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26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涉及石材加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套设的离心桶和环形的外桶,石材加工处的出水端设置进水管,进水管的输出端伸入到离心桶上方的内部;外桶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输出端连接到石材加工处,出水管上设置有离心泵;离心桶的桶底固定连接竖直的转动轴,转动轴由驱动电机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离心的原理使混凝剂和助凝剂能与石材污水充分混合,以加速石材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离心的过程中悬浮物沉降到离心桶的锥形桶底,分离出的清水通过通孔被甩到外桶的腔内,通过出水管再回到石材加工处做二次利用,还可以用外桶内的清水对通孔处附着的过滤网进行反向的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材加工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石材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出大量污水,如不得到恰当处理,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还会影响实际生产。因此,石材污水须经处理后才可达到排放以及循环使用的效果。石材污水的产生,是由于在石材加工过程中将花岗岩或板岩经打磨,切割,抛光等加工而成。因此石材污水中含有大量石粉、残渣等物质,浊度高,且较难通过自然沉淀进行处理。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首先流入沉淀池中,在沉淀池的污水中添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并在调节池内搅拌的作用下,使石材生产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汞、铅和铬等杂质在转动过程中,充分凝结成较大的颗粒,再进行沉淀,将石材生产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彻底分离开来,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池底层形成石泥浆;但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充分搅拌的过程会影响沉淀,只能等搅拌完毕之后静置,耗时较长;且石材加工时冲刷等步骤需要大量的清水,直接排放既造成污染,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材污水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套设的离心桶(1)和环形的外桶(2),所述离心桶(1)设置在石材加工处(3)的一侧,所述石材加工处(3)的出水端设置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离心桶(1)上方的内部;所述外桶(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石材加工处(3),所述出水管(5)上设置有离心泵(6);/n所述离心桶(1)与外桶(2)套接的部分呈环形,离心桶(1)的桶底呈锥形,离心桶(1)的桶底固定连接竖直的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由驱动电机(8)驱动,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外桶机架(9)上,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套设的离心桶(1)和环形的外桶(2),所述离心桶(1)设置在石材加工处(3)的一侧,所述石材加工处(3)的出水端设置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离心桶(1)上方的内部;所述外桶(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石材加工处(3),所述出水管(5)上设置有离心泵(6);
所述离心桶(1)与外桶(2)套接的部分呈环形,离心桶(1)的桶底呈锥形,离心桶(1)的桶底固定连接竖直的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由驱动电机(8)驱动,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外桶机架(9)上,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7)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桶(1)的环形部分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桶(1)与所述外桶(2)的桶底连接处通过轴承圈(1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圈(11)包括内环与外环,所述轴承圈(11)的外环与所述外桶(2)的桶底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圈(11)的内环与所述离心桶(1)的环形部分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桶(1)的环形部分与锥形的桶底之间设置有石泥浆沉降机构,所述石泥浆沉降机构包括边缘与所述轴承圈(11)的内环转动连接的隔板一(12)和边缘与所述轴承圈(11)的内环固定连接的隔板二(13);所述隔板二(13)位于所述隔板一(12)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财源和信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