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
技术介绍
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在对茶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炒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当对茶叶进行炒青处理后需对茶叶进行分筛处理有利于清理在对茶叶进行炒青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但传统的分筛装置分筛效果差,降低了茶叶的品质,同时分筛装置上安装的观察板长时间的使用易残留有灰尘,不利于观察分筛装置内部的分筛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套环、第一U型杆、转动杆、第二套环、第二U型杆、转动柱、箱体、第二连接杆、抽屉、限位管、横杆、刷杆、横柱、移动柱、套管、过滤网、滑轨、进料管、过滤箱、保护盒、箱门、第一限位杆、观察板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箱门的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的两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电机(1)、第一连接杆(2)、第一套环(3)、第一U型杆(4)、转动杆(5)、第二套环(6)、第二U型杆(7)、转动柱(8)、箱体(9)、第二连接杆(10)、抽屉(11)、限位管(12)、横杆(13)、刷杆(14)、横柱(15)、移动柱(16)、套管(17)、过滤网(18)、滑轨(19)、进料管(20)、过滤箱(21)、保护盒(22)、箱门(23)、第一限位杆(24)、观察板(25)和第二限位杆(2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3)的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2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杆(26)的两端均位于第一限位杆(24)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电机(1)、第一连接杆(2)、第一套环(3)、第一U型杆(4)、转动杆(5)、第二套环(6)、第二U型杆(7)、转动柱(8)、箱体(9)、第二连接杆(10)、抽屉(11)、限位管(12)、横杆(13)、刷杆(14)、横柱(15)、移动柱(16)、套管(17)、过滤网(18)、滑轨(19)、进料管(20)、过滤箱(21)、保护盒(22)、箱门(23)、第一限位杆(24)、观察板(25)和第二限位杆(2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3)的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2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杆(26)的两端均位于第一限位杆(24)上,所述箱体(9)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抽屉(11),且箱体(9)与抽屉(11)的一侧底端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刷杆(14)的一端分别与横杆(13)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刷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柱(15)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柱(15)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移动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16)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箱体(9)的一侧底端中心两侧开设的通孔位于套管(17)的内部,所述套管(17)的一端分别与箱体(9)的一侧底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3)的另一侧中心处与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贯穿箱体(9)的另一侧中心底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二套环(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第二套环(6)与第二U型杆(7)的中心处安装的轴承外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杆(7)的底端与转动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8)的底端与保护盒(22)的底端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杆(4)的中心套接固定的轴承外部与第一套环(3)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环(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营佳,江其柳,黄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