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构)筑物是将工厂已经预制好的构件转运至工地通过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中,在装配式工程中,预制构件的转运,占据了项目实施的多半工期,为此,在装配式工程实施过程中,提升预制构件的转运效率,对加快施工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大吊车吊运至运输车辆进行转运,但是,在吊运的过程中,对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在吊运围墙及隔墙时,要悬吊至一定高度后,必须竖立置于运输车辆上,在整个吊运过程操作难度大,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装卸车,从而会拖延整个装配式工程的工期,进而影响合同工期,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包括:箱体,其一侧为敞口;架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横梁,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架体的上方,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横梁的滑动方向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其一侧为敞口;/n架体(5),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用于放置预制构件;/n横梁(3),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且位于架体(5)的上方,与所述箱体(1)滑动连接,所述横梁(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箱体(1)的敞口面平行;/n运输梁(32),设置于所述横梁(3)上,与所述横梁(3)抽拉式连接,所述运输梁(32)从所述横梁(3)抽出形成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连接有立柱(33);/n提升装置(4),设置于所述运输梁(32)上,用于提升预制构件;/n第一行进装置(1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n第二行进装置(34),设置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其一侧为敞口;
架体(5),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用于放置预制构件;
横梁(3),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且位于架体(5)的上方,与所述箱体(1)滑动连接,所述横梁(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箱体(1)的敞口面平行;
运输梁(32),设置于所述横梁(3)上,与所述横梁(3)抽拉式连接,所述运输梁(32)从所述横梁(3)抽出形成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连接有立柱(33);
提升装置(4),设置于所述运输梁(32)上,用于提升预制构件;
第一行进装置(1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
第二行进装置(34),设置于所述立柱(3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12)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条形通孔(121),任一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21)与所述箱体(1)为敞口的一侧面平行;每个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21)上均设有第三行进装置(2),两个所述第三行进装置(2)驱动所述横梁(3)沿着相应的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21)纵向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行进装置(2),包括:
移动部(21);
至少两个行进轮(22),均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21)两端底部,且位架设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顶部两边缘上;
连接件(23),其一端与所述移动部(21)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横梁(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底部纵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运输梁(32)一端部穿设有滑动轴(321),所述滑动轴(321)两端延伸形成两个延伸端,两个所述延伸端均穿设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内,且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柱,占卫兵,吴彦生,何光东,刘华波,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金达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