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电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7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电印章,它包括壳、印章、印章移动机构和采集器件;其中,所述壳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印油盒,所述壳上设有印章露出口,所述印章设于所述内胆中;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印章相连,以适于被动作以迫使所述印章在所述内胆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印章具有章面;当所述印章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印章的章面对着印油盒并紧贴以吸收印油;当所述印章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印章的章面对着盖章物,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在盖章物上进行盖章;所述采集器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实现盖章和采集印章图案的功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电印章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电印章。
技术介绍
目前,不管是实体印章还是物电一体式印章,其是公司或个人非常重要的印鉴,对印章的保管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印章大部分都不具备锁定功能,其只要打开盖就能够使用,需要专人保管,使用非常不便,一旦人员对印章疏忽管理,则会给不法之徒带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经济犯罪的发生;还有,目前的印章结构中普遍将印油盒和印章分开设置,印章没有油墨时,需要印章从印油盒中取油墨,使用非常不便;其次,目前的印章结构大都不具备印章信息采集功能,无法实现比对防伪功能,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物电印章,它能够同时实现盖章和采集印章图案的功能,使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电印章,它包括壳、印章、印章移动机构和采集器件;其中,所述壳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印油盒,所述壳上设有印章露出口,所述印章设于所述内胆中;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印章相连,以适于被动作以迫使所述印章在所述内胆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印章具有章面;当所述印章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印章的章面对着印油盒并紧贴以吸收印油;当所述印章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印章的章面对着盖章物,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在盖章物上进行盖章;所述采集器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进一步,为了在印章的移动过程中引导所述印章实现翻转,所述印章上设有带翻转中心轴段的翻转部;所述内胆上设有与对应的翻转中心轴段嵌装适配以引导印章移动方向的引导槽;所述翻转部和所述内胆之间设有在所述印章在引导槽的引导作用下的移动过程中使印章翻转的翻转引导机构。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翻转引导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翻转引导机构包括设于翻转部上的抵接部分和设于内胆上的配合部分;其中,所述抵接部分包括与所述翻转中心轴段不在同一轴线上且与相应引导槽嵌装适配的翻转引导轴段和设于所述翻转引导轴段两侧的两抵接槽;所述配合部分包括与所述引导槽相连通并适于嵌入翻转引导轴段的翻转过渡孔槽和位于所述翻转过渡孔槽两侧的两抵接凸起,其中一抵接凸起适于在印章的移动过程中与其中一抵接槽抵接配合以使翻转引导轴段从引导槽中嵌入所述翻转过渡孔槽,另外一抵接凸起适于在印章的移动过程中与另外一抵接槽抵接配合以使翻转引导轴段脱离出所述翻转过渡孔槽后进入引导槽,在翻转引导轴段从引导槽中嵌入所述翻转过渡孔槽和脱离出所述翻转过渡孔槽的过程中实现印章的翻转。进一步,所述翻转部还带有与翻转中心轴段同轴设置的章轴;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章轴活动连接。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印章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印章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印章活动相连的推动板;与所述推动板相连的压盖。进一步,为了压盖能够复位,所述压盖和所述内胆之间设有使所述压盖复位的弹性元件。进一步,为了能够及时更换印油盒,所述壳上对应所述印油盒的部位开设有一便于取出印油盒的印油盒取出口。进一步,所述采集器件适于在所述印章在第一位置时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进一步,为了能够使本物电印章具备授权使用的功能,它还包括适于被动作以作用于所述印章移动机构或印章上使印章的章面不能伸出印章露出口的锁定机构。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杆;锁杆驱动机构,所述锁杆驱动机构与所述锁杆相连以动作所述锁杆使所述锁杆作用于所述印章移动机构或印章上使印章的章面不能伸出印章露出口。进一步,所述锁杆驱动机构为适于被控制得失电以使锁杆移动的电磁铁。进一步,它还包括底盖部件;所述底盖部件适于安装在壳上以封住印章露出口和脱离壳以打开印章露出口;所述底盖部件包括底盖组件和滑设于底盖组件上的滑板;所述滑板和所述壳或壳内零件之间设有至少一扣接机构,所述扣接机构适于在底盖部件和所述壳装配后连接以避免所述底盖部件脱离壳和适于在推动滑板后脱离开以使所述底盖部件脱离壳。进一步,所述扣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滑板和所述壳内零件之间中的任意一个上并带有钩槽的钩脚;设于所述滑板和所述壳内零件之间中的剩余一个上并适于嵌入钩槽的钩柱;其中,壳内零件为印章,所述钩柱为印章的某一部位。