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包装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16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形成可密封包装的方法、形成轮廓形柔性容器的方法、用于将膜形成为可再闭合容器的装置、使用成形装置使膜成形为可再闭合容器的方法、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柔性包装和柔性材料。所述形成可密封包装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第一片材的卷幅;折叠所述卷幅以界定多个壁;密封所述卷幅的边缘以界定第一封条和第二封条,从而界定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多个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界定了开口面板的至少一个壁,并且第二片材至少部分地延伸越过所述多个壁中的至少三个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包装和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783006.9、申请日为2018年7月17日、名称为“柔性包装和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即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68596.2、申请日为2013年10月25日、名称为“柔性包装和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再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在此依据35U.S.C.§119(e)要求2012年10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19,340、2012年12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39,535、2013年2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69,168、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801,186、以及2013年7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860,233的权益,并且其公开内容各自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包装,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紧固至容器的可再闭合盖,以及制造所述包装的方法和形成其的柔性材料。
技术介绍
可再闭合或可再密封包装组合件通常用于储存例如食品项目、液体、粉末、婴儿湿巾、化学品、清洁剂、干货、医药品、营养品以及其它包装的产品。通常,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包括容器部分和覆盖容器中的开口的翼片部分。翼片部分的一端邻近于开口紧固至容器以使得使用者可以绕着这一端枢转或折叠翼片部分以暴露开口,从而允许使用者接取由容器壁界定的内部体积中所含的产品。翼片的下侧和/或由处于闭合位置的翼片覆盖的容器表面可以具有粘着剂涂层以使得当翼片处于闭合位置时,翼片可释放地粘着至并且密封地啮合容器。然而,灰尘、湿气或其它碎屑,诸如储存于容器中的粉末,可能粘着至粘着剂涂层,并且粘着剂涂层可能随后失去密封地啮合容器的能力,或可再密封性的强度将大幅降低。粘着剂涂层的污染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涉及将注射成型的塑料盖组合件紧固于容器上以使得这个盖组合件安置于开口周围。为了接取容器的内部体积,盖构件绕着盖组合件的活动铰链向上枢转至暴露开口的开放位置。为了闭合盖组合件,盖构件绕着活动铰链向下枢转以密封地啮合盖组合件的基座。虽然注射成型的塑料盖组合件通常不受聚集在密封区上或附近的碎屑、湿气或灰尘所影响,但塑料盖组合件对于生产来说可能相对昂贵并且可能增加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重量。另外,盖组合件与容器的附接涉及相对复杂的生产步骤,这增加了生产的时间和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其对于制造来说是简单而不昂贵的,这使生产时间减至最低,并且当暴露于污染时提供可靠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包括至少部分由第一片材形成的容器(在本文中也被称作“包装”),并且这个容器具有协同界定内部体积的多个壁。容器具有贯穿多个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开口。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还包括邻近于开口紧固至容器的闭合组合件。闭合组合件至少部分包括第二片材和一部分第一片材。闭合组合件包括盖构件和铰链部分。盖构件在盖构件可释放地啮合围绕开口的容器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盖构件绕着铰链部分枢转远离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绕着铰链部分枢转,从而允许使用者通过开口接取内部体积。第一啮合特征可以邻近于开口安置于容器上。第二啮合特征可以安置于闭合组合件的盖构件上。当盖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啮合特征啮合第二啮合特征以将盖构件可移动地紧固至容器。第一啮合特征可以与容器一体成形。举例来说,第一啮合特征可以成形为脊并且第二啮合特征可以成形为适于接收脊的通道。提供了一种制造包括界定内部体积的容器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片材以及提供紧固至第一片材的第一部分的第二片材。这种方法进一步包括由第二片材的一部分形成闭合组合件的盖构件以使得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紧固至第一片材的第一部分。闭合组合件的铰链部分由第二片材形成,并且铰链部分邻近于盖构件安置。盖构件在盖构件可释放地啮合围绕第一片材中形成的开口的容器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盖构件枢转远离开口的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绕着铰链部分枢转。附图说明图1是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距视图,其中盖构件处于开放的第二位置;图2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盖构件的顶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3-3获取的盖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等距视图,其中盖构件处于闭合的第一位置;图5是沿着图4的线5-5获取的容器的顶壁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线6-6获取的盖构件的剖视图;图7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容器的顶壁的顶视图;图8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盖构件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图9是沿着图2的线9-9获取的盖构件的剖视图;图10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第一紧固特征和第二紧固特征的局部剖视图;图11A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第一紧固特征的局部等距视图;图11B是图1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第二紧固特征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5的线7-7的容器的顶壁的剖视图,这个顶壁包括紧固至第一片材的第三片材;图13是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啮合特征的局部等距视图;图14A至14H是用于形成容器和盖构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啮合特征以及铰链部分的模具的各种视图;图15A至15H是用于形成容器和盖构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啮合特征