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承载着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往往都是由单独的按摩筒或按摩滚轮对病患的腿脚进行滚动按摩,但是病患在不同时期所需的按摩种类不同,因此对应的滚轮或按摩筒的花纹也不相同,如果按摩需要采购各种花纹的按摩筒,则会大大增加按摩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解决了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包括底部稳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稳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框(2),所述底部稳定板(1)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调节盒(3),所述调节盒(3)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块(5),所述半圆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6),所述推动杆(6)远离半圆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7),所述调节盒(3)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轴(8),所述从动轴(8)位于调节盒(3)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摆动块(9),所述摆动块(9)的表面开设有摆动槽(10),所述底部稳定板(1)的顶部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包括底部稳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稳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框(2),所述底部稳定板(1)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调节盒(3),所述调节盒(3)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块(5),所述半圆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6),所述推动杆(6)远离半圆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7),所述调节盒(3)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轴(8),所述从动轴(8)位于调节盒(3)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摆动块(9),所述摆动块(9)的表面开设有摆动槽(10),所述底部稳定板(1)的顶部通过电机杆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箱(11),所述转动电机箱(11)内壁的一侧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动机(12),所述转动电动机(1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8)的一端依次贯穿调节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