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53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申请涉及绿色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墙体、设置在墙体上的内凹阳台和设置在墙体上的屋顶;所述内凹阳台上设置有绿植池,所述绿植池内种植有绿植;所述屋顶上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设置有分流阀,所述分流阀上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出水端朝向绿植池伸出;所述屋顶上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导入蓄水箱中的雨水收集组件。本申请具有绿色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绿色节能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绿色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温室效应、城市雾霾、全球变暖等均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加剧了生态危机,为城市的高速发展给予了警示。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这一概念被提出。站在绿色建筑具体方法,设计风格角度,模拟建筑形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建筑指标分析,给出绿色建筑合理化建议,已经发展为第三代建筑主流,在建筑设计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主要是绿色性,但是也包括: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绿色建筑结构的这些特点,满足了当下可持续社会发展的要求,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结构中的原则,本申请提供绿色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绿色建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墙体、设置在墙体上的内凹阳台和设置在墙体上的屋顶;所述内凹阳台上设置有绿植池,所述绿植池内种植有绿植;所述屋顶上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设置有分流阀,所述分流阀上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出水端朝向绿植池伸出;所述屋顶上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导入蓄水箱中的雨水收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体上设置的内凹阳台形成了内凹空间,能够造成阴影,起到遮阴的作用,遮阳挡雨。同时,在内凹阳台上设置的大量绿植能够让人亲近自然。绿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辅助室内消除部分余热,对室内的温度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减少了居住者对空调的依赖。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组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用雨水对绿植进行浇灌,减低了水资源的消耗。优选的,所述分流阀上连通有环流管,所述环流管环绕屋顶的边缘设置,所述环流管上均布有喷头,所述喷头朝向墙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界天气炎热时,喷头能够将储存的雨水喷淋在墙体的外表面。喷淋在墙体外表面上的水在蒸发时能够带走墙体上的热量,对墙体进行降温,使得室内的温度更加适宜,减少了空调的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优选的,所述喷头为扇形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形喷头扩大了喷淋范围,使得水流更加均匀的喷淋在墙体上。优选的,所述内凹阳台上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上靠近开口端处开设有用于与绿植池相连通的过孔,所述分流管背离导流管的一端贯穿水池并伸进水池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池能够对分流管中流出的水流起到缓冲的作用,再通过过孔将水流导入绿植池中,避免了水流对绿植池内的土壤和绿植造成冲刷,影响绿植的生长状况。水池进一步增强了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水池作为一个温度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吹过水池上空的穿堂风的温度,利用水池来调节穿堂风的温度和湿度。穿堂风通过与水池上空的热量进行交换,吹进室内的穿堂风白天带走室内的热量,晚上则补充室内的热量。优选的,所述绿植池上于过孔处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在自然状态下将过孔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绿植池中的土壤或者小虫进入水池中,在水池中的水流经过过孔时,挡板在水流的作用下张开,使得水流能够正常通过。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罩、一体成型设置在雨水收集罩上的防护网和设置在雨水收集罩上的集水管;所述雨水收集罩为顶端扩口、底端缩口的结构,所述防护网位于雨水收集罩的扩口端,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雨水收集罩的缩口端连通、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收集罩上的防护网能够对外界的杂物起到阻挡的作用,减少外界杂物进入雨水收集罩中的量。同时,雨水收集罩能够对屋顶起到遮蔽的作用,避免屋顶直接受到阳光的暴晒。优选的,所述墙体上沿着高度方向铰接有多个遮阳板,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遮阳板的翻转角度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遮阳板的翻转角度对墙体起到遮阴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太阳西晒时造成的建筑热工问题。