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46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涉及包装袋制造技术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墨池和两支撑杆,墨池与两支撑杆固接,墨池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液池,导液池与墨池相连通,导液池的一侧固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导液池相连通,墨池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桶;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杆沿搅拌桶轴线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搅拌桶底部固接有抽液泵,抽液泵远离搅拌桶的一端固接有抽液管,抽液管与墨池固接在一起并与墨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用油墨循环装置存在墨桶中大部分油墨容易产生沉淀、黏结成块的问题;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搅拌杆,避免油墨在搅拌桶产生沉淀、粘结成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制造技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包装袋需要经印刷机进行印刷。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7739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用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均由塑料制成的墨槽与墨桶;所述墨槽底部的排墨口与溢墨口分别通过排墨管与溢墨管连通墨桶;所述墨桶还通过带有气动隔膜泵的进墨管与墨槽接通;所述墨桶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网并且墨桶底部设有排放口;这种油墨循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墨槽中的油墨导入墨桶中,然后再用气动隔膜泵抽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大量的油墨进入到墨桶中后,仅在气动隔膜泵所在区域的油墨会产生流动,而墨桶的其它区域几乎不会产生流动,这就使得墨桶中大部分的油墨会产生沉淀、黏结,因此,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用油墨循环装置存在墨桶中大部分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墨池(1)和两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墨池(1)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1)固定连接在一起,墨池(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液池(2),导液池(2)与墨池(1)相连通,导液池(2)远离墨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3),出液管(23)与导液池(2)相连通,墨池(1)的一侧设置有轴线方向竖直设置的搅拌桶(7),搅拌桶(7)敞口设置,搅拌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柱(74),出液管(23)远离导液池(2)的一端位于搅拌桶(7)的正上方;搅拌桶(7)内设置有搅拌杆(41),搅拌桶(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杆(41)沿搅拌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墨池(1)和两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墨池(1)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1)固定连接在一起,墨池(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液池(2),导液池(2)与墨池(1)相连通,导液池(2)远离墨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3),出液管(23)与导液池(2)相连通,墨池(1)的一侧设置有轴线方向竖直设置的搅拌桶(7),搅拌桶(7)敞口设置,搅拌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柱(74),出液管(23)远离导液池(2)的一端位于搅拌桶(7)的正上方;搅拌桶(7)内设置有搅拌杆(41),搅拌桶(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杆(41)沿搅拌桶(7)轴线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5);搅拌桶(7)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液泵(61),抽液泵(61)远离搅拌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62),抽液管(62)与墨池(1)固接在一起并与墨池(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与搅拌桶(7)同轴的转轴(52)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桶(7)底部的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转轴(52)固定连接在一起,转轴(52)与搅拌桶(7)转动连接在一起,搅拌杆(41)固定连接在转轴(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1)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41)水平设置并且搅拌杆(4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52)的轴线方向垂直,若干搅拌杆(41)在转轴(52)上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7)内设置有电热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允竹杨索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利斯达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