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苏红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54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1
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它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它包含盖板、散热区、智能芯片单元、接线盒、溢胶槽、固定架;所述的盖板与接线盒铰接相连接,散热区设置于盖板的内侧,智能芯片单元与固定架均设置于接线盒的内部,智能芯片单元固定安装于固定架的内侧,溢胶槽设置于接线盒的底面,所述的散热区设置有散热槽、散热薄层;所述的散热槽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散热槽分别对应于散热薄层的两侧,溢胶槽设置有槽体、固定槽;所述的槽体分布于接线盒的底面周边,四组固定槽分别设置于槽体的内侧;它解决了现有智能接线盒的散热慢,且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
技术介绍
太阳能行业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安装量逐年增长。在光伏的前沿技术中,智能组件是一种把智能控制融入到光伏产业中去的产物,光伏接线盒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现有的,智能组件一般是在普通组件上加上具有智能芯片电路的智能接线盒来实现其功能的。现有的智能接线盒的一个通病是:智能芯片的工作温度较高,容易在日常工作、可靠性试验等场合因发热严重而损坏甚至燃烧、爆炸。目前现有的智能接线盒结构复杂,且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它解决了现有智能接线盒的散热慢,且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盖板1、散热区2、智能芯片单元3、接线盒4、溢胶槽5、固定架6;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铰接相连接,散热区2设置于盖板1的内侧,智能芯片单元3与固定架6均设置于接线盒4的内部,智能芯片单元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6的内侧,溢胶槽5设置于接线盒4的底面,所述的散热区2设置有散热槽21、散热薄层22;所述的散热槽2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散热槽21分别对应于散热薄层22的两侧,溢胶槽5设置有槽体51、固定槽52;所述的槽体51分布于接线盒4的底面周边,四组固定槽52分别设置于槽体51的内侧。所述的散热薄层22为石墨散热层。所述的接线盒4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溢胶槽4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性能良好的灌封胶。所述的固定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桩61、隔热层62;所述的固定桩61设置于固定架6的底部两侧,两组固定桩61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62。所述的散热槽21的表面设置有防尘网。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的表面均涂刷有ZS-411热辐射散热降温特性涂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接线盒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架6,智能芯片单元3安装于固定架6的上方表面,其底部设置有隔热层62,将智能芯片单元3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热,盖板1设置有散热区2,散热区2分为散热槽21与散热薄层22,其作用将接线盒4内部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槽21与散热薄层22的内部均安装有防尘网,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盖体1内部,接线盒4的底部的凹槽将底面与光伏板进行接触,形成散热空间,并通过溢胶槽4进行灌封固定,溢胶槽4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性能良好的灌封胶,它解决了现有智能接线盒的散热慢,且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现有智能接线盒的散热慢,且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接线盒4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架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盖板1、散热区2、智能芯片单元3、接线盒4、溢胶槽5、固定架6、散热槽21、散热薄层22、槽体51、固定槽52、固定桩61、隔热层6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盖板1、散热区2、智能芯片单元3、接线盒4、溢胶槽5、固定架6;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铰接相连接,散热区2设置于盖板1的内侧,智能芯片单元3与固定架6均设置于接线盒4的内部,智能芯片单元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6的内侧,溢胶槽5设置于接线盒4的底面,所述的散热区2设置有散热槽21、散热薄层22;所述的散热槽2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散热槽21分别对应于散热薄层22的两侧,溢胶槽5设置有槽体51、固定槽52;所述的槽体51分布于接线盒4的底面周边,四组固定槽52分别设置于槽体51的内侧;所述的散热薄层22为石墨散热层。导热石墨片也称石墨散热片,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性能,石墨导热片解决方案独特的导热性能组合让导热石墨成为热量管理解决方案的杰出材料选择。导热石墨片平面内具有150-1500W/m-K范围内的超高导热性能;所述的接线盒4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溢胶槽4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性能良好的灌封胶。灌封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胶液黏度根据产品的材质、性能、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灌封胶完全固化后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固化后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保密、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电子灌封胶种类非常多,从材质类型来分,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主要为3种,即环氧树脂灌封胶、有机硅树脂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而这三种材质灌封胶又可细分几百种不同的产品;所述的固定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桩61、隔热层62;所述的固定桩61设置于固定架6的底部两侧,两组固定桩61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62;所述的散热槽21的表面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挡风抑尘墙由独立基础、钢结构支撑、挡风板三部分组成。这里我采用的其原理一致;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的表面均涂刷有ZS-411热辐射散热降温特性涂料。这种ZS-411辐射散热涂料是一种辐射走物体热量并隔热防水的涂料,耐温幅度在450℃,涂料直接涂刷在要散热降温的物体表面,411辐射散热降温涂料并能很好的防腐性,涂料能够以8-13.5μm红外波长向物体所在空间自动辐射走所涂刷在物体上的热量,降低物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散热降温明显。当物体恒温是60℃时涂刷志盛牌辐射散热降温涂料前后温差能相差10℃,当物体恒温是300℃时涂刷志盛牌辐射散热降温涂料前后温差能相差70℃,降温幅度明显。ZS-411辐射散热涂料辐射散热不受空间介质影响,可以在真空环境下使用,威华411散热降温涂料在起到辐射降温的同时,也有很好的自洁性、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施工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接线盒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架6,智能芯片单元3安装于固定架6的上方表面,其底部设置有隔热层62,将智能芯片单元3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热,盖板1设置有散热区2,散热区2分为散热槽21与散热薄层22,其作用将接线盒4内部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槽21与散热薄层22的内部均安装有防尘网,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盖体1内部,接线盒4的底部的凹槽将底面与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盖板(1)、散热区(2)、智能芯片单元(3)、接线盒(4)、溢胶槽(5)、固定架(6);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铰接相连接,散热区(2)设置于盖板(1)的内侧,智能芯片单元(3)与固定架(6)均设置于接线盒(4)的内部,智能芯片单元(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6)的内侧,溢胶槽(5)设置于接线盒(4)的底面,所述的散热区(2)设置有散热槽(21)、散热薄层(22);所述的散热槽(2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散热槽(21)分别对应于散热薄层(22)的两侧,溢胶槽(5)设置有槽体(51)、固定槽(52);所述的槽体(51)分布于接线盒(4)的底面周边,四组固定槽(52)分别设置于槽体(5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盖板(1)、散热区(2)、智能芯片单元(3)、接线盒(4)、溢胶槽(5)、固定架(6);所述的盖板(1)与接线盒(4)铰接相连接,散热区(2)设置于盖板(1)的内侧,智能芯片单元(3)与固定架(6)均设置于接线盒(4)的内部,智能芯片单元(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6)的内侧,溢胶槽(5)设置于接线盒(4)的底面,所述的散热区(2)设置有散热槽(21)、散热薄层(22);所述的散热槽(2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散热槽(21)分别对应于散热薄层(22)的两侧,溢胶槽(5)设置有槽体(51)、固定槽(52);所述的槽体(51)分布于接线盒(4)的底面周边,四组固定槽(52)分别设置于槽体(5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薄层(22)为石墨散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苏红
申请(专利权)人:孔苏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