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6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外壳、一弹性气密体与一连接器模块。外壳包含一分隔件。分隔件于外壳内分隔出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连接器模块包含一配线板、一绝缘座及一导电端子。配线板连接外壳。绝缘座位于第二开槽内,且固接外壳。弹性气密体位于第二开槽内,且介于绝缘座与分隔件之间。导电端子连接配线板,且经由绝缘座与弹性气密体而伸入第一开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有关一种可供防水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今电连接器若缺乏防水组装考量时,其后端装置(如电路板)将难免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因接触水分而导致受潮现象发生,进而造成后端装置受损而无法运作,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方便。如此,为了避免淋雨或水分等从电连接器渗入后端装置,大多电连接器皆采用复杂的防水设计,以降低水分进入电子装置的机会。然而,单靠习知防水设计已无法满足业者对于结构简化与成本改善的需求。故,现今业界不仅需要能实现结构简化与成本改善的解决方案,也能够至少维持原有防水效能的防水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且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弹性气密体、一绝缘座与至少一导电端子。外壳包含一主框体与一分隔件。分隔件位于主框体内,将主框体分隔出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第一开槽用以接受一外来接头。绝缘座固接主框体,且位于第二开槽内。弹性气密体位于第二开槽内,且受挤压变形于绝缘座与分隔件之间。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外壳,包含一主框体与一分隔件,该分隔件位于该主框体内,将该主框体分隔出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该第一开槽用以接受一外来接头;/n一绝缘座,固接该主框体,且位于该第二开槽内;/n一弹性气密体,位于该第二开槽内,且设置于该绝缘座与该分隔件之间;以及/n至少一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该弹性气密体与该分隔件内,其一端从该分隔件伸入该第一开槽,另一端从该绝缘座伸出该第二开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3 TW 108123473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包含一主框体与一分隔件,该分隔件位于该主框体内,将该主框体分隔出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该第一开槽用以接受一外来接头;
一绝缘座,固接该主框体,且位于该第二开槽内;
一弹性气密体,位于该第二开槽内,且设置于该绝缘座与该分隔件之间;以及
至少一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该弹性气密体与该分隔件内,其一端从该分隔件伸入该第一开槽,另一端从该绝缘座伸出该第二开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框体的该第二开槽内具有多个内侧壁,该些内侧壁共同邻接且围绕该分隔件,其中该弹性气密体分别接触该些内侧壁、该分隔件及该绝缘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气密体包含:
一弹性本体,夹合于该绝缘座与该分隔件之间;以及
至少一条状凸部,突出于该弹性本体的外侧面,该条状凸部围绕该弹性本体,且受该第二开槽的该些内侧壁所分别触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条状凸部的数量为多个,任二相邻的该些条状凸部之间具有一凹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气密体包含:
一弹性本体,夹合于该绝缘座与该分隔件之间,且受该第二开槽的该些内侧壁所分别触压;以及
至少一条状凹槽,凹设于该弹性本体的外侧面,且该条状凹槽围绕该弹性本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佥昱江惠雪张华均
申请(专利权)人: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