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漆系统及其管道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1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漆系统及其管道组件,该管道组件用于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管道组件包括回液管道、输液管道及泵,回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浸液槽和储液罐的进液口,用于将浸液槽内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罐;输液管道分别连通于储液罐的出液口和浸液槽,用于将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至浸液槽;回液管道和输液管道相连通并具有重合段;泵设置在回液管道和输液管道的重合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漆系统及其管道组件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常压浸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浸漆系统及其管道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常压浸漆设备的绝缘漆均是长期放置在浸漆槽内,会出现如下问题:第一,绝缘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影响绝缘漆的质量,从而影响浸漆效果,甚至部分绝缘漆会出现凝固。第二,外界物体或灰尘很容易掉落入浸漆槽内,污染绝缘漆。第三,由于绝缘漆始终放置在浸漆槽内,在浸漆结束后,只能将产品吊起才可进行滴漆,费时费力。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漆系统及其管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绝缘漆易失效凝固、易被污染以及只能将产品吊起才可滴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组件,用于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回液管道、输液管道及泵,所述回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浸液槽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用于将所述浸液槽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所述输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和所述浸液槽,用于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浸液槽;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相连通并具有重合段;泵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的所述重合段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输液阀门和第二输液阀门,所述第一输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输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液口附近,所述第二输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输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浸液槽附近;在液体由所述浸液槽流至所述储液罐时,所述第一输液阀门和所述第二输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回液阀门和第二回液阀门,所述第一回液阀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进液口附近,所述第二回液阀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浸液槽附近;在液体由所述储液罐流至所述浸液槽时,所述第一回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回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排污阀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回液管道并位于所述浸液槽附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排污阀位于所述回液管道的下方;或,所述第一排污阀与所述回液管道位于同一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阀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重合段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液口附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排污阀位于所述重合段的下方;或所述第二排污阀与所述重合段位于同一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回液管道的连通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进液口的部分高于所述输液管道的连通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液口的部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浸漆系统,包括浸液槽、储液罐以及用于在所述浸液槽和所述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的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组件。上述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浸漆结束后,浸液槽内的绝缘漆可输送至储液罐内回收保存;在需要浸漆时,储液罐内的绝缘漆可输送至浸液槽内。通过绝缘漆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转换的方式,可保持绝缘漆的洁净度和活性,便于后续循环使用。另外,浸漆结束后,绝缘漆回收入储液罐后,产品可放置的浸液槽内进行滴漆,省时省力。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工作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回液管道110、第一回液阀门120、第二回液阀门130、进液口140、重合段141、第一段142、第二段20、输液管道210、第一输液阀门220、第二输液阀门230、出液口30、泵310、进口320、出口40、过滤器510、第一排污阀520、第二排污阀60、进出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顶”、“底”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管道组件的俯视图。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管道组件用于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浸液槽容纳有绝缘漆,用以对产品进行浸漆工艺,储液罐可存储绝缘漆。在浸漆结束后,浸液槽内的绝缘漆可输送至储液罐内回收保存;在需要浸漆时,储液罐内的绝缘漆可输送至浸液槽内。通过绝缘漆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转换的方式,可保持绝缘漆的洁净度和活性,便于后续循环使用。另外,浸漆结束后,绝缘漆回收入储液罐后,产品可放置的浸液槽内进行滴漆,省时省力。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管道组件包括回液管道10、输液管道20以及泵30,回液管道1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浸液槽以及储液罐的进液口130,用于将浸液槽内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罐;输液管道2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储液罐的出液口230以及浸液槽,用于将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至浸液槽;回液管道10和输液管道20相连通并具有重合段140;泵30设置在回液管道10和输液管道20的重合段140上。浸液槽的底部设有进出口60,液体例如绝缘漆,可借助该进出口60进入浸液槽内,或者流出浸液槽。也就是说,浸液槽内的液体通过进出口60流出并沿着回液管道10流入储液罐,储液罐内的液体沿着输液管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组件,用于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n回液管道,所述回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浸液槽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用于将所述浸液槽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n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和所述浸液槽,用于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浸液槽;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相连通并具有重合段;以及/n泵,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的所述重合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组件,用于在浸液槽和储液罐之间输送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
回液管道,所述回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浸液槽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用于将所述浸液槽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
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和所述浸液槽,用于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浸液槽;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相连通并具有重合段;以及
泵,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和所述输液管道的所述重合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输液阀门和第二输液阀门,所述第一输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输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液口附近,所述第二输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输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浸液槽附近;
在液体由所述浸液槽流至所述储液罐时,所述第一输液阀门和所述第二输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回液阀门和第二回液阀门,所述第一回液阀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进液口附近,所述第二回液阀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浸液槽附近;
在液体由所述储液罐流至所述浸液槽时,所述第一回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回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井峰李长安郑庆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