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8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包括用于给黄牛喂食的食槽,食槽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对牛食物进行加工以及分料的加工粉料组件,加工粉料组件包括在食槽上滑动的移动座,移动座通过上方的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的破碎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切换套插入到带轮中,电机带动破碎箱中的两个破碎辊对草进行破碎,破碎后将转换套插入到齿轮中,电机带动移动座沿着食槽进行移动,使得下料斗中的梯形头与各个单槽对应的梯形件进行滑动配合,带动下料斗中的塞体进行升降完成逐个放定量近似料的过程,避免了人工对草的切割加工,也避免了主动定量分料的过程,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避免人工的疲劳,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
本技术涉及黄牛养殖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
技术介绍
饲草精饲料,合理搭配牛的饲草饲料要多样化,例如精饲料、粗饲料、青绿多汁饲料要搭配,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要搭配,禾本科草类与豆科草类要搭配,草料多样化,营养物质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还可以提高适口性,促进食欲,由于多种饲料需要搭配,在需要改变日粮组成时也比单一饲料的陡然改变容易得多,少给勤添,精心喂养牛喜吃新鲜草,为了不使草料浪费,保证旺盛的食欲,应少给勤添,饮水充足,促进新陈代谢牛需要足量的饮水,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现有的养牛场在牛圈的一侧设置食槽,由人工将制作完成的饲料逐个的添加的各个食槽中,由于牛需要少吃多餐,导致整个过程频繁,人工照顾整个的养牛场容易疲劳,且人工添加量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养牛场食槽自动添加定量食饲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包括用于给黄牛喂食的食槽,所述食槽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对牛食物进行加工以及分料的加工粉料组件,所述加工粉料组件包括在所述食槽上滑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通过上方的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的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下方连通有用于分料的下料斗,该下料斗通过梯形头与所述食槽上的梯形件相滑动配合用于实现分料,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可切换输出动力方向的动力件分别用于对所述移动座的移动以及所述破碎箱的破碎提供动力。所述食槽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若干个单槽,每个单槽对应一头黄牛位置,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单槽的正上方用于对每个所述单槽进行分料。所述移动座通过滑脚在所述食槽的上表面设置的截面为T型的滑道中滑动,且所述滑脚与所述滑道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滑脚的滚珠实现滚动。所述动力件中的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滑动并套设有切换套,该切换套的两端分别为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上齿轮和带轮,所述切换套与所述转轴之间为键槽配合,所述切换套与所述齿轮以及所述切换套与所述带轮之间也为键槽配合,所述齿轮与所述带轮均通过侧面设置的通电磁环进行通电产生磁性对所述切换套进行磁吸。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切换套插接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食槽下表面的齿条相啮合转动实现所述移动座位置的移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切换套插接所述带轮,所述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破碎箱中传动齿转动,所述传动齿啮合传动所述破碎箱中转动设置的两个破碎辊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所述下料斗设置有圆斗状的斗体,该斗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塞体,所述斗体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阻挡所述限位槽的弧形的挡板,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塞体的上表面以及所述梯形头,所述梯形头与每个所述单槽上的梯形件相滑动配合,用于带动所述塞体上移打开所述斗体出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切换套插入到带轮中,电机带动破碎箱中的两个破碎辊对草进行破碎,破碎后将转换套插入到齿轮中,电机带动移动座沿着食槽进行移动,使得下料斗中的梯形头与各个单槽对应的梯形件进行滑动配合,带动下料斗中的塞体进行升降完成逐个放定量近似料的过程,避免了人工对草的切割加工,也避免了主动定量分料的过程,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避免人工的疲劳,提升了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工分料组件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半剖面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工分料组件部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动力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半剖面