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炳焯专利>正文

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7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其系在眼镜框两侧之转角架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副框之两侧各设有一长延伸臂,于延伸臂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该碗形座相对于延伸臂形成一钩状造形,磁石分别设置于眼镜镜框转角架内侧之碗形座及副框两侧延伸臂端之碗形座内,副框之两侧延伸臂呈平伸钩状设计。该产品镜框与副框组合更加稳固,防止并避免经常受力方向之施力而造成两者滑脱,另外,也确保眼镜外观上之美观性与完整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眼镜之副框,主要是搭配原配带之眼镜而直接组合使用,进而提供配带者另种镜片功能之设计,例如原近视眼镜与太阳眼镜副框之组合等,然而该一正、副镜框之组合性设计,由于仍需考量使用者弹性之使用,因此大部份亦采取活动式可拆卸之结构设计;例如台湾实新专利“眼镜附属镜框之结合构造改良”,其即藉由磁性元性(即磁铁)之设计,而令该附属镜框(即副框)与眼镜框间呈可分离之结构关系,以提供使用者之弹性应用,然而细究该专利之结构组成,其主要属于眼镜框之两侧各突伸一突杆(即转角架),并在该突杆之两则部位各设以一圆柱形之第一磁性元件,同时在该附属镜框之两侧亦各突伸有一止档杆(即延伸臂)可供架设于前述镜框之突杆之顶缘,且该止档杆上亦各设有与前述第一磁性元件对称之第二磁性元件,而使两者可互为吸附,进而形成正、副镜框磁性组合之结构。其中,值得一提者,该呈圆柱形之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磁贴面是与止挡杆突杆之接合方向呈水平状态,亦即该附属镜框之止档杆乃是以叠置方式而组合于镜框之突杆上,其结合之支撑力主要是依赖由磁性元件所提供之磁吸力而为组合进,然而,由于水平贴接之磁性元件极易因受构向力之推力(如手扶眼镜)或纵向之拉力(如眼镜立放时)而使两磁性元件产生相对滑移,进而极易使镜框附属框发生脱落之情形,虽言在该专利之设计中利用附属镜框之止档杆大致夹于镜框之顶缘两侧,藉以增进其结合强度,然而,由于所揭露之
技术实现思路
观之,其主要结合抗力强度仍来自于磁性元件之磁吸力,因此倘水平贴接之磁性元件受力滑移时,则仍不能确定两者之结合稳定性,因此,当配带者配带前述眼镜而行跳跃或跑步之动态行为时,其是否能如该专利所言仍具相当之结构强度实在令人存疑。其次,由于技术在磁性元件之设计上糸采外露形设计,亦即呈圆柱形之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当未结合时,即可在附属框或附属镜框特定之上、下位置轻易发现其磁铁之设置,因此在外观上实显粗糙与不雅,况且利用附属镜框两侧磁性元件与镜框两侧对应之磁性元件互为磁吸结合,亦难称有任何创意或者功能上之增进,因之根据以上所讨论,以该习知技术而言,实难称一完备到时候之设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以增进其正、副镜框之结合强度及增进其结合后之美观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系在眼镜镜框两侧之转角架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而于副框之两侧则另设有一长延伸臂,于延伸臂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该碗形座相对于延伸臂形成一钩状造形;利用体积甚小之方形磁石分别设置于该眼镜框转角架内侧之碗形座,以及该副框两侧延伸臂端之碗形座内,又其中副框之两侧延伸臂糸呈平伸钩状设计,亦即其臂端之碗形座在与镜框之碗形座结合时,较长延伸臂可平伸入眼镜框转角架之内侧形成跨接型态,并利用其钩形内屈之碗形座与镜框转角架上正设之碗形座中之磁石互为磁吸结合,因此可使两者磁贴面与副框之安装方向呈正交方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眼镜框之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副框之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眼镜框与副框之结构分解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眼镜框与副框之组合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眼镜框与副框之组合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之部分结构剖视图。