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94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弧形海绵垫和设置在支架底座上底端的升降组件,支架底座的四周为弧形外观,支架底座上表面处焊接固定有空腔层,空腔层上表面中断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弧形海绵垫,且弧形海绵垫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通过弹簧配合操作块在不同固定孔的位置上来控制连接柱和底柱之间的距离,改变支架的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病人使用,固定带和弧形气囊层配合U型槽对病人不同大小的手臂都可进行固定,舒适稳定,无压迫和束缚感,而空腔层调节整个弧形海绵垫的温度,整个穿刺支架设计人性化,合理化,舒适化,值得生产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
技术介绍
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支之一,较尺动脉稍小。桡动脉长约21.2cm,起端外径约0.3cm。肱动脉分出后,行向外下,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位于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之间,至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至手背后进入解部学鼻咽窝,穿第1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部,分出拇主要动脉后,即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桡动脉在桡骨下端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较浅,是扪脉和穿刺的理想部位。桡动脉有恒定的二静脉伴行。自肘窝中心以下2.5cm处向外下至桡骨茎突的内侧划一直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但是现有在对桡动脉进行穿刺的时候手臂放置的支架功能单一,在对不同病人进行手臂穿刺的时候,由于病人的身高等不同将要求支架有不同的高度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支架不能进行高度的调整,而在对手臂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病人也因手臂的粗细不同需要相应的支架,此外在病人进行穿刺的时候手臂长时间的放置中将造成手臂不好的体验感,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我们提出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桡动脉穿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包括支架底座(1)、弧形海绵垫(3)和设置在支架底座(1)上底端的升降组件(2),其特征在于,支架底座(1)的四周为弧形外观,支架底座(1)上表面处焊接固定有空腔层(4),空腔层(4)上表面中断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弧形海绵垫(3),且弧形海绵垫(3)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31),支架底座(1)处焊接固定有升降组件(2),升降组件(2)包括有连接柱(21)、底柱(22)和弹簧(23),连接柱(21)焊接固定在支架底座(1)四周上,连接柱(21)底端一侧开设有凹槽(24),凹槽(24)底端上焊接固定有弹簧(23),弹簧(23)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操作块(25),操作块(25)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支架,包括支架底座(1)、弧形海绵垫(3)和设置在支架底座(1)上底端的升降组件(2),其特征在于,支架底座(1)的四周为弧形外观,支架底座(1)上表面处焊接固定有空腔层(4),空腔层(4)上表面中断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弧形海绵垫(3),且弧形海绵垫(3)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31),支架底座(1)处焊接固定有升降组件(2),升降组件(2)包括有连接柱(21)、底柱(22)和弹簧(23),连接柱(21)焊接固定在支架底座(1)四周上,连接柱(21)底端一侧开设有凹槽(24),凹槽(24)底端上焊接固定有弹簧(23),弹簧(23)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操作块(25),操作块(25)底端处活动套接在底柱(22)顶端上的活动槽(26)中,底柱(22)一侧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与操作块(25)相吻合的固定孔(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支架,其特征在于,空腔层(4)的底端为倾斜状,且空腔层(4)位于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茹鑫支慧张惠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