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镜框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929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镜框眼镜,属眼镜类。其包括镜片、鼻梁、两镜腿、将镜腿末端连接镜片以及鼻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镜片上连接镜腿末端的一侧上形成有两孔,镜腿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先折弯成一“U”形后该“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再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后再于一“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这样最终在镜腿末端一体形成的一个“U”形连接件,该“U”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相应的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支撑镜片;鼻梁连接镜片的情况也是同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连接构件无螺栓螺丝结构、连接构件无需烧焊、连接结构简便有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镜框眼镜,属于眼镜类。本技术无镜框眼镜,包括镜片、鼻梁、两镜腿、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和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镜片上连接镜腿末端的一侧上形成有两孔,镜腿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先折弯成一“U”形后该“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再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后再于一“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再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所述的“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是于“U”形的谷部向另一端的折弯并依着“U”形的谷部折叠延伸回镜腿,这样最终在镜腿末端一体形成的一个“U”形连接件,该“U”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相应的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支撑镜片。同样地,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两镜片上连接鼻梁的各内侧各形成有两孔,鼻梁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鼻梁的一末端先折弯成一“U”形后该“U”形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再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后再于“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再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所述的于“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是于“U”形的谷部向两一端折弯并贴着“U”形的谷部折叠延伸回鼻梁,而最终在鼻梁该末端一体形成一个“U”形连接件,该“U”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连接支撑镜片,鼻梁的另一末端的结构同样。由本技术,并参考
技术介绍
公开的两种无框眼镜,分析将镜腿末端或者鼻梁紧固连接到镜片的情况,其需要一个结构限定镜片与镜腿末端或鼻梁的相对退出或脱离,在这里一个植入镜片的销过紧配合在镜片的一孔内是为了这一实现,另一方面其需要一个结构限定镜片的转动。本技术技术方案,可由最终在镜腿末端或鼻梁该末端一体形成的“U”形连接件的两端其中的一端过紧配合在镜片上的一相应孔内,另一端插入另一相应的孔内起一限定镜片转动的作用。由本技术技术方案,也可以“U”形连接件两端皆与相应的开孔过紧配合;或者由“U”形连接件的两端对镜片形成夹持作用。为使所述“U”形连接件两端与所述的镜片上形成的相应的孔的配合更适应,比如至少配合更紧密以及不伤镜片,在所述“U”形连接件的两端上至少有一端配合有塑料套体是有益的。所述的在镜片上形成的两孔是与“U”形连接件的两端相应配合而打孔或开槽形成,其也是连接结构的一部分,其与“U”形连接件有折叠的一端相配合的孔为一槽形,是一种适应的情况,也可以为圆形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U”形连接件的一端上开有凹槽或加工出有齿牙或螺纹牙。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镜腿末端可以通过铰链连接回镜腿,也可以是与镜腿为一体结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可以为采用鼻梁与镜片采用一体结构。本技术,其连接构件无螺栓螺丝结构、连接构件无需烧焊、连接结构简便有效。图2是附图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镜腿末端以及其上的连接构件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一对镜片与鼻梁是一体的情况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无镜框眼镜,包括一对镜片1、鼻梁2、两镜腿3,可见其将镜腿末端4连接与镜片的结构是在镜片1上连接镜腿末端的一侧上形成有两孔11和10,镜腿的末端4为一金属细杆先折弯成一“U”形5后,该“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再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后再于“U”形的谷部53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的再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如图所示,54为其折弯部,所述的于“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是于“U”形的谷部53向另一端51的折弯并紧依着“U”形5的谷部折叠后延伸出连回镜腿,这样最终在镜腿末端整体形成的一个“U”形连接件6,该“U”形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相应的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11和10中支撑镜片。