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尿素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尿素管是汽车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中传输符合标准要求的尿素溶液管路。为了避免在低温环境中管腔内尿素溶液冷冻结晶,无法正常喷射和流动,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行,目前尿素管路普遍采用了加热层设计。常规的加热方式有两种:PTC自控加热和电阻丝式加热。这两种加热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PTC自控加热层为硬质尼龙改性而成,为了避免窝折导致传输层不能回弹,其传输层材质亦为硬质材料;电阻丝式加热主要应用在对尿素管路的膨胀空间有一定要求的尾气后处理系统。针对橡胶材质输送管,一般采用电阻丝式加热尿素管,但是电阻丝式加热尿素管受电阻形成原理限制,其通用性差。这是因为当尿素管路越长,需要更大加热功率。但是,在电阻直径一定时,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功率反倒越小,与需求恰好相反。因此,不同长度的尿素管,需要匹配不同直径的电阻丝,这消耗极大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另外,电阻丝为缠绕式组装,存在一定螺距,管内尿素受热不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所述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包括传输管(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同心卷绕在传输管(1)上的电热膜(2),所述电热膜(2)包括耐热冲击基膜(2.1)、导电薄膜(2.2)、电极(2.3)和绝缘薄膜(2.4),所述导电薄膜(2.2)为导电浆料涂覆在耐热冲击基膜(2.1)上而形成,所述电极(2.3)粘附在导电薄膜(2.2)的两端宽边上,所述绝缘薄膜(2.4)覆盖在导电薄膜(2.2)和电极(2.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所述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包括传输管(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同心卷绕在传输管(1)上的电热膜(2),所述电热膜(2)包括耐热冲击基膜(2.1)、导电薄膜(2.2)、电极(2.3)和绝缘薄膜(2.4),所述导电薄膜(2.2)为导电浆料涂覆在耐热冲击基膜(2.1)上而形成,所述电极(2.3)粘附在导电薄膜(2.2)的两端宽边上,所述绝缘薄膜(2.4)覆盖在导电薄膜(2.2)和电极(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2)卷绕的方式为:所述电热膜(2)的上侧长边与所述传输管(1)的轴向侧壁对齐并粘附在传输管(1)的侧壁上,所述电热膜(2)的下侧长边绕传输管(1)的外壁圆周卷绕在传输管(1)上,所述电热膜(2)为矩形,其长边的长度与传输管(1)的长度相同,其宽边的长度与传输管(1)的外壁圆周长的比值为电热膜(2)卷绕的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2)中导电薄膜(2.2)的厚度为50~80μm,所述电热膜(2)卷绕的层数为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按重量份数比计,包括8~20份的导电功能材料、35~45份的水性树脂和70~90份的去离子水;所述导电料浆的黏度为80~100Cp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功能材料为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所述水性树脂为水性环氧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聚丁二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冲击基膜(2.1)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和有机棉纤维布中的一种,其厚度为10~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面加热功能的尿素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胶带层(3)和保护套管(4),所述电热膜(2)卷绕在传输管(1)上后利用绝缘胶带螺旋缠绕电热膜(2)上形成所述绝缘胶带层(3),所述保护套管(4)套设在绝缘胶带层(3)外,所述保护套管(4)选自聚丙烯波纹管、聚乙烯波纹管和聚酰胺波纹管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秀秀,康明,王睿,钟小华,刘立炳,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