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睑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5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公开了一种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标尺组和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所述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包括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和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二者呈“V”字型相连接,在各所述撑开器支撑臂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一个眼睑撑开结构,在所述眼睑撑开结构处设有定位标尺组,所述定位标尺组中的各定位标尺通过各自所对应的标尺支撑臂连接在所述眼睑撑开结构上,所述两个撑开器支撑臂之间设有开合程度调节结构(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用于撑开眼睑和用于定位眼表结构的工具集成在一个设备上,可使得撑开眼睑并定位眼表结构的操作过程更加方便,且提高了定位精度,能有效保证实验或治疗模型的同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睑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眼睑撑开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眼科手术或眼部疾病动物模型操作时,需要将眼睑撑开,增大手术视野范围,以方便操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某一眼表部位进行定位,如眼部疾病动物模型制作,人或动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等,均需要对眼表特定部分精确定位,只有操作部位统一,才能保证实验或治疗模型的同一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度。但在现有技术中,眼睑撑开设备和眼表测量设备是分开的,这使得在进行撑开眼睑并定位眼表的过程中要用到两个设备,一方面,操作过程复杂,一次只能测量一个方位,不同的方位需要多次测量,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定位误差大,难以实现操作部位统一,保证实验的统一性。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眼睑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睑撑开器,其将眼睑撑开装置和眼表测量定位装置合二为一,兼具撑开眼睑和定位角膜缘的作用,使得撑开眼睑并定位眼表位置的操作过程更加方便,进而既保证了进行如环角膜缘缝线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等操作时的精确性,又使得在进行诸如制作一批眼部疾病动物模型等操作时,操作部位统一,以保证实验的统一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眼睑撑开器,其包括定位标尺组和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所述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包括第一撑开器支撑臂和第二撑开器支撑臂,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呈“V”字型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之间设有适于调节所述眼睑撑开器撑开宽度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一眼睑撑开结构;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二眼睑撑开结构。所述定位标尺组包括第一定位标尺、第二定位标尺、第三定位标尺和第四定位标尺,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连接在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上;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连接在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上;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沿X向设置,并由沿Y向设置的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所述第四定位标尺沿Z向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标尺上远离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和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均为“U”字型弧状结构,且两者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固定于或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处,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固定于或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中部区域还设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中部区域还设有第二调节旋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适于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所述第一定位标尺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沿Y向运动,并由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实现相对位置的固定;所述第二卡槽适于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所述第二定位标尺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沿Y向运动,并由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实现相对位置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标尺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一角膜缘定位弧;所述第二定位标尺远离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二角膜缘定位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由所述通孔与第三调节旋钮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卡槽适于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所述第三定位标尺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卡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三卡槽内沿X向运动,且所述第三定位标尺上远离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三角膜缘定位弧,所述第四定位标尺由转动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三定位标尺上远离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的一端,且所述转动结构的转轴方向沿Y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标尺上设有第一定位标尺刻度,所述第二定位标尺上设有第二定位标尺刻度,所述第三定位标尺上设有第三定位标尺刻度,所述第四定位标尺上设有第四定位标尺刻度,且所述第一定位标尺刻度、所述第二定位标尺刻度、所述第三定位标尺刻度和所述第四定位标尺刻度的测量精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旋钮,所述第四调节旋钮设于或一体形成于所述调节杆的中部区域,所述调节杆为螺杆,且所述第四调节旋钮两侧的所述调节杆上的螺纹旋向反向设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的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的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二内螺纹孔,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螺纹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杆上的螺纹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眼睑撑开器包括定位标尺组和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所以能兼具撑开眼睑和定位角膜缘的作用,使得撑开眼睑并定位眼表位置的操作过程更加方便,进而既保证了进行如环角膜缘缝线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等操作时的精确性,又使得在进行诸如制作一批眼部疾病动物模型等操作时,操作部位统一,以保证实验的统一性。有关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定位标尺与第四定位标尺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标尺与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标尺与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旋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旋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眼睑撑开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1-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1-第一内螺纹孔112-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1-第二内螺纹孔121-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2-第二眼睑撑开结构21-第一定位标尺211-第一定位标尺刻度22-第二定位标尺221-第二定位标尺刻度23-第三定位标尺231-第三定位标尺刻度232-转动结构24-第四定位标尺241-第四定位标尺刻度3-调节结构31-调节杆32-第四调节旋钮41-第一角膜缘定位弧42-第二角膜缘定位弧43-第三角膜缘定位弧51-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1-第一卡槽52-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1-第二卡槽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标尺组和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n所述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包括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和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呈“V”字型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之间设有适于调节所述眼睑撑开器撑开宽度的调节结构(3);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n所述定位标尺组包括第一定位标尺(21)、第二定位标尺(22)、第三定位标尺(23)和第四定位标尺(24),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尺(21)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连接在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上;所述第二定位标尺(22)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连接在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上;所述第三定位标尺(23)沿X向设置,并由沿Y向设置的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53)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的一端;所述第四定位标尺(24)沿Z向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标尺(23)上远离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53)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标尺组和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
所述眼睑撑开器骨架结构包括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和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呈“V”字型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与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之间设有适于调节所述眼睑撑开器撑开宽度的调节结构(3);所述第一撑开器支撑臂(111)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所述第二撑开器支撑臂(112)位于“V”字型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
所述定位标尺组包括第一定位标尺(21)、第二定位标尺(22)、第三定位标尺(23)和第四定位标尺(24),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尺(21)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连接在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上;所述第二定位标尺(22)沿Y向设置,并由沿X向设置的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连接在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上;所述第三定位标尺(23)沿X向设置,并由沿Y向设置的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53)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的一端;所述第四定位标尺(24)沿Z向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标尺(23)上远离所述第三定位标尺支撑臂(5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和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均为“U”字型弧状结构,且两者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固定于或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眼睑撑开结构(121)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处,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固定于或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二眼睑撑开结构(122)的“U”字型弧状结构的开口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一卡槽(511),且所述第一定位标尺支撑臂(51)中部区域还设有第一调节旋钮(61);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中部区域设有沿Y向设置的第二卡槽(521),且所述第二定位标尺支撑臂(52)中部区域还设有第二调节旋钮(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511)适于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标尺(21),所述第一定位标尺(21)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卡槽(511)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卡槽(511)内沿Y向运动,并由所述第一调节旋钮(61)实现相对位置的固定;所述第二卡槽(521)适于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标尺(22),所述第二定位标尺(22)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芳夏晓波姚飞张恩东张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