进一步,所述钩脚上设有在底盖部件和所述壳装配时利于推动滑板以使钩柱进入所述钩槽的推动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当本物电印章处于盖章状态时,初始状态,印章处于第一位置,印章的章面对着印油盒并紧贴以吸收印油,对物电印章盖章授权,控制锁定机构中的锁杆收回,下压压盖,印章在引导槽的引导作用下,向下移动,印章在移动过程中进行翻转,使得印章的章面对着盖章物,继续下压压盖,印章在盖章物上盖上印章图案,然后待印章收回至第一位置时,采集器件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这样就同时实现了盖章和采集印章图案的功能;2、当本物电印章需要处于收纳状态时,将底盖部件装配在壳上,按压压盖,使印章向底盖部件方向移动;当印章的章轴(也就是钩柱)和钩脚相遇后,章轴通过推动部推动滑板,使得章轴推入钩槽,压盖不在复位,把印章收纳于壳内;当需要取消收纳状态时,按压滑板,底盖部件可以脱离章轴,压盖复位;3、当本物电印章处于核验状态时,按压滑板,底盖部件可以脱离章轴,压盖复位,移动物电印章,使采集器件可以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物电印章的结构剖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物电印章的结构剖视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内胆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印章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印章的装配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的物电印章的部分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底盖部件的装配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的滑板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底盖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物电印章,它包括壳、印章1、印章移动机构和采集器件;其中,所述壳包括内胆2,所述内胆2内设有印油盒3,所述壳上设有印章露出口21,所述印章1设于所述内胆2中;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印章1相连,以适于被动作以迫使所述印章1在所述内胆2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印章1具有章面11;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印油盒3并紧贴以吸收印油;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盖章物,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在盖章物上进行盖章;所述采集器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电印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印章(1)、印章移动机构和采集器件;其中,/n所述壳包括内胆(2),所述内胆(2)内设有印油盒(3),所述壳上设有印章露出口(21),所述印章(1)设于所述内胆(2)中;/n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印章(1)相连,以适于被动作以迫使所述印章(1)在所述内胆(2)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n所述印章(1)具有章面(11);/n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印油盒(3)并紧贴以吸收印油;/n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盖章物,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在盖章物上进行盖章;/n所述采集器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电印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印章(1)、印章移动机构和采集器件;其中,
所述壳包括内胆(2),所述内胆(2)内设有印油盒(3),所述壳上设有印章露出口(21),所述印章(1)设于所述内胆(2)中;
所述印章移动机构与所述印章(1)相连,以适于被动作以迫使所述印章(1)在所述内胆(2)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印章(1)具有章面(11);
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印油盒(3)并紧贴以吸收印油;
当所述印章(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印章(1)的章面(11)对着盖章物,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在盖章物上进行盖章;
所述采集器件适于从打开的印章露出口(21)至少对盖章物上的印章图案进行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电印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章(1)上设有带翻转中心轴段(12a)的翻转部(12);
所述内胆(2)上设有与对应的翻转中心轴段(12a)嵌装适配以引导印章(1)移动方向的引导槽(22);
所述翻转部(12)和所述内胆(2)之间设有在所述印章(1)在引导槽(22)的引导作用下的移动过程中使印章(1)翻转的翻转引导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电印章,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引导机构包括设于翻转部(12)上的抵接部分和设于内胆(2)上的配合部分;其中,
所述抵接部分包括与所述翻转中心轴段(12a)不在同一轴线上且与相应引导槽(22)嵌装适配的翻转引导轴段(12b)和设于所述翻转引导轴段(12b)两侧的两抵接槽(12c);
所述配合部分包括与所述引导槽(22)相连通并适于嵌入翻转引导轴段(12b)的翻转过渡孔槽(23a)和位于所述翻转过渡孔槽(23a)两侧的两抵接凸起(23b),其中一抵接凸起(23b)适于在印章(1)的移动过程中与其中一抵接槽(12c)抵接配合以使翻转引导轴段(12b)从引导槽(22)中嵌入所述翻转过渡孔槽(23a),另外一抵接凸起(23b)适于在印章(1)的移动过程中与另外一抵接槽(12c)抵接配合以使翻转引导轴段(12b)脱离出所述翻转过渡孔槽(23a)后进入引导槽(22),在翻转引导轴段(12b)从引导槽(22)中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卫平于伟吴解民潘敏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诚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