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健康。当用户面对各式各样的食物时,想要实现科学饮食,就成为了用户面临的一大难题。合理膳食,精准膳食是保证人们营养健康的基础,人们不仅要了解吃到了什么食物,还要及时准确知道所吃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判断是否达到膳食营养标准,同时又能减少食物浪费。因此用户能够及时获取所食用食物的重量是关键,同时获取所食用食物中包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与本专利技术最相似的专利技术有以下两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智能营养配餐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号:CN201811070260.0)”、“一种自动营养配餐方法及装置(专利号:CN201910512597.0)”。专利技术1(专利号:CN201811070260.0)是针对提高团膳效率提出的,提交就餐人群信息和就餐菜单信息查询指令至订单管理服务器,服务器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n所述系统包括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系统部分和数据库部分;其中,/n所述硬件系统部分包括:/n智能电子秤设备,包括:/n盛菜器皿部分,印有二维码标识,放置于取餐台桌面上,用于盛放菜品,通过圆柱形支架连接内部秤体;/n内部秤体部分,放置于取餐台下的储物柜中,用于测量盛菜器皿中的食物重量;/n外接显示屏,放置在与用户视线平行的位置,以便于用户查看实时云端服务器返回的餐食营养成分计算结果;/n通过USB接口外接二维码扫描器,用于接收扫描器获取的餐盒二维码信息;/n智能扫描器设备,内嵌于桌面,位于盛菜器皿右侧,用于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系统部分和数据库部分;其中,
所述硬件系统部分包括:
智能电子秤设备,包括:
盛菜器皿部分,印有二维码标识,放置于取餐台桌面上,用于盛放菜品,通过圆柱形支架连接内部秤体;
内部秤体部分,放置于取餐台下的储物柜中,用于测量盛菜器皿中的食物重量;
外接显示屏,放置在与用户视线平行的位置,以便于用户查看实时云端服务器返回的餐食营养成分计算结果;
通过USB接口外接二维码扫描器,用于接收扫描器获取的餐盒二维码信息;
智能扫描器设备,内嵌于桌面,位于盛菜器皿右侧,用于对餐盒上的二维码进行精确扫描,当用户取餐时,将餐盒二维码放在盛菜器皿右侧的扫描器上,读取餐盒信息,并通过USB传输至电子秤程序系统;
餐盒部分,包括餐盒盖和餐盒主体,正反面印有相同的二维码表示,用于用户盛放菜品;
所述软件系统部分,包括:
用户微信小程序,使用对象为就餐人员,主要功能为用户的注册、登录、通过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使用小程序扫描餐盒上的二维码,完成二者信息的绑定;
电子秤程序系统,用于接收扫描器传送的二维码信息,并通过WIFI传送至云端服务器软件程序,发送称重数据以及接收由服务器返回的营养成分数据并显示在显示屏中;
云端服务器软件系统,主要应用对象为就餐用户、厨师及餐厅管理人员,厨师选取每日菜谱,接收电子秤传输的二维码数据和称重数据,以及存储用户每日就餐数据,通过WIFI传输给电子秤程序系统用户选取所有菜品(含主食)包含的营养成分数据,并将用户就餐菜品(含主食)包含的营养成分数据发送给用户微信小程序;
所述数据库部分,包括:
人类膳食标准及附加信息表,存储不同的性别、年龄、体力劳动情况对应的不同的膳食标准,另外增加了对不同人群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控;
食物营养成分表:存储了每100g食材中包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另外存储了不同食物类别中包含的特有营养成分的含量;
管理人员表:存储餐厅中厨师及管理人员的信息;
菜品表:存储1000g菜品中包含的营养成分含量;
信息绑定状态表:存储用户、餐盒与盛菜器皿信息的绑定状态及标志;
每日食堂菜品表:用于存储当日供应的菜肴数据和主食数据;
用户个人信息表:用于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以便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制定相应的膳食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电子秤设备,是外接二维码扫描器并具有WIFI传输数据功能的台式电子秤,由盛菜器皿、秤体和显示屏三部分组成,电子秤数量为Z,其中1≤Z≤200,其中电子秤的最小称量为5g,最大称量为100000g,精度为0.1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设备,其特征在于:
盛菜器皿部分,主要用途是为盛放菜品,本发明中盛菜器皿放置在取餐台桌面而秤体放置在取餐台下的储物柜中,通过四个圆柱形支架连接盛菜器皿与秤体;
每个盛菜器皿有唯一二维码标识,该二维码的主要作用为,厨师做好菜品,扫描该二维码,选取该器皿中盛放菜品名称,完成菜品信息与电子秤编码信息的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设备,其特征在于:
内部秤体部分,用于测量盛菜器皿中的食物重量;每个秤都有内部独立的IP地址,用于云端服务器软件系统的识别;秤体中装有WIFI传输设备,用户每次盛取菜品,电子秤通过WIFI向云端服务器软件系统传输称重数据,云端服务器根据“人类膳食标准表及附加信息表”、“食物营养成分表”和“用户个人信息表”中的用户数据,计算出用户本次选餐的营养成分与人类膳食标准的比例关系,其结果通过WIFI传输返回给电子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设备,其特征在于:
外接显示屏部分,用于实时显示云端服务器软件系统返回的餐食营养成分计算结果;显示屏放置在与用户视线平行的位置以便于用户查看;显示屏实时显示本次选取的菜品的名称及数量以及云端服务器返回的本次用餐所选取的所有菜品的累加的能量与营养成分含量与人类膳食标准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用进度条和百分比显示;进度条的显示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和红色;绿色表示50%以下,蓝色表示的是50%-100%之间,红色的表示超过100%;用户根据颜色显示便可轻松知晓餐盒中的菜品的营养状况,并据此调整选餐数量和种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餐盒设备,采用了环保耐高温的隔热材质制成,是一种隔热防烫的保温餐盒,包括餐盒盖和餐盒主体;餐盒数量根据就餐人数规模制作,保证每餐中餐盒不重复使用;每个餐盒配置一组相同的二维码,分别贴在餐盒盖子上和餐盒底部,以方便用户不同的取餐习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
餐盒上的二维码有两个用途,其一,用户进入餐厅,选取餐盒,用微信小程序扫描餐盒上的二维码,完成个人信息与餐盒信息的绑定;其二,用户选取菜品时,系统通过餐盒上的二维码确定用户及用户选餐种类及重量;另外,如果用餐者领取新餐盒取餐,仍需用微信小程序扫描新餐盒上的二维码完成餐盒与用户的绑定,绑定后,用餐者使用新餐盒选餐的种类及重量即可计入用餐者的数据统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端自动智能营养健康就餐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微信小程序,若用户首次使用小程序,通过扫描餐盒上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进行个人信息的注册;用户注册功能是获取微信小程序登录的授权功能,微信登录授权成功后,填写个人信息,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手机号、身高、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敏,任发政,任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