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式弹性眼镜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84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眼镜脚,由铰接杆和脚杆组成,其特点是铰接杆和脚杆的连接,不是通过焊接,而是通过各自的多层双向倒钩和盲孔互相插合而实现。这种连接方式,对于装有弹性装置的眼镜脚来说,可避免因焊接时出现的高温影响弹簧的弹性,对于非弹性眼镜脚来说,也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安装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眼镜脚。现有的弹性眼镜脚,由安装弹性装置的铰接杆和脚杆两部分组成,其中铰接杆部分,由于必须安装弹性装置,一般都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造,而脚杆部分,往往采用塑料制造。即使脚杆部分同样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由于两部分的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往往将其作为两个零件来制造。既然将眼镜脚分为两个零件,装配时必须将两者连接起来。公知的连接方法是采用焊接法,这种连接法的最大缺点是焊接时的高温会影响弹性装置中弹簧的弹性。此外,焊接还增加能耗和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通过焊接,便可将铰接杆和脚杆连接在一起的眼镜脚。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性眼镜脚,由铰接杆(1)和脚杆(2)组成,在铰接杆(1)的非铰接端,至少有一层双向倒钩(3),在脚杆(2)的头顶部,有一长宽尺寸与双向倒钩(3)呈静配合关系的盲孔(4)。安装时,将双向倒钩(3)用力插进盲孔(4)中,便可互相咬紧而实现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也适用于非弹性眼镜脚。本技术的优点是,既能避免因焊接所产生的高温对弹性装置弹簧弹性的影响,又可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安装也较方便。以下结合对附图的说明,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铰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铰接杆与脚杆的装配示意图。实施例1一种眼镜脚,由内装弹性装置5的金属制造的铰接杆1和塑料制造的脚杆2组成,在铰接杆1的铰接端,与镜框6相铰接,在铰接杆1的非铰接端做成三层双向倒钩3,在脚杆2的头顶部,有一长宽尺寸与三层双向倒钩3呈静配合关系的盲孔4。安装时,将双向倒钩3用力插进盲孔4中,即可实现两者的连接。实施例2同实施例1,只是铰接杆1中没有弹性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眼镜脚,由铰接杆(1)和脚杆(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铰接杆(1)的非铰接端至少有一层双向倒钩(3),在脚杆(2)的头顶部,有一长宽尺寸与双向倒钩(3)呈静配合关系的盲孔(4),使两者插合后能互相咬紧而实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脚,其特征在于铰接杆(1)非铰接端的双向倒钩(3)可以做成三层倒钩。专利摘要一种眼镜脚,由铰接杆和脚杆组成,其特点是铰接杆和脚杆的连接,不是通过焊接,而是通过各自的多层双向倒钩和盲孔互相插合而实现。这种连接方式,对于装有弹性装置的眼镜脚来说,可避免因焊接时出现的高温影响弹簧的弹性,对于非弹性眼镜脚来说,也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安装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G02C5/14GK2343603SQ9824335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邱明堂 申请人:广州大盛光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镜脚,由铰接杆(1)和脚杆(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铰接杆(1)的非铰接端至少有一层双向倒钩(3),在脚杆(2)的头顶部,有一长宽尺寸与双向倒钩(3)呈静配合关系的盲孔(4),使两者插合后能互相咬紧而实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盛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