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2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技术领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进水厌氧消解池、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中间集水池、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以及出水集水池,进水集水池左上设有进水管,右上设有第一布水管,厌氧池内填充软性悬挂填料,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内部从下往上依次铺设大颗粒碎石层、第圆形烧制陶粒层和火山岩颗粒填料层,右侧上部设有出水口,中间集水池右侧上部设有第二布水管一级潜流回流人工湿地池和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面均种植耐水植物;有益效果是:曝气组件能够实现由缺氧环境到厌氧环境以及好氧的变化,使得微生物在湿地填料陶粒以及火山岩上挂膜,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潜流无动力砾石湿地池,提高了COD、氨氮、总磷等物质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实现乡村与城市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就我国目前基本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的地区还是处于城乡分割模式,从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分布相对比较松散,不够集中,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均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实现农村污水处理临着很大的压力,处理起来相对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人工湿地是以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与沼泽地相类似的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从水力学角度划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由反应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进水厌氧消解池、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中间集水池、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以及出水集水池,所述进水集水池左侧上部设有进水管,右侧上部设有第一布水管,厌氧池内填充软性悬挂填料,所述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内部从下往上依次铺设大颗粒碎石层、第圆形烧制陶粒层和火山岩颗粒填料层,右侧上部设有出水口,中间集水池右侧上部设有第二布水管,一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池右侧上部设有出水口与所述中间集水池连通,中间集水池右侧上部设有第二布水管,所述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内从上至下依次铺设有第二碎石层、第二陶粒层、第二火山岩层,相邻两层之间通过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力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进水厌氧消解池、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中间集水池、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以及出水集水池,所述进水集水池左侧上部设有进水管,右侧上部设有第一布水管,厌氧池内填充软性悬挂填料,所述一级回流潜流人工湿地池内部从下往上依次铺设大颗粒碎石层、第圆形烧制陶粒层和火山岩颗粒填料层,右侧上部设有出水口,中间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石赵乐李秋然陈轩喻军译聂权王喆袁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润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