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E-1553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58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包括多个网络节点与交换机。交换机与多个网络节点连接。每个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交换机包括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和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网络节点通过两对屏蔽双绞线缆连接到交换机,解决了光纤光缆不耐受高温、成本高昂的问题。因此,FC‑AE‑1553网络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更耐高温,且成本更便宜,抗干扰能力更强,且易于布线。并且,FC‑AE‑1553网络系统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625Gb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C-AE-1553网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特别是涉及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FC-AE(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标准则是针对航空电子环境系统特点而定义的一系列上层协议(UpLevelProtocol)的集合。这些上层协议选取FC基础协议族的一部分底层应用,专用于航空电子命令、控制、仪表、仿真、信号处理和传感器、视频数据分配等多个方面。FC-AE-1553是FiberChannel-AvionicsEnvironment-UpperLayerProtocolMIL-STD-1553B的简称,是在光纤通道的FC-4层实现对传统MIL-STD-1553BNotice2总线协议的映射,以实现在实时的航空应用中,以命令/响应的模式进行具有确定性的通信。然而,传统的FC-AE-1553网络系统主要采用光纤介质进行传输,导致无法在高温场景等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包括多个网络节点与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与多个所述网络节点连接。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所述交换机包括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和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所述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上述FC-AE-1553网络系统,FC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了所述网络节点、屏蔽双绞线以及所述交换机。所述网络节点通过两对屏蔽双绞线缆连接到所述交换机。屏蔽双绞线通过两根绝缘的铜导线互相绞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传输差分信号,提高了共模抗干扰能力。同时,屏蔽双绞线都使用金属铜箔包裹。并且屏蔽双绞线均使用金属编织包裹形成两层屏蔽效果。进而,屏蔽双绞线的回波损耗在0GHZ~2GHZ时不大于-20dB,特征阻抗Z0是100Ω±10%。当传输70米长度时,线缆损耗在531MHZ时不大于0.15dB/m。当传输50米长度时,线缆损耗在531MHZ时不大于0.20dB/m。当传输30米长度时,线缆损耗在531MHZ时不大于0.22dB/m。当在500MHZ至1GHZ区间时,屏蔽双绞线之间的串扰衰减量不小于40dB。从而,通过发送屏蔽双绞线将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连接,通过接收屏蔽双绞线将所述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连接,使得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使用屏蔽双绞线缆传输FC-AE-1553协议,能够解决光纤光缆不耐受高温、成本高昂的问题。因此,与FC-AE-1553光纤传输相比,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更耐高温,可以耐受125℃-250℃的高温。同时,与FC-AE-1553光纤同轴传输相比,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的成本更便宜,抗干扰能力更强,且易于布线。并且,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625Gbps。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星形组网拓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FC-AE-1553网络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送端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端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送器电气性能约束表格。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送器测试电路。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器电气性能约束表格。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器测试电路。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器电气性能约束表格。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均衡器电气性能约束表格。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均衡器设计指标表格。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送信号眼图模板。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送信号眼图模板约束参数表格。图1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信号眼图模板。图1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信号眼图参数表格。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特性要求约束参数表格。附图标记说明:FC-AE-1553网络系统100、多个网络节点10、发送端电路110、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111、第一发送变压器112、第一发送驱动器113、第一发送器114、第一辅助电路115、第二辅助电路116、接收端电路120、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121、第一接收变压器122、第一接收均衡器123、第一接收器124、第三辅助电路125、第四辅助电路126、交换机20、交换机接收端电路210、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211、第二接收变压器212、第二接收均衡器213、第二接收器214、交换机发送端电路220、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221、第二发送变压器222、第二发送驱动器223、第二发送器22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100。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100包括多个网络节点10与交换机20。所述交换机20与多个所述网络节点10连接。每个所述网络节点10包括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111与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121。所述交换机20包括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211和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221。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111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211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所述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121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221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100中一个所述交换机20和多个所述网络节点10连接,形成星形组网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交换机20为FC交换机,具有多个FC端口。每个FC端口连接一个所述网络节点10。所述网络节点10可以为NC或NT。此时,FC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了所述网络节点10、屏蔽双绞线(包括发送屏蔽双绞线和接收屏蔽双绞线)以及所述交换机20。所述网络节点10通过发送屏蔽双绞线和接收屏蔽双绞线(即两对屏蔽双绞线缆)连接到所述交换机20。其中,屏蔽双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包括:/n多个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n交换机,与多个所述网络节点连接,所述交换机包括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和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n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n所述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AE-1553网络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
交换机,与多个所述网络节点连接,所述交换机包括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和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
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接收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链路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发送链路连接器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发送端电路,所述发送端电路包括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第一发送变压器、第一发送驱动器、第一发送器、第一辅助电路以及第二辅助电路;
所述第一发送器的第一发送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器的第二发送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电路,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发送器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之间的交流耦合,并实现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输入接口电平匹配;
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辅助电路,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之间的交流耦合,并实现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输出接口电平匹配;
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链路连接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包括:
第一发送电容,所述第一发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器的第一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第二发送电容,所述第二发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器的第二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一发送电阻,所述第一发送电阻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第二发送电阻,所述第二发送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三发送电阻,所述第三发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发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发送电阻,所述第四发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发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电路包括:
第三发送电容,所述第三发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发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第四发送电容,所述第四发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发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五发送电阻,所述第五发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发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六发送电阻,所述第六发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发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C-AE-1553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接收端电路,所述接收端电路包括所述第一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亮熊志新葛鹏谢京州乔旷怡王雪倩刘新龙薛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