在本实施例中,孔11被开成一个槽形,这与其将要配合的“U”形连接件6有折叠的一端62的截面相适应。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则说明了另一情况,即孔11也可与一个圆形截面相适应。同样地,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两镜片上连接鼻梁的各内侧各形成有两孔12、13,鼻梁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鼻梁的一末端先折弯成一“U”形7后该“U”形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72再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后再于“U”形的谷部73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72再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所述的于“U”形7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是于“U”形的谷部向另一端71的折弯并紧依着“U”形的谷部折叠延伸回鼻梁,而最终在鼻梁该末端一体形成一个“U”形连接件8,该“U”形连接件8的两端分别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12、13连接支撑镜片,鼻梁的另一末端的结构同样。为使所述“U”形连接件6或8两端与所述的镜片上形成的相应的孔的配合更适应,比如配合更紧密以及不伤镜片,则在所述“U”形连接件的两端上至少有一端配合有塑料套体。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镜腿末端示意图,在“U”形连接件6的一端61上过紧配合一塑料套体9再插入与镜片1上所打的孔10。这在如图1所示的将鼻梁连接镜片的结构那里也是同理。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在“U”形连接件的其中一端,比如在镜腿末端“U”形连接件6的一端61上开有凹槽或加工出有齿牙或螺纹牙,使得“U”连接件与镜片的配合更紧密及有锁定作用。若在前述在“U”形连接件6的一端61上配合一塑料套的情况,则61上开有凹槽或加工出有齿牙或螺纹牙使得“U”连接件与镜片的配合更紧密及有锁定作用塑料套的作用。同样地,本实施例包括在鼻梁连接镜片的结构那里,在“U”形连接件8的一端81上开有凹槽或加工出有齿牙或螺纹牙。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其鼻梁与一对镜片一体成型而无需将鼻梁连接到两镜片的连接结构。这说明了在一些设计中,一副本技术无镜框眼镜,其可以是仅在镜腿那里包含了本技术将镜腿末端连接到镜片的连接结构,而将鼻梁连接镜片的连接结构使用其他技术方案,其也可以是仅在鼻梁那里包含了本技术将鼻梁末端连接到镜片的连接结构,而将镜腿连接镜片的连接结构使用其他技术方案。对比图1与图7,可见实施例中,镜腿末端4可以是通过铰链14连接回镜腿,其也可以是与镜腿一体的,是镜腿的延伸部,而无铰链连接回镜腿。权利要求1.一种无镜框眼镜,包括镜片(1)、鼻梁(2)、两镜腿(3)、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和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镜片(1)上连接镜腿末端(4)的一侧上形成有两孔(10)和(11),镜腿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折弯成一“U”形(5),该“U”形(5)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于“U”形(5)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镜框眼镜,包括镜片(1)、鼻梁(2)、两镜腿(3)、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和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镜腿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镜片(1)上连接镜腿末端(4)的一侧上形成有两孔(10)和( 11),镜腿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折弯成一“U”形(5),该“U”形(5)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于“U”形(5)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镜腿的一端(52)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所述的“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镜腿是于“U”形的谷部向另一端(51)的折弯并依着“U”形(5)的谷部折叠延伸回镜腿,在镜腿末端一体形成的一个“U”形连接件(6),该“U”形连接件(6)的两端(61)、(62)分别相应的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10)和(11)支撑镜片;所述的将鼻梁紧固连接于镜片的连接结构,是在两镜片(1)上连接鼻梁的各内侧各形成有两孔(12)和(13),鼻梁的末端为一金属细杆,鼻梁的一末端折弯成一“U”形(7),该“ U”形(7)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72)折弯反向紧贴该端折叠折回于“U”形(7)的谷部(73)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所述的于“U”形的延伸回鼻梁的一端(72)再折弯是在与“U”形的两端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向下或向上的折弯;所述的于“U”形的谷部被90度折弯延伸回鼻梁是于“U”形的谷部向另一端(71)的折弯并依着“U”形的谷部折叠延伸回鼻梁,在鼻梁末端一体形成一个“U”形连接件(8),该“U”形连接件的两端(81)、(82)分别插入镜片上前述的两孔(12)和(13)连接支撑镜片(1),鼻梁的另一末端的结构同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德
申请(专利权)人:斯莱雅智能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