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圣炳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69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总成,所述燃气灶台总成包括灶架,所述挡板的前端皆均匀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主动转杆的后端、第三传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和第一从动杆的前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一连动机构,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燃气灶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接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大了厨房的使用空间,减少燃气灶主体的占用空间,增大了厨房的使用空间,本装置可增强用户的体验感,避免菜或汤汁滴落在燃气灶主体的表面,影响燃气灶主体表面的洁净度,导致用户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为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煤气灶、炉盘、灶台、灶具,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燃气灶又可分为家用燃气灶和商用燃气灶,家用燃气灶是通过燃气的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来烹调菜肴、加工食品,以满足家庭需要的燃气用具,燃气灶由供气部分、燃烧部分和辅助部分,燃气灶的种类众多,可根据使用的气源、灶面的材质、燃烧气的树数目、燃烧方式和安装的方式来进行分类,虽说燃气灶的种类众多不一,但是其工作原理和作用是一样,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大多数家用燃气灶,并没有升降的结构,市面上的多数是直接将燃气灶固定在灶台上,这样就使得燃气灶会占用灶台大量的空间,从而使得厨房的使用空间较小,且木箱现有的部分灶台的表面上也并无收集的掉落菜或汤汁的功能,从而使得燃气灶的表面极易沾染油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大多数家用燃气灶,并没有升降的结构,市面上的多数是直接将燃气灶固定在灶台上,这样就使得燃气灶会占用灶台大量的空间,从而使得厨房的使用空间较小,且木箱现有的部分灶台的表面上也并无收集的掉落菜或汤汁的功能,从而使得燃气灶的表面极易沾染油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总成,所述燃气灶台总成包括灶架,所述燃气灶台总成的内部设置有燃气灶主体,且燃气灶主体的顶端穿过燃气灶台总成的内部延伸至燃气灶台总成的顶端,所述灶架内部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收槽,所述收槽底端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传动孔,所述第一传动孔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二传动仓,所述第二传动仓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二传动孔,所述灶架前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传动仓,且第一传动仓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二传动孔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仓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孔,所述第三传动孔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仓,所述第三传动仓的顶端开设有第四传动孔,所述第一传动仓的前端插设有主动转杆,且主动转杆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一传动仓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从动杆,且第一从动杆的表面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三传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左右两端皆穿过第三传动孔分别延伸至第一传动仓和第三传动仓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通过内嵌轴承与第四传动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插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端与燃气灶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杆套,且固定杆套的左右两端皆与灶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孔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传动杆,且第三传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延伸至第一传动仓的内部,所述第三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延伸至第二传动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孔的内部皆设置有第四传动杆,且第四传动杆的上下两端皆穿过第一传动孔分别延伸至收槽和第二传动仓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杆的顶端皆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收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皆均匀固定连接有齿板,且齿板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灶架内壁的四面角皆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杆,且伸缩支撑杆的顶端皆与燃气灶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杆的后端、第三传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和第一从动杆的前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一连动机构,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底端和第三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二连动机构,所述第二从动杆的底端和第一从动杆的后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三连动机构,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燃气灶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接收机构。优选的,所述收槽底端的内壁皆均匀开设有轮槽,且轮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收槽后端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挡板的后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优选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插块,所述插块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第一抵槽,所述第一抵槽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抵块,且第一抵块相互远离的一端皆穿过第一抵槽延伸至第一抵槽的外部,一组所述挡板的左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上下两端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二抵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抵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皆与第一抵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接收机构包括接收盒,所述接收盒左右两端的底侧皆开设有穿孔,所述灶架的顶端均匀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三抵槽,所述穿孔的内部皆插设有穿杆,且穿杆的底端皆穿过穿孔延伸至第二插槽的内部,所述穿杆靠近第三抵槽的一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抵块,且第二抵块皆穿过第二插槽延伸至第三抵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穿孔上下两端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穿杆的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靠近第二抵块的一端皆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皆与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抵块的一端皆呈斜面状,所述第二抵块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三十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增大了厨房的使用空间,避免用户因厨房的空间不够而影响用户的正常做饭,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用户可将燃气灶主体收在燃气灶台总成的内部,减少燃气灶主体的占用空间,增大了厨房的使用空间,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本装置可增强用户的体验感,避免菜或汤汁滴落在燃气灶主体的表面,影响燃气灶主体表面的洁净度,导致用户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1、通过设置有燃气灶台总成,当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用户可通过转动主动转杆,可通过第一二三连动机构将燃气灶主体升起,在燃气灶主体升起的同时又可使得两组挡板分别向收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当用户反向转动主动转杆时又可将燃气灶主体进行下降,同时又可将两组挡板向相互靠近的一端进行移动通过自锁机构进行卡和,当用户使用完后燃气灶主体后,用户可将燃气灶主体收在燃气灶台总成的内部,减少燃气灶主体的占用空间,挡板卡和后,用户可在挡板的上面进行切菜、备菜或放置餐具,增大了厨房的使用空间,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避免用户因厨房的空间不够而影响用户的正常做饭