图号部分1—眼镜框11—转角架12—碗形座2—副框21—延伸臂 22—碗形座3—磁石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系在眼镜框(1)两侧之转角架(11)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12),而于副框(2)之两侧另各设有一长延伸臂(21),于延伸臂(21)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22),该碗形座(22)相对于延伸臂(21)形成一钩状造形;利用体积更小(2mm×2mm×2mm)之方形磁石(3)分别设置于该眼镜镜框(1)转角架(11)内侧之碗形座(12),以及该副框(2)两侧延伸臂(21)糸呈平伸钩状设计,亦即其臂端之碗形座(22)在与镜框(1)之碗形座(12)结合时,较长之延伸臂(21)可平伸入眼镜框(1)转角架(11)之内侧形成跨接型态,并利用其钩形内屈之碗形座(22)与镜框(1)转角架(11)上正设之碗形座(12)中之磁石(3)互为磁吸结合(如图5及图6),因此可使两者磁贴面与副框(2)之安装方向呈正交方向,如此在提供该镜框(1)与副框(2)组合时,不仅藉由其磁吸力使两者固定结合,同时亦藉由钩形之延伸臂(21)直接伸入转角架(11)之内侧,使两者碗形座(12)、(22)形成如钩合般结构关系,而令副框(2)较为紧密地结合于眼镜框(1)上,使两者之组合更形稳固,如此即可有效防止并避免该眼镜在若干运动方向受力而造成两者可能脱落之情形;除此之外,本技术就延伸臂(21)与用以容纳磁石(3)之碗形座(12)、(22)之设计,均极具优美且流行之线条与造形,因此,即使在镜框(1)与副框(2)互为组合时,其极具视觉之美感,加以本技术就其磁吸用碗形座(12)、(22)之设计采用隐密形设计,因此不论镜框(1)是否与副框(2)结合,在其整体观之,仍具有与原有镜框(1)相同视觉感受之设计。本技术在提供该镜框与副框组合时,不仅藉由其磁吸力使两者固定结合,同时亦藉由钩形之延伸臂直接伸入转角架内侧,使两者碗形座形成如钩合般之结构关系,而令副框较为紧密地结合于眼镜框上,使两者之组合更加稳固,如此即可防止并避免经常受力方向之施力而造成两者滑脱之情形,此尤其针对跑步或行走等动态行为时。另外,在设计上力求其外表之美观、新颖,同时配合其实质上之功能性,采用体积较小之磁石,搭配特殊设计之碗形座与延伸臂等具有优美线条之结构,因此,无论该眼镜框是否搭配副框使用,其附属结构亦不完全外露,而外露之部份亦保有设计上之美感,因而可确保眼镜外观上之美观性与完整性。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其特征在于系在眼镜镜框两侧之转角架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而于副框之两侧则另设有一长延伸臂,于延伸臂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该碗形座相对于延伸臂形成一钩状造形;利用体积甚小之方形磁石分别设置于该眼镜镜框转角架内侧碗形座,以及该副框两侧延伸臂端之碗形座内,又其中副框之两侧延伸臂糸呈平伸钩状设计,亦即其臂端之碗形座在与镜框之碗形座结合时,较长之延伸臂可平伸入眼镜镜框转角架之内侧形成跨接型态,并利用其钩形内屈之碗形座与镜框转角架上正设之碗形座中之磁石互为磁吸结合,可使两者磁贴面与副框之安装方向呈正交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利用之磁石可为体积2mm×2mm×2mm大小之设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其系在眼镜框两侧之转角架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副框之两侧各设有一长延伸臂,于延伸臂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该碗形座相对于延伸臂形成一钩状造形,磁石分别设置于眼镜镜框转角架内侧之碗形座及副框两侧延伸臂端之碗形座内,副框之两侧延伸臂呈平伸钩状设计。该产品镜框与副框组合更加稳固,防止并避免经常受力方向之施力而造成两者滑脱,另外,也确保眼镜外观上之美观性与完整性。文档编号G02C9/00GK2338772SQ9823473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黄炳焯 申请人:黄炳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眼镜组合副框之结构,其特征在于系在眼镜镜框两侧之转角架内侧各设有一碗形座,而于副框之两侧则另设有一长延伸臂,于延伸臂之端部亦设有一碗形座,该碗形座相对于延伸臂形成一钩状造形;利用体积甚小之方形磁石分别设置于该眼镜镜框转角架内侧碗形座,以及该副框两侧延伸臂端之碗形座内,又其中副框之两侧延伸臂糸呈平伸钩状设计,亦即其臂端之碗形座在与镜框之碗形座结合时,较长之延伸臂可平伸入眼镜镜框转角架之内侧形成跨接型态,并利用其钩形内屈之碗形座与镜框转角架上正设之碗形座中之磁石互为磁吸结合,可使两者磁贴面与副框之安装方向呈正交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焯
申请(专利权)人:黄炳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