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控制方法、装置及LED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控制方法、装置及LED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LED驱动调光深度不高,无法提供稳定的低亮度照明,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照明日益提高的需求。针对相关技术中LED驱动调光深度不高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控制方法、装置及LED照明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LED驱动调光深度不高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控制装置,包括:MCU、第一LED驱动单元、第二LED驱动单元,其中,所述MCU分别与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连接,所述MCU,用于在接收到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控制LED负载的亮度;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第一LED驱动单元、第二LED驱动单元,所述MCU分别与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连接,/n所述MCU,用于在接收到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控制LED负载的亮度;/n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第一LED驱动单元、第二LED驱动单元,所述MCU分别与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连接,
所述MCU,用于在接收到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控制LED负载的亮度;
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向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和/或,向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LED负载的亮度;和/或,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中携带的亮度参数调节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占空比,向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占空比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或,根据所述调节指令中携带的亮度参数调节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占空比,向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占空比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中携带的所述第一占空比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和/或,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中携带的所述第二占空比控制所述LED负载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节指令时,若所述亮度参数大于0,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向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所述第二占空比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若所述亮度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向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占空比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所述第二占空比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亮度参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向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占空比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与上端采样电阻,其中,所述上端采样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端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LED负载连接,所述电源的直流母线电流通过所述上端采样电阻之后,通过所述LED负载,流经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采样电阻至少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驱动单元包括恒流LED驱动芯片U2;
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至少包括N沟道MOS管Q4与三极管Q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LED驱动单元还包括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以及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阻R53的第一端与所述MCU连接,所述电阻R5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4连接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利,陈明,魏巍,郭宗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