,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本装置可增强用户的体验感;2、通过设置有接收机构,当用户在是要本装置时,用户可直接将接收盒通过穿杆和第二抵块卡和在燃气灶主体的顶端,当用户在使用本装置烧菜时,难免会将菜颠出锅,接收盒可将颠出锅的菜进行收集,避免菜掉落在燃气灶主体的表面,从而造成燃气灶主体的表面存有油渍,导致用户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当用户在煲汤时,接收盒还可对溢出的汤汁进行收集,避免汤汁滴落在燃气灶主体的表面,影响燃气灶主体表面的洁净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A-A处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B-B处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C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台总成(100)包括灶架(110),所述燃气灶台总成(100)的内部设置有燃气灶主体(200),且燃气灶主体(200)的顶端穿过燃气灶台总成(100)的内部延伸至燃气灶台总成(100)的顶端,所述灶架(110)内部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收槽(111),所述收槽(111)底端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传动孔(112),所述第一传动孔(112)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二传动仓(113),所述第二传动仓(113)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二传动孔(114),所述灶架(110)前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传动仓(115),且第一传动仓(115)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二传动孔(114)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仓(115)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孔(116),所述第三传动孔(116)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仓(117),所述第三传动仓(117)的顶端开设有第四传动孔(118),所述第一传动仓(115)的前端插设有主动转杆(119),且主动转杆(119)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一传动仓(115)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孔(1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从动杆(120),且第一从动杆(120)的表面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三传动孔(11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120)的左右两端皆穿过第三传动孔(116)分别延伸至第一传动仓(115)和第三传动仓(117)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孔(1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杆(121),所述第二从动杆(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23),且螺纹套筒(123)通过内嵌轴承与第四传动孔(11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23)的顶端插设有螺纹杆(124),且螺纹杆(124)的顶端与燃气灶主体(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23)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杆套(125),且固定杆套(125)的左右两端皆与灶架(1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孔(114)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传动杆(126),且第三传动杆(126)相互靠近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114)延伸至第一传动仓(115)的内部,所述第三传动杆(126)相互远离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114)延伸至第二传动仓(113)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孔(11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四传动杆(127),且第四传动杆(127)的上下两端皆穿过第一传动孔(112)分别延伸至收槽(111)和第二传动仓(113)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杆(127)的顶端皆套接有传动齿轮(128),所述收槽(111)的内部皆设置有挡板(129),所述挡板(129)的前端皆均匀固定连接有齿板(130),且齿板(130)与传动齿轮(128)相互啮合,所述灶架(110)内壁的四面角皆开设有沉槽(131),所述沉槽(13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杆(122),且伸缩支撑杆(122)的顶端皆与燃气灶主体(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杆(119)的后端、第三传动杆(126)相互靠近的一端和第一从动杆(120)的前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一连动机构,所述第四传动杆(127)的底端和第三传动杆(126)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二连动机构,所述第二从动杆(121)的底端和第一从动杆(120)的后端通过锥形齿轮构成第三连动机构,所述挡板(129)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燃气灶主体(200)的顶端设置有接收机构(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台总成(100)包括灶架(110),所述燃气灶台总成(100)的内部设置有燃气灶主体(200),且燃气灶主体(200)的顶端穿过燃气灶台总成(100)的内部延伸至燃气灶台总成(100)的顶端,所述灶架(110)内部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收槽(111),所述收槽(111)底端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传动孔(112),所述第一传动孔(112)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二传动仓(113),所述第二传动仓(113)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二传动孔(114),所述灶架(110)前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传动仓(115),且第一传动仓(115)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二传动孔(114)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仓(115)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孔(116),所述第三传动孔(116)的后端开设有第三传动仓(117),所述第三传动仓(117)的顶端开设有第四传动孔(118),所述第一传动仓(115)的前端插设有主动转杆(119),且主动转杆(119)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一传动仓(115)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孔(1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从动杆(120),且第一从动杆(120)的表面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三传动孔(11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120)的左右两端皆穿过第三传动孔(116)分别延伸至第一传动仓(115)和第三传动仓(117)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孔(1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杆(121),所述第二从动杆(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23),且螺纹套筒(123)通过内嵌轴承与第四传动孔(11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23)的顶端插设有螺纹杆(124),且螺纹杆(124)的顶端与燃气灶主体(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23)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杆套(125),且固定杆套(125)的左右两端皆与灶架(1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孔(114)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传动杆(126),且第三传动杆(126)相互靠近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114)延伸至第一传动仓(115)的内部,所述第三传动杆(126)相互远离的一端皆穿过第二传动孔(114)延伸至第二传动仓(113)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孔(11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四传动杆(127),且第四传动杆(127)的上下两端皆穿过第一传动孔(112)分别延伸至收槽(111)和第二传动仓(113)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杆(127)的顶端皆套接有传动齿轮(128),所述收槽(111)的内部皆设置有挡板(129),所述挡板(129)的前端皆均匀固定连接有齿板(130),且齿板(130)与传动齿轮(128)相互啮合,所述灶架(110)内壁的四面角皆开设有沉槽(131),所述沉槽(13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杆(122),且伸缩支撑杆(122)的顶端皆与燃气灶主体(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杆(119)的后端、第三传动杆(126)相互靠近的一端和第一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圣炳
申请(专利权)人:雷圣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