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包括:防伪码、防伪码施加区,所述防伪码由二维码及防伪产品的唯一生产编码或条形码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区设置于防伪产品或防伪产品外包装上,由分辨率清晰可识别的防伪底纹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于防伪底纹上,并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所述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防伪底纹的位置误差以及防伪码施加时位置误差,组合形成随机并且多样化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防伪比对要素,随机性强防伪水平层级更高,无法重复复制保证了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并且操作简单、快速,应用于产品防伪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消费的不断升级,使冒充伪劣产品不断增加。而这也让产品的防伪显得尤为重要,跟着防伪行业的技术堆集不断增加的防伪技术,客户在选择防伪产品的也是难以选择,大多都是由防伪公司进行供给多种方案进行选择,常见的防伪标签有如下七大种类:1、激光全息图画标签激光全息图画技术在防伪包装上的运用主要是印制防伪标签和商标。影响激光全息标签防伪功能的因素是标签的品种和运用方位。2、通明PVC字模防揭通用标签标签揭起前为白色无字不干胶薄膜标签,揭起后在标签和包装材料上有显着有色笔迹。3、通明PVC防伪标签在不干胶标签或别的单证上,加贴个性化信息的通明激光全息膜,既不影响全体规划和原有作用,又增加了防伪功能,使标签具有个性化。4、防揭封口以一种基材为塑料薄膜的揭穿型不干胶防伪封条,揭起前为有色无字不干胶塑料条;揭起后可在纸上看到有色笔迹,在塑料条上看到显着的无色笔迹,具有一揭即损、一损即现的特色,多用于防伪信封、电器保修标签等范畴。5、条码技术标签目前运用的条码品种比较多,防伪条码主要有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两种。条码技术不仅能促进非常好更快地推广运用,且能到达名优产品不被冒充、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意图。6、泡沫薄膜标签是一种共同的半光泽白色薄膜,由两层聚苯乙烯薄膜复合而成。表层为通明薄膜,合适印刷;基层为经膨化处理的白色泡沫薄膜。运用、性丙烯酸胶黏剂。有很好的安全防伪作用,当标签被粘贴到基材后再揭起时,两层薄膜发生别离,标签被撕裂,且泡沫层的残迹会遗留在包装上,很难被铲除。合适潮湿环境运用,尤其在饮料、奶制品等产品的出产、包装过程中,有特殊的实用价值。适于玻璃、PVC、聚苯乙烯瓶及上光纸盒用安全类标签。7、规矩揭穿式复合防伪标签属不干胶防伪标签。运用时,将标签直接贴于产品上;辨认时,将标签掀开,包装物上会留有预先规划的隐形图文阳图;在揭下的标签有隐形图文阴图。可运用全息膜、铜版纸和塑料膜等材料作为面材。随着假冒或仿制技术的不断提升,以上的防伪标签很容易实现复制和仿造,产品保护作用容易受到影响和破坏给产品品牌价值带来巨大伤害。尤其涉及到贵重产品领域迫切需要等级层次更完善的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以保证品牌价值不受侵害,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用于解决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及防伪水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伪标识,包括:防伪码、防伪码施加区,所述防伪码由二维码及防伪产品的唯一生产编码或条形码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区设置于防伪产品或防伪产品外包装上,由分辨率清晰可识别的防伪底纹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于防伪底纹上,并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所述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进一步,所述防伪底纹形状和底纹间距可根据精度要求进行设置。进一步,所述防伪码喷涂于防伪底纹上,所述防伪码本身包含的二维码、条形码可设置尺寸及相对位置,与所述防伪底纹形成相互独立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进一步,所述防伪码设置于透明基材上,所述基材边沿、二维码、编码/条形码与防伪底纹形成相对位置特征组合。进一步,所述防伪码施加区划分为若干独立子区分别应用于产品或产品外包装折痕、切边等拼接位置,以形成多维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一种防伪标识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产品生产时的位置精度误差,在防伪码施加区上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将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防伪等级需要,可通过对防伪底纹形状或底纹间距进行优化,以改变分辨率精度,提升防伪水平。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防伪等级需要,可将防伪码施加区划分为若干独立子区分别应用于产品或产品外包装折痕、切边等拼接的位置,以形成多维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并可随机抽取任意独立子区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及防伪验证对象。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防伪码中的二维码链接入口,进入产品验证后台数据库;将防伪标识拍照与后台数据库对应调取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相对位置特征、相对位置特征组合进行验证对比;根据验证精度要求,可对验证对比调取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和数量进行设置;验证完毕反馈结果予用户。进一步,所述图像采集包括整个防伪标识的图像采集,或者是随机部分防伪标识的图像采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产品生产时和防伪码施加时的位置误差以形成随机并且多样化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防伪比对要素,随机性强防伪水平层级更高,无法重复复制保证了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并且操作简单、快速,应用于产品防伪具有更好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不受验证次数限制,可进行多次的验证比对,并且由于每次调取的相对位置特征都是随机性的,因此可保证每次验证的可信度;3、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产品生产时的位置误差,以及后期验证时调取的相对位置特征或组合都是随机性的,人为复制或干预基本无法实现,保证产品源头及后期市场流通的防伪唯一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伪标识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伪标识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防伪标识,包括:防伪码、防伪码施加区,所述防伪码由二维码及防伪产品的唯一生产编码或条形码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区设置于防伪产品或防伪产品外包装上,由分辨率清晰可识别的防伪底纹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于防伪底纹上,并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所述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其中,利用产品生产时和防伪码施加时的位置误差以形成随机并且多样化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防伪比对要素,随机性强防伪水平层级更高,无法重复复制保证了防伪标识的唯一性,实施例1:精度设置防伪底纹在本专利技术技术中作为相对位置特征重要参考对象,其本身的纹路、间距、着色等所有因素都是可以进行设置,即使复制所有因素也很难达到相同的水平,因此,防伪底纹的所有因素也可作为后期比对的要素之一。根据产品防伪的要求以及综合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可对防伪底纹进行灵活设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识,包括:防伪码、防伪码施加区,所述防伪码由二维码及防伪产品的唯一生产编码或条形码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区设置于防伪产品或防伪产品外包装上,由分辨率清晰可识别的防伪底纹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施加于防伪底纹上,并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所述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识,包括:防伪码、防伪码施加区,所述防伪码由二维码及防伪产品的唯一生产编码或条形码组成,所述防伪码施加区设置于防伪产品或防伪产品外包装上,由分辨率清晰可识别的防伪底纹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施加于防伪底纹上,并随机与防伪底纹形成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所述唯一的相对位置特征作为图像采集对象并记录于后台数据库,用于调取比对实现防伪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底纹形状和底纹间距可根据精度要求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喷涂于防伪底纹上,所述防伪码本身包含的二维码、编码/条形码可设置尺寸及相对位置,与所述防伪底纹形成相互独立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设置于透明基材上,所述基材边沿、二维码、编码/条形码与防伪底纹形成相对位置特征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施加区划分为若干独立子区分别应用于产品或产品外包装折痕、切边、拼接位置,利用产品或产品外包装拼接位置精度,以形成多维的相对位置特征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产品或产品外包装生产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先明,江海,李英本,李思锐,蔡利,
申请(专利权)人:李思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