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2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其结构包括斜顶杆、斜顶头、降压机构和拆卸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通过在斜顶杆外部设置了降压机构,顶出过程中斜顶杆所受的压力分担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避免其因压力过大而变形,通过在斜顶杆底部设置了拆卸机构,将锁紧杆从锁紧孔内旋出,向右拉动斜顶杆使其通过限位块及限位槽向右滑动至放置槽处,将其取出以实现对斜顶杆的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斜顶结构,通常将高强度材质的斜顶杆焊接于斜顶座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斜顶杆仍易磨损和变形,难以对其进行更换,影响注塑成型件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属于注塑模具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模具,通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以得到成形品,在注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成型注塑件的内部或外部有较浅的侧向倒钩,为了顺利脱模,常常需要在模具内设置斜顶结构将注塑件顶出,斜顶结构在处理具有较浅的侧向倒钩的注塑件时比侧抽芯具有更明显的经济优势,它具有成型作用和顶出作用,是模具中一种特殊形式的零部件。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斜顶结构,通常将高强度材质的斜顶杆焊接于斜顶座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斜顶杆仍易磨损和变形,难以对其进行更换,影响注塑成型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斜顶结构,通常将高强度材质的斜顶杆焊接于斜顶座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斜顶杆仍易磨损和变形,难以对其进行更换,影响注塑成型件品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斜顶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1)和斜顶头(2),所述斜顶杆(1)顶部设置有斜顶头(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压机构(3)和拆卸机构(4),所述降压机构(3)设置于斜顶杆(1)外部,所述拆卸机构(4)设置于斜顶杆(1)底部,所述降压机构(3)由导向环(31)、降压腔(32)、限位环(33)、底板(34)、连接块(35)、第一弹簧(36)、顶板(37)、连接条(38)、弹簧槽(39)和第二弹簧(310)组成,所述导向环(31)内壁贴合于斜顶杆(1)外壁中部,所述降压腔(32)开设于斜顶杆(1)顶端,且降压腔(32)内壁顶部固定有限位环(33),所述底板(34)底面与降压腔(32)内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1)和斜顶头(2),所述斜顶杆(1)顶部设置有斜顶头(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压机构(3)和拆卸机构(4),所述降压机构(3)设置于斜顶杆(1)外部,所述拆卸机构(4)设置于斜顶杆(1)底部,所述降压机构(3)由导向环(31)、降压腔(32)、限位环(33)、底板(34)、连接块(35)、第一弹簧(36)、顶板(37)、连接条(38)、弹簧槽(39)和第二弹簧(310)组成,所述导向环(31)内壁贴合于斜顶杆(1)外壁中部,所述降压腔(32)开设于斜顶杆(1)顶端,且降压腔(32)内壁顶部固定有限位环(33),所述底板(34)底面与降压腔(32)内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且底板(34)顶面中部与连接块(35)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纵向缠绕于连接块(35)外壁,且第一弹簧(36)顶面固定于顶板(37)底面中部,所述连接条(38)底面焊接于顶板(37)顶面中部,且顶板(37)顶面和限位环(33)底面左右两端开设有弹簧槽(39),所述第二弹簧(310)嵌于弹簧槽(3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4)由斜顶座(41)、限位块(42)、螺纹孔(43)、限位槽(44)、放置槽(45)、锁紧孔(46)和锁紧杆(47)组成,所述斜顶座(41)设置于斜顶杆(1)底部,所述限位块(42)焊接于斜顶杆(1)底部,且限位块(42)中部横向贯穿有螺纹孔(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栋
申请(专利权)人:润泽世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