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95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该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中,导管组件中具有球囊导管,以及可变形的回收套管,操作时,可利用球囊导管的充盈及产生超声波来使得钙化斑块从血管壁上剥离,利用回收套管变形后形成能够回收钙化斑块的回收滤网,这样,在去除血管内阻塞的钙化斑块后,还能够破碎的钙化斑从血管中一并带出,使其彻底地从血管中清除,避免钙化斑块仍然留在血管中随血液流动而造成的风险。该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清除血管阻塞斑块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血管钙化是指动静脉血管管壁中有钙盐沉积,也就是动静脉内壁的钙化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对于血管内的钙沉积,通常是通过小型手术的方式,将设置有球囊的导管插入至血管中,并在球囊到达钙沉积处使得球囊膨胀,并利用布置在球囊中的电极工作而释放高压脉冲,从而形成冲击波,该冲击波通过流体传播并撞击球囊壁和钙化的区域,以利用该重复的脉冲破坏钙沉积。先前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在人体内产生冲击波的方式来去除人体血管内钙化斑块,其需要在人体内产生较高的高压脉冲,并通过产生的脉冲来促使球囊内充盈的液体产生气泡,使得气泡在破裂时作用于球囊壁,进而再作用于钙化的斑块。然而,人体同一根血管上不同位置的血管厚度并不相同,而脉冲产生的冲击波如果过大,则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上述采用脉冲来消除人体内钙化斑块的技术并没有应用于临床。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去除血管内的钙化斑块,公开号为CN1099537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组件、导管系统及使用方法,其中通过采用在人体内形成超声波的方式来去除人体血管内的钙化斑块。然而,该方案中仅解决了钙化斑块的去除问题,但去除后的斑块仍然遗留在血管内,若不能将其从人体血管中取出,则会随着血液流通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心脏,这样给术后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清除血管阻塞斑块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从而在去除血管中阻塞的钙化斑后将其从血管中去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内导管和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且能够膨胀的球囊,所述内导管沿轴向穿过所述球囊内腔并能够向所述球囊的内腔中通入流体,所述球囊的周部与所述内导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并位于所述球囊的内腔中,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球囊导管外;第二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滤网套管,其周壁呈网状,所述滤网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的前部上,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的前部上;保护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及所述滤网套管外。优选地,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后部的第一把手、固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后部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将两者相对分离或者相对固定的锁扣。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把手座,所述把手座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各自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优选地,所述超声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元件工作状态的超声控制发生器,所述超声发生元件通过穿出至所述球囊外部的连接线与所述超声控制发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一连接位置,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管的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滤网套管具有收起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滤网套管的长度相同,所述滤网套管呈圆筒状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滤网套管的长度,所述滤网套管呈锥台状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进一步地,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滤网套管具有位于所述保护套管外的收集工作位置,以及收容在所述保护套管中的回收工作模式。进一步地,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滤网套管被挤压变形而形成所述锥台状且能够收集血管斑块的回收滤网,所述回收滤网呈前端面积大且后端面积小的锥台状。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滤网包括前端部相接的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自所述第二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锥形部自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部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滤网在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滤网套管的一半长度时形成。优选地,所述滤网套管是由金属丝或者高强度PP材料制成的柔性带编织形成的圆筒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能够在去除血管内阻塞的钙化斑块后,还能够破碎的钙化斑从血管中一并带出,使其彻底地从血管中清除,避免钙化斑块仍然留在血管中随血液流动而造成的风险。该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侧视图;附图3为沿附图2中P-P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初始状态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中,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伸出至初始预设位置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7为图6中B部放大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中,滤网套管转换为打开状态后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9为图8中C部放大示意图;附图10为在图8的基础上,球囊向前伸出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11为图10中D部放大示意图;附图12为在图10的基础上,球囊中注入液体后膨胀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13为图12中E部放大示意图;附图14为在图12的基础上,球囊逐渐向后运动并排液的过程中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15为图14中F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球囊导管;11、内导管;12、球囊;13、注液头;2、滤网套管;21、第一锥形部;22、第二锥形部;3、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保护套管;6、超声波发生元件;7、操作把手;70、把手座;71、第一把手;72、第二把手;73、限位槽;8、超声波控制发生器;9、连接线;10、血管;20、钙化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关于前后方向的描述,均是按照该导管系统在使用时,导管组件穿至血管10中时的穿入方向进行参考定义的,其中先进入血管10的端部为前,反之为后。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6,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波发生元件6工作的超声波控制发生器8。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1,该球囊导管1包括内导管11和设置在内导管11前部且能够膨胀的球囊12,内导管11沿轴向穿过球囊12的内腔并能够向球囊12的内腔中通入流体,球囊12的周部与内导管11之间密封连接,位于球囊12内腔中的内导管11上具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内导管和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且能够膨胀的球囊,所述内导管沿轴向穿过所述球囊内腔并能够向所述球囊的内腔中通入流体,所述球囊的周部与所述内导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设于所述球囊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n第一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球囊导管外;/n第二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n滤网套管,其周壁呈网状,所述滤网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的前部上,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的前部上;/n保护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及所述滤网套管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内导管和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且能够膨胀的球囊,所述内导管沿轴向穿过所述球囊内腔并能够向所述球囊的内腔中通入流体,所述球囊的周部与所述内导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设于所述球囊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
第一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球囊导管外;
第二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
滤网套管,其周壁呈网状,所述滤网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的前部上,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的前部上;
保护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及所述滤网套管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后部的第一把手、固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后部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将两者相对分离或者相对固定的锁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把手座,所述把手座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各自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工作状态的超声控制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通过穿出至所述球囊外部的连接线与所述超声控制发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王偲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偲超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