筒式减震器的上端与车身1采用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方式,即筒式减震器上端在前后方向与车身可相对转动,但无相对位移,如铰接,下端与底盘2固定连接。第一减震器4可采用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上端与车身1固定连接,下端与底盘2固定连接,弹簧两端固定,弹簧本身由于弹性可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或者弹簧的上端采用与车身抵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筒式减震器,此时筒式减震器上端与车身1相对转动连接,在前后方向可相对转动,如铰接,下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减震器这种上端与车身1活动连接,下端与底盘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在车身1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使底盘2上下浮动,而且车身和底盘可以以第二减震器为支点做小幅度的相对转动,增加减震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二减震器的上端改为与车身1固定连接,下端与底盘2改为相对转动连接,第一减震器的安装方式亦可做此类调整。本技术公开的这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的车身前后两端还可设有挡板6,挡板6固定焊接在车身前后端,其上下方向的长度延伸至底盘2以下,因为车身1与底盘2分离,当遇到大的震荡,车身1由于惯性向前冲可能导致车身1与底盘2分离,损坏减震器,在前后端设置挡板可以防止车身1与底盘2分离,降低减震器受损的概率。车身1后端还可设置推车把手7,方便工作人员施加外力。图4为本技术的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示意图,在运输途中,推车遇到大的阻碍时,发生震动,一方面由于车身1与底盘2是分离的,运输人员可直接通过推车把手7对车身1施加外力稳住车身1,减少底盘震动对车身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车身1与底盘2之间安装有减震器,在遇到颠簸路段时,产生的震动能量通过车轮3、底盘2依次往上传递,震动能量经过设置在车身1与底盘2之间的减震器时,通过减震弹簧能够有效的吸收来自底盘2的震动能量,从而减弱了震动的能量,同时给小推车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且第二减震器5在整个结构中起支撑车身1的作用,承受车身1的大部分重量,大的弹性阻尼不至于当车身1满载时导致车体变形,而第一减震器4起辅助支撑作用,当路面有障碍物时,底盘2则以第二减震器5为支撑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包括车身、底盘及安装在底盘下面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底盘通过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两端,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中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弹性阻尼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弹性阻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包括车身、底盘及安装在底盘下面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底盘通过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两端,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在所述车身中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弹性阻尼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弹性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底盘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或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底盘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或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运输破片的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乃绪
申请(专利权)人: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