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梯形件以及梯形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食槽;11、单槽;12、滑道;13、齿条;14、梯形件;2、移动座;21、滑脚;211、滚珠;3、支撑架;4、破碎箱;41、破碎辊;5、下料斗;51、斗体;52、塞体;53、伸缩杆;54、挡板;55、梯形头;56、限位槽;6、动力件;61、电机;62、转轴;63、切换套;631、吸环;64、齿轮;641、通电磁环;65、带轮;66、皮带;67、传动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包括用于给黄牛喂食的食槽1,食槽1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对牛食物进行加工以及分料的加工粉料组件,加工粉料组件包括在食槽1上滑动的移动座2,移动座2通过上方的支撑架3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的破碎箱4,破碎箱4的下方连通有用于分料的下料斗5,该下料斗5通过梯形头55与食槽1上的梯形件14相滑动配合用于实现分料,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切换输出动力方向的动力件6分别用于对移动座2的移动以及破碎箱4的破碎提供动力。食槽1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若干个单槽11,每个单槽11对应一头黄牛位置,下料斗5位于单槽11的正上方用于对每个单槽11进行分料。单槽11的设置用于对每头黄牛的食用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从而判断每头黄牛的身体情况。移动座2通过滑脚21在食槽1的上表面设置的截面为T型的滑道12中滑动,且滑脚21与滑道12之间通过贯穿滑脚21的滚珠211实现滚动。T型的滑道12和滑脚21的设置避免了移动座2的倾覆,保证移动座2在食槽1边缘的顺利运行,同时滑脚21上贯穿设置的滚珠211减小了滑脚21与滑道12之间的摩擦,保证了移动座2的正常移动。动力件6中的电机6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的外壁滑动并套设有切换套63,该切换套63的两端分别为转动设置在转轴62的上齿轮64和带轮65,切换套63与转轴62之间为键槽配合,切换套63与齿轮64以及切换套63与带轮65之间也为键槽配合,齿轮64与带轮65均通过侧面设置的通电磁环641进行通电产生磁性对切换套63进行磁吸。切换套63通过内部的键槽在转轴62上的花键外左右滑动,齿轮64和带轮65的一侧均通过轴承与转轴62相固定,两者的另一侧均开设有键槽与切换套63外壁的花键相适配,当左侧的齿轮64上的通电磁环641通电产生磁性时,磁吸切换套63向左侧移动,将左端的吸环631插入通电磁环641中,同时也将左端插入到齿轮64中带动齿轮64进行转动,反之当右侧的带轮65的通电磁环641通电产生磁性时,磁吸切换套63向右侧移动,将右端的吸环631插入通电磁环641中,也将右端插入到带轮65中带动带轮65进行转动。电机61通过切换套63插接齿轮64,带动齿轮64与食槽1下表面的齿条13相啮合转动实现移动座2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包括用于给黄牛喂食的食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1)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对牛食物进行加工以及分料的加工粉料组件,所述加工粉料组件包括在所述食槽(1)上滑动的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通过上方的支撑架(3)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的破碎箱(4),所述破碎箱(4)的下方连通有用于分料的下料斗(5),该下料斗(5)通过梯形头(55)与所述食槽(1)上的梯形件(14)相滑动配合用于实现分料,所述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切换输出动力方向的动力件(6)分别用于对所述移动座(2)的移动以及所述破碎箱(4)的破碎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包括用于给黄牛喂食的食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1)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对牛食物进行加工以及分料的加工粉料组件,所述加工粉料组件包括在所述食槽(1)上滑动的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通过上方的支撑架(3)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破碎的破碎箱(4),所述破碎箱(4)的下方连通有用于分料的下料斗(5),该下料斗(5)通过梯形头(55)与所述食槽(1)上的梯形件(14)相滑动配合用于实现分料,所述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切换输出动力方向的动力件(6)分别用于对所述移动座(2)的移动以及所述破碎箱(4)的破碎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1)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若干个单槽(11),每个单槽(11)对应一头黄牛位置,所述下料斗(5)位于所述单槽(11)的正上方用于对每个所述单槽(11)进行分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通过滑脚(21)在所述食槽(1)的上表面设置的截面为T型的滑道(12)中滑动,且所述滑脚(21)与所述滑道(12)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滑脚(21)的滚珠(211)实现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牛养殖的自动喂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6)中的电机(6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外壁滑动并套设有切换套(63),该切换套(63)的两端分别为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62)的上齿轮(64)和带轮(65),所述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为县松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