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68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4
本申请提供了确定TA参考时刻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时间差和偏移量,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早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的时长TA,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基于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时间差和偏移量确定。通过基于时间差、偏移量和一个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确定另一个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获得精确的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的发送时刻,实现准确的信道估计或信道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通信系统中,上行传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终端设备在时频上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multipleaccess),即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intra-cell)干扰,网络设备要求来自同一帧但不同频域资源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网络设备只要在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范围内接收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就能够正确地解码上行数据,因此上行同步要求来自同一帧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都落在CP之内。为了保证网络设备侧的时间同步,LTE提出了上行定时提前(timingadvance,TA)的机制,在终端设备侧看来,TA本质上是接收到下行帧的起始时间与上行传输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一个负偏移,但是现有协议中并没有规定下行帧的起始时间的实现,也就是说不同的上行帧分别对应的不同的下行帧的起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设备确定时间差和偏移量,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偏移量为预设的值;/n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TA,所述TA为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的时长,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所述偏移量确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时间差和偏移量,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偏移量为预设的值;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TA,所述TA为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的时长,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所述偏移量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启用第一功能,所述第一功能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效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上报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上行物理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功能指示信息,所述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上行物理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偏移量的方式包括周期性上报,或半静态上报,或非周期上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主动上报所述偏移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偏移量生效的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包括:
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之间相差的时长为所述时间差与所述偏移量之和。


13.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时间差,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TA,所述TA为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的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


14.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启用第一功能,所述第一功能为基于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偏移量,确定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偏移量为预设的值;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TA的时长,所述TA的时长和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用于确定所述T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效的时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上报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和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上行物理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功能指示信息,所述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上行物理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偏移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报方式指示信息,所述上报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偏移量的方式包括周期性上报,或半静态上报,或非周期上报。


22.根据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为:
将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所述时间差与所述偏移量三者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23.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启用第二功能,所述第二功能为基于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发送时间单元对应;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TA的时长,所述TA的时长和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用于确定所述TA。


24.一种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时间差和偏移量,所述时间差为第一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与第二下行接收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晔毕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