在阳光较弱时,通过调整遮阳板的角度,使得相邻遮阳板之间的间隙更大,有利于外界的气流流进室内,有利于通风换气,减少空调的依赖,更加绿色节能。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多个遮阳板同时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转动设置在墙体上的第三连杆以及用于带动第三连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杆在墙体上发生转动,第三连杆会带动着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着第一连杆移动,第一连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着遮阳板进行翻转,从而实现了对遮阳板翻转角度的调节。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铰接在墙体上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端与第三连杆背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缸的运行精度高,能够实现精准的控制和调整。电缸的使用寿命长,不用担心漏气漏油的问题,后期的维护成本低,环境适应能力强。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施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蓄水箱安装在屋顶上,将分流阀的进水端与蓄水箱连通、出水端与导流管和环流管连通;步骤二、将分流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水池上,使得分流管的出水端伸进水池中,在环流管上依次安装喷头;步骤三、安装雨水收集罩,将集水管一端与雨水收集罩相连通、另一端与蓄水箱相连通;步骤四、在墙体上沿着高度方向等间距安装铰支座,在铰支座上安装遮阳板,将第一连杆与遮阳板相铰接,使得第一连杆翻转时,带动着遮阳板进行转动;步骤五、将第三连杆安装在墙体上,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与电缸的活塞杆端铰接,第二连杆背离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将电缸的缸体端铰接在墙体上。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墙体上设置的内凹阳台形成了内凹空间,能够造成阴影,起到遮阴的作用,在内凹阳台上设置的大量绿植能够让人亲近自然,绿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辅助室内消除部分余热,对室内的温度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减少了居住者对空调的依赖,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组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用雨水对绿植进行浇灌,减低了水资源的消耗;2.水池进一步增强了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水池作为一个温度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吹过水池上空的穿堂风的温度,利用水池来调节穿堂风的温度和湿度。穿堂风通过与水池上空的热量进行交换,吹进室内的穿堂风白天带走室内的热量,晚上则补充室内的热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旨在显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11、外檐;2、内凹阳台;21、绿植池;22、水池;221、过孔;222、挡板;3、屋顶;31、蓄水箱;32、分流阀;33、导流管;34、分流管;35、环流管;36、喷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上的内凹阳台(2)和设置在墙体(1)上的屋顶(3);/n所述内凹阳台(2)上设置有绿植池(21),所述绿植池(21)内种植有绿植;/n所述屋顶(3)上设置有蓄水箱(31),所述蓄水箱(31)设置有分流阀(32),所述分流阀(32)上连通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上连通有分流管(34),所述分流管(34)的出水端朝向绿植池(21)伸出;/n所述屋顶(3)上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导入蓄水箱(31)中的雨水收集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上的内凹阳台(2)和设置在墙体(1)上的屋顶(3);
所述内凹阳台(2)上设置有绿植池(21),所述绿植池(21)内种植有绿植;
所述屋顶(3)上设置有蓄水箱(31),所述蓄水箱(31)设置有分流阀(32),所述分流阀(32)上连通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上连通有分流管(34),所述分流管(34)的出水端朝向绿植池(21)伸出;
所述屋顶(3)上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导入蓄水箱(31)中的雨水收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32)上连通有环流管(35),所述环流管(35)环绕屋顶(3)的边缘设置,所述环流管(35)上均布有喷头(36),所述喷头(36)朝向墙体(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6)为扇形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阳台(2)上设置有水池(22),所述水池(22)上靠近开口端处开设有用于与绿植池(21)相连通的过孔(221),所述分流管(34)背离导流管(33)的一端贯穿水池(22)并伸进水池(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池(21)上于过孔(221)处铰接有挡板(222),所述挡板(222)在自然状态下将过孔(221)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3)上的雨水收集罩(41)、一体成型设置在雨水收集罩(41)上的防护网(42)和设置在雨水收集罩(41)上的集水管(43);
所述雨水收集罩(41)为顶端扩口、底端缩口的结构,所述防护网(42)位于雨水收集罩(41)的扩口端,所述集水管(43)的一端与雨水收集罩(41)的缩口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国民邱志敏肖开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