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26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所述混合池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固定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的内侧上部设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相连的斜板,所述斜板组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上设有多个倾斜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倾斜方向与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板组件与一移动装置相连,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斜板组件相对所述沉淀池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斜板组件的上方设有多个集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沉淀池可减少斜板上污泥的堆积,同时可减少斜板上藻类的滋生,并便于对斜板上藻类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沉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高效沉淀池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主要依托污泥混凝、分离、循环等对污水中的泥、水进行分离。现有的高效沉淀池一般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污泥在沉淀池沉淀后输送至混凝区进行循环。现有的高效沉淀池多为斜板沉淀池,即在沉淀池中设置斜板,水中的污泥在斜板中进行沉淀,水沿斜板上升流动,分离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板向下滑动后排出。但是专利技术人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污泥容易在斜板上堆积;斜板在阳光的照耀下容易滋生大量的藻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本专利技术的沉淀池可减少斜板上污泥的堆积,同时可减少斜板上藻类的滋生,并便于对斜板上藻类的清理。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所述混合池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固定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的内侧上部设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相连的斜板,所述斜板组件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所述混合池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固定有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上部设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相连的斜板,所述斜板组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上设有多个倾斜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倾斜方向与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板组件与一移动装置相连,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斜板组件相对所述沉淀池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斜板组件的上方设有多个集水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及沉淀池,所述混合池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固定有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上部设有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相连的斜板,所述斜板组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上设有多个倾斜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倾斜方向与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板组件与一移动装置相连,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斜板组件相对所述沉淀池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斜板组件的上方设有多个集水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多个斜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导轨、两个驱动件及两个驱动连接组件,两个所述移动导轨上分别设有滑块,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相连,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通过两个驱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滑块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滑块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伟黄惠玲贺仕兰林峰余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多尔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