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完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58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完井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模拟通井;步骤二,将井壁支撑油管组件送入井筒内以对井壁进行支撑;步骤三,进行生产;步骤四,侧钻所述支撑油管组件,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该完井方法能将支撑套管组件下入井筒内,用于支撑井筒,避免井壁坍塌,而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完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井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完井方法。
技术介绍
部分油田采用裸眼完井方式。但是,裸眼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压差控制不当、油层套管固井未完全封住泥岩段,以及后期措施作业等因素,易造成井壁坍塌。而井壁坍塌给油气井正常生产带来巨大危害,可能造成油气井停产、卡埋管柱、对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造成严重损坏。由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完井方法以避免或减少井壁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完井方法。该完井方法能将支撑套管组件下入井筒内,用于支撑井筒,避免井壁坍塌,而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完井方法,包括:步骤一,模拟通井,步骤二,将井壁支撑油管组件送入井筒内以对井壁进行支撑,步骤三,进行生产,步骤四,侧钻所述支撑油管组件,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铝合金材料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u:4.62%;Mg:0.49%;Ag:0.56%;Mn:0.32%;Zr:0.14%;其余为Al。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的内壁上镀银涂层,且该银涂层的厚度为7-13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油管组件具有通过螺纹连接的油管,在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的油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面以与设置在内螺纹段的油管内壁上的第二台阶面配合,并在外螺纹段之外的油管外壁以及内螺纹段之内的油管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螺纹段的油管的内壁上设置第三台阶面以与外螺纹段的油管的端面形成金属密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通井所用的通井规通过钻具下入到井筒内,在遇阻过程中,转动钻具以强制修井,且所述钻具携带所述通井规上下反复运动多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井规具有:筒状的通井规本体,在所述通井规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端的锥状的端头,设置在所述端头的外壁上的第一合金齿,设置在所述螺旋槽中的第二合金齿。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合金齿沿着螺旋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式分布,多个所述第一合金齿沿着所述端头周向间隔式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送入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的速度不大于0.2m/s。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四中,在侧钻过程中,向下加压18-22KN,且钻进钻速设置在45-55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完井方法通过下入支撑套管组件,用于支撑井筒,从而能避免井壁坍塌,而保证安全生产,而在生产后期,还可以进行侧钻以形成新的井眼。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油管组件下入状态;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相邻的油管的连接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井规。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完井中,首先,进行模拟通井,以顺利地下放支撑油管组件3。在通井过程中,通井规4通过钻具被下入,进行多次上下反复运动通井,以确保井壁光滑。在通井后,提钻具,并且在提钻具过程中向井筒内补浆,以平衡地层压力。尤其是,在通井过程中,当裸眼遇阻时,可以通过转动钻具,以强制修整井壁,保证井眼的可通过性。例如,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通井规4进行通井操作。如图3所示,通井规4具有通井规本体41、端头42、第一合金齿43和第二合金齿44。其中,本体41为筒状,并在本体4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45。端头42设置在本体41的下端,自身为锥状,并且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合金齿43设置在所述端头42的外壁上。第一合金齿43沿着端头42周向间隔式分布,并在轴向上设置多组第一合金齿43。第一合金齿43在遇阻钻进时,能很好的进行强制修井,提高了修井效率。并且,第二合金齿44设置在螺旋槽45中。第二合金齿44为带状,且沿着螺旋槽45的延伸方向,带状的第二合金齿44间隔式分布。比如,螺旋槽45的槽宽15cm,槽深5mm。通井规4沿长度方向一米范围中,螺旋槽45沿本体41外壁绕一周。螺旋槽45在一米长度范围内镶第二合金齿44范围覆盖1/4螺旋圆周。然后,将井壁支撑油管组件3送入井筒内以对井壁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通过钻具将油管组件3送入到井筒内。在送入过程中,在油管组件3的上端设置有丢手1,以便与进行丢手操作。在钻具下放中,应缓慢、平稳,严格控制下放速度。优选地,下放速度不能超过0.2m/s。在将油管组件3下至井底后,需要进行替浆作业,以替出井筒内的泥浆。接着通过观察悬重变化进行丢手操作。在丢手成功后,上提钻具,提钻过程中向油管组件3内及时补浆,以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喷。在一个实施例中,油管组件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该材质硬度较低,具有易钻除的优点。例如,铝合金材料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u:4.62%;Mg:0.49%;Ag:0.56%;Mn:0.32%;Zr:0.14%;其余为Al。这种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油管组件3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拉伸性能,试验表明,抗内压强度>50MPa,抗拉强度>60T,可满足不同工况施工要求。优选地,在油管组件3的内壁上通过电解方式施镀一层银涂层。进一步优选地,该银涂层的厚度为7-13μ,例如10μ。通过这种设置提高了油管组件3的耐腐蚀性能,其能在高温150℃、20%盐酸环境下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油管组件3由多个单根油管31形成,如图2所示。并且,油管31通过螺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保证油管组件3顺利的下入到井筒内。在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面32,同时,在内螺纹段的内壁上的第二台阶面33以与第一台阶面32配合,从而在连接过程中能更好的进行限位,方便连接进行。在外螺纹段之外的油管31外壁以及内螺纹段之内的油管31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34,用于保证两个连接油管31之间的密封。另外在所述内螺纹段的油管31的内壁上设置第三台阶面35,以与外螺纹段的端面形成金属密封。上述密封方式能保证尤其是酸压施工过程中液体不会进入到油管31的内腔中,从而避免油管31发生腐蚀。通过本申请的油管组件3具有井壁酸压期间不酸蚀,生产后期易钻,减轻修井难度、降低修井费用等优点。接着,进行酸压、生产。最后,在生产后期若见水或无产量,组下钻头对油管组件3进行侧钻以形成新的井眼。例如,在侧钻过程中,向下加压18-22KN,且钻进钻速设置在45-55r/min。上述设置的油管组件3具有容易钻除的优点。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模拟通井,/n步骤二,将井壁支撑油管组件送入井筒内以对井壁进行支撑,/n步骤三,进行生产,/n步骤四,侧钻所述支撑油管组件,/n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模拟通井,
步骤二,将井壁支撑油管组件送入井筒内以对井壁进行支撑,
步骤三,进行生产,
步骤四,侧钻所述支撑油管组件,
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材料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u:4.62%;Mg:0.49%;Ag:0.56%;Mn:0.32%;Zr:0.14%;其余为A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油管组件的内壁上镀银涂层,且该银涂层的厚度为7-13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油管组件具有通过螺纹连接的油管,在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的油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面以与设置在内螺纹段的油管内壁上的第二台阶面配合,并在外螺纹段之外的油管外壁以及内螺纹段之内的油管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螺纹段的油管的内壁上设置第三台阶面以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洁苏鹏李新勇李林涛龙武胡文革万小勇杜春朝黄传艳李渭亮黄亮赵海洋宋海李冬梅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