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及其无线传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333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及其无线传输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中心;数据采集模块包含多个数据采集节点和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为LoRa模块;每个数据采集节点放置于待监测农田土壤表面,每个数据读取单片机通过杜邦线与LoRa模块连接;LoRa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土壤温湿度信息和PH值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无线传输方法采用从机主动上传和主机轮询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大范围的广域农场的环境信息进行准确监测,实现大量传感器节点数据的有效传输,解决了现有网络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及其无线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及其无线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国的农业生产面貌正在发生变化,农业物联网的内涵是在新兴技术的应用下,使农业生产便于智能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数字化显示,实现增加农作物产量,优化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益的目标。农业物联网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感知层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来采集农业环境、动物、植物等各类信息。传输层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主要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信息传递给应用层。目前在传输层用的比较多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对于农业大田大范围种植,需要利用农业传感器对光照、温湿度、PH值等参数进行采集上传,由农场的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合理制定现阶段作物管理方案,从而避免经验式的作物施肥、浇灌等。在这种应用模式下,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低,但对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同时需要保证大量传感器节点的采集数据的有效传输,一旦传输错误或缺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中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含多个数据采集节点和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LoRa模块;/n每个数据采集节点放置于待监测农田土壤表面,其包含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的探测端朝向农田土壤表面,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通过引脚与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连接;每个数据读取单片机通过杜邦线与LoRa模块连接;所述LoRa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土壤温湿度信息和PH值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中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含多个数据采集节点和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LoRa模块;
每个数据采集节点放置于待监测农田土壤表面,其包含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的探测端朝向农田土壤表面,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传感器通过引脚与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连接;每个数据读取单片机通过杜邦线与LoRa模块连接;所述LoRa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土壤温湿度信息和PH值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oRa模块上安装有弹簧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oRa模块选用半双工的收发器SX1268,其在郊区的覆盖距离范围为15km,在市区的覆盖距离范围为3-5km;所述LoRa模块的发射功率为22dBm,无线传输的中心频率为472.3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含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和LoRa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为SPI通信,采用串行通信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亩农田至少设置三个数据采集节点,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待监测农田的中心位置。


6.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无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监测农田的多个监测点处的土壤温湿度和PH值,并通过对应的数据读取单片机和从机进行数据读取和发送;
其中,所述从机为LoRa模块;
步骤2,通过从机主动上传或主机轮询的无线传输方式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汶莉刘艺欣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