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70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风模块,属于新风空调领域。新风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新风通道,壳体还具有与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出口,新风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新风出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以及双向轴流风机,双向轴流风机设置于新风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模块通过新风通道与安装于新风通道内的双向轴流风机实现新风模块的送风与换风功能,减少了新风系统的零部件,降低了新风系统的体积,使得新风模块整体外形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新风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传统的新风系统或者集成于空调室内机上的新风模块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分别使用一个风机来完成对应的送风和排风功能。即现有的新风系统体积加大,占用过多的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模块送风与排风使用不同风机与不同风道导致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风模块,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新风通道,壳体还具有与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出口,新风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新风出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以及双向轴流风机,双向轴流风机设置于新风通道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如前的新风模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仅采用一个新风通道,通过安装于新风通道内的双向轴流风机实现新风模块的送风与换风功能,减少了新风系统的零部件,降低了新风系统的体积,使得新风模块整体外形更加紧凑。也利于推广使用该新风模块,将其加装于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也具有以上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模块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模块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11室外管12组件安装管13室内馆111第一段112第二段113第三段20双向轴流风机30净化滤网40柔风网50导流圈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新风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传统的新风系统或者集成于空调室内机上的新风模块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分别使用一个风机来完成对应的送风和排风功能。即现有的新风系统体积加大,占用过多的室内空间。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仅具有一个新风通道,通过安装于新风通道内的双向轴流风机实现新风模块的送风与换风功能,减少了新风系统的零部件,降低了新风系统的体积,使得新风模块整体外形更加紧凑。也利于推广使用该新风模块,将其加装于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上。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模块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新风通道,所述壳体10还具有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出口,所述新风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以及,双向轴流风机20,所述双向轴流风机20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其中,壳体10为新风模块的外壳,新风模块的功能部件均设置于壳体10内。且该壳体10可直接通过膨胀螺栓安装于墙壁上,也可加装于空调室内机主体的一侧。壳体10上的新风进口可通过空气进气管穿过墙壁与室外环境连通,新风出口位于室内。从而在新风模块送风时,室外的空气从新风进口进入新风通道,然后从新风出口送入至室内。在新风模块排出时,室内的空气从新风出口吸入新风通道,然后从新风进口排出至室外。具体而言,空气在新风通道的送风或者排出通过双向轴流风机20实现,双向轴流风机20的轴流风叶顺时针旋转时可以抽取室外的新风从新风通道进入室内,逆时针旋转时可以抽取室内的空气从新风通道排出到室外侧,简单可以实现双向换风功能。容易理解的,参阅图1至图3,双向轴流风机包括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内壁上的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电机以及轴流风叶,由于双向轴流风机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知晓如何实施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沿新风通道的进风方向,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管11、组件安装管12以及室内管13。其中,室外管11、组件安装管12以及室内管13均同轴设置。具体而言,室外管11可安装于室外,室内管13可安装于室内,组件安装管12空调通过套设于墙壁上的通孔内,并通过卡箍或者法兰等部件固定于墙壁上。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过滤室外吸入的空气,避免室外收到污染的空气进入室内,新风模块包括净化滤网30,净化滤网30设于新风通道内。其中,净化滤网30位于新风进口与双向轴流风机20之间。从而从新风进口进入的室外空气首先被净化滤网30净化后才通过双向轴流风机20进入到室内。参阅图1,组件安装管12的周向内侧壁安装有滤网卡槽,净化滤网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新风通道,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出口,所述新风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以及/n双向轴流风机,所述双向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新风通道,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出口,所述新风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以及
双向轴流风机,所述双向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还包括:
净化滤网,所述净化滤网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其中,所述净化滤网位于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双向轴流风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还包括:
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所述导流圈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新风出口相对且连通;
其中,沿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方向,所述导流圈位于所述双向轴流风机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方向,所述导流圈的周向侧壁渐扩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方向,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管、组件安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岸辉文超郑和清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