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维南专利>正文

无需对焦的宽屏幕电视眼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7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需对焦的宽屏幕电视眼镜装置,包括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组包括前三棱镜和后三棱镜,两组所述三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垂直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后三棱镜的入射面与所述前三棱镜的出射面成一夹角。(*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普通电视机产生宽屏幕效果的电视眼镜装置。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宽屏幕电视机已经开绐在我国市场上出现,这种电视机最显著的特征是使用了宽高比为169的宽屏幕显像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宽高比为169的电视图像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生理特性,从而使电视图像更具生动感人的临场感。电视机的宽屏幕化,其意义不亚于电视由黑白变为彩色。众所周知,我国电视制式规定的图像宽高比为43。在目前的条件下,宽屏幕电视机的优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视台播放所谓信箱式宽银幕电影节目时,能得到满屏重现的效果。普通电视机接收这类节目时,显示的画面上下部分各有一条黑条,中间才有图像,看上去很不舒服,而宽屏幕电视机采用了复杂的技术手段,可以使这种图像充满整个169的屏幕重现。另一方面是电视台播放43的普通节目时,宽屏幕电视机或者显示比例正确的43图像,而让左右两部分出现黑带,或者在屏幕一侧显示比例正确的43图像,而在另一侧显示几个小画面。此外,所有的宽屏幕电视机都能把43的电视图像经电路处理成横向(水平方向)放大1.33倍(成为169图像),使图像充满整个169的屏幕,这时图像整体稍显扁平。据日本资料介绍,用宽屏幕电视机接收普通电视,绝大多数用户认为画面充满整个屏幕的效果要好得多,即图像展宽带来的正面效应远大于图像稍带扁平带来的负面效应。不管什么节目,绝大多数画面仍然显得非常自然。可以说宽屏幕电视机是当今电视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目前宽屏幕电视机价格十分昂贵,如一台三十二英寸的宽屏幕电视接收机,在上海的售价为4~5万元,一般用户难以承受。即使将来价格下降一半,也只有少数人才买得起,对于使用普通电视机的广大用户来说,目前无法在家中享受观看169宽屏幕图像的巨大好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装置,它能将用户所观看到的电视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展宽,而垂直方向不变。用户戴上这种眼镜装置可以在普通电视机上观看到经展宽的宽屏幕画面。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展宽率为1.33的电视眼镜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宽屏幕电视眼镜装置包括一组光学镜片组,所述光学镜片组包括前三棱镜和后三棱镜,而所述三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垂直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后三棱镜的入射面与所述前三棱镜的出射面成一夹角。如上所述的电视眼镜装置具有如下的特性,即该电视眼镜装置能将入射的光线(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展宽,而在垂直方向上不变。通过适当地选取某些参数,可以使水平展宽率等于1.33倍,从而实现上述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视眼镜装置的光学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用本技术的电视眼镜装置制成的电视眼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视眼镜装置的另一种光学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眼镜装置的光学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视眼镜装置包括两枚(一组)三棱镜1和2,下面我们将靠近人眼的三棱镜称为后三棱镜2,另一则为前三棱镜1。为说明方便,在本申请中将三棱镜主截面上入射面与出射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三棱镜的顶角,入射面与出射面的交线定义为三棱镜的折射棱线,出射面与底面的交线定义为三棱镜的出射面底角棱线,三棱镜主截面上入射面与出射面的交点称为三棱镜的顶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三棱镜2的折射棱线前三棱镜1的出射面,底角棱线相接(图1中示出了相接的情形),并且前三棱镜1的出射面O1与后三棱镜2的入射面I2之间形成一夹角β。由上述前三棱镜1和后三棱镜2组成的电视眼镜装置在使用时,各三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应基本上或完全垂直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也就是与电视屏幕相垂直的水平面。下面分析其工作原理。假设有一光线L1经前三棱镜1上的A1点入射至前三棱镜1,其入射角为θ1,假设前三棱镜1的折射率为n1,则折射角θ2为θ2=arc sin(sinθ1/n1) (1)如前三棱镜的顶角为α1折射光线A1A2相对于前三棱镜1的出射面O1的入射角为θ3,则有θ3=θ2+α1(2)该出射光线A2A3的折射角θ4为θ4=arc sin(n1sinθ3) (3)出射光线A2A3相对于后三棱镜入射面的入射角θ5为θ5=β-θ4(4)与前三棱镜相似,光线A2A3经过后三棱镜2折射而从A4点射出,则各入射和折射角分别为θ6=arc sin(sinθ5/n2) (5)θ7=θ6+α2(6)θ8=arc sin(n2.sinθ7) (7)再假设有另一条与光线L1平行的光线L2经前三棱镜1上的β1点入射至前三棱镜1,不难看出,光线L2经前、后三棱镜1、2折射后仍与光线L1平行。但由于连续折射,光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也就是说产生了横向放大。从三棱镜的光学原理可以知道,光线L1A1通过前三棱镜1时,只要棱镜不处于最小偏向角状态,那未入射光束的孔径和出射光束的孔径就不相等,也就是说,光线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横向变化,其角放大率为V1=COSθ1COSθ2·COSθ3COSθ4]]>(参见光学技术手册P816,由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王之江主编),同理,这一束光线经过后三棱镜2以后,再一次产生横向变化,其角放大率V2=COSθ5COSθ6·COSθ7COSθ8]]>所以,通过二枚三棱镜后,其综合角放大率K为K =COSθ7·COSθ5·COSθ3·COSθ1COSθ8·COSθ6·COSθ4·COSθ2(8)]]>其中各角度θ2~θ8均可从θ1、α1、α2、β、n1、n2推算出。因此,只要知道了前三棱镜1和后三棱镜2的顶角α1、α2,前三棱镜1的出射面O1和后三棱镜2的入射面I2之间夹角β、前三棱镜1和后三棱镜2的折射率n1、n2,就能确定任一条光线的放大率K。也就是说,只要改变θ1、α1、α2、β、n1和n2,就能改变放大率K。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实验证明,K可在1~1.6之间变化。为适应已成为标准的屏幕宽高比169,则K最好定在1.31~1.35之间。本技术的三棱镜可以用任何无色透明材料,如玻璃、塑料等制成,为防止色散现象,前三棱镜1和后三棱镜2最好用同种材料制成,即n1=n2。另外,为方便加工,前三棱镜1和后三棱镜2的顶角也可以取相同值。根据专利技术人实验,三棱镜的材料可采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前三棱镜和后三棱镜1、2的顶角α1、α2一般取在10°~40°之间,前三棱镜1的出射面O1与后三棱镜2入射面I2之间夹角β一般取在0°~60°之间。这里可以举出个实施例,三棱镜采用有机玻璃,n=1.49,前后三棱镜的顶角均选为18°,β选为53°,则K约等于1.33。参见图2,图2是应用图1所示电视眼睛装置制成的电视眼镜。它包括眼镜框11、镜框脚12。在镜框11上原装镜片的位置上装设黑镜片21和22,在黑镜片21,22上开有视窗(图中未示出)。在所述视窗上、下侧设置有滑槽41,42,如图1结构的电视眼镜装置61,62通过滑槽41,42装到黑镜片21和22上。将电视眼镜装置61,62在滑槽41,42中左右移动,可以调节电视眼镜的瞳距,以适应不同人的实际瞳距。电视眼镜装置61,62的上、下,左、右四周应处理成不透光。当然图2所示的电视眼镜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南
申请(专利权)人:朱维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