以及铰链部分的模具的各种视图;图16A至16I是用于形成容器和盖构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啮合特征以及铰链部分的模具的各种视图;图17A至17I是用于形成容器和盖构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啮合特征以及铰链部分的模具的各种视图;图18是具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闭合组合件的包装的示意图;图19A是用于制造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1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装机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等距视图;图19B是图19A中图解的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第二等距视图;图19C是图19A中图解的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第三等距视图;图19D是图19A中图解的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第四等距视图;图19E是图19A中图解的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前视图;图19F是图19A中图解的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20A是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容器的闭合组合件的顶视图;图20B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20A的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闭合组合件的等距视图;图21是用于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性成形模;图22是用于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性成形模;图23是用于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性成形模;图24是用于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性成形模;图25是用于可再闭合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性成形模;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容器的透视图;图27是图26的容器的顶视图,其图解了根据所公开的包装组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容器的闭合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的装置,每个柔性包装具有多个壁以及前置封条和尾置封条,所述装置包括:/n折叠和边缘密封台,其用于围绕着成形管折叠柔性材料的卷幅,使得所述柔性材料的周边被密封,并且所述包装的多个壁的一部分被限定;/n密封台,其包括第一水平密封台和第二水平密封台,每个水平密封台包括:/n一对打褶器,其在与所述柔性材料的卷幅的传送路径相垂直的路径中水平地位移,以接合柔性材料并将其一部分向内折叠;以及/n密封棒,其朝向所述柔性材料致动并且密封第一片的部分以限定密封,其中,第一水平密封台在第一包装的底端处打褶并密封所述柔性材料以在所述第一包装中形成前置封条,并且第二水平密封台在第一包装的紧邻下游的第二包装的顶端处折叠并密封所述柔性材料,以在所述第一包装中形成尾置封条;/n切割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第一包装的前置封条和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之间切割以将所述包装分离;/n在所述密封台下游的支撑结构,其中一旦将所述第一包装从所述第二包装切割,所述第二包装向下游行进并与所述支撑结构接合,使得所述第二包装的前置封条以以下构造倚靠在支撑结构上,在该构造中它被折叠靠在所述前置封条从其延伸的所述第二包装的壁上方;/n翼片折叠站,其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游,并包括:/n保持结构,其具有多个壁,当所述第二包装布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时,所述多个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致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保持结构的多个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壁被分开以容纳所述包装,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多个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壁朝向所述第二包装接合致动,以将所述第二包装保持在保持结构中,使得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从所述保持结构向上延伸;以及/n一个或多个压力板,其在所述保持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垂直于所述传送路径致动,以接合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并将所述尾置封条朝向它从其延伸的所述第二包装的壁折叠在上方,其中,在折叠所述尾置封条之后,所述压力板缩回并且所述保持结构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以释放所述第二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26 US 61/719340;20121219 US 61/739535;2013021.一种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的装置,每个柔性包装具有多个壁以及前置封条和尾置封条,所述装置包括:
折叠和边缘密封台,其用于围绕着成形管折叠柔性材料的卷幅,使得所述柔性材料的周边被密封,并且所述包装的多个壁的一部分被限定;
密封台,其包括第一水平密封台和第二水平密封台,每个水平密封台包括:
一对打褶器,其在与所述柔性材料的卷幅的传送路径相垂直的路径中水平地位移,以接合柔性材料并将其一部分向内折叠;以及
密封棒,其朝向所述柔性材料致动并且密封第一片的部分以限定密封,其中,第一水平密封台在第一包装的底端处打褶并密封所述柔性材料以在所述第一包装中形成前置封条,并且第二水平密封台在第一包装的紧邻下游的第二包装的顶端处折叠并密封所述柔性材料,以在所述第一包装中形成尾置封条;
切割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第一包装的前置封条和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之间切割以将所述包装分离;
在所述密封台下游的支撑结构,其中一旦将所述第一包装从所述第二包装切割,所述第二包装向下游行进并与所述支撑结构接合,使得所述第二包装的前置封条以以下构造倚靠在支撑结构上,在该构造中它被折叠靠在所述前置封条从其延伸的所述第二包装的壁上方;
翼片折叠站,其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游,并包括:
保持结构,其具有多个壁,当所述第二包装布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时,所述多个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致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保持结构的多个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壁被分开以容纳所述包装,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多个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壁朝向所述第二包装接合致动,以将所述第二包装保持在保持结构中,使得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从所述保持结构向上延伸;以及
一个或多个压力板,其在所述保持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垂直于所述传送路径致动,以接合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并将所述尾置封条朝向它从其延伸的所述第二包装的壁折叠在上方,其中,在折叠所述尾置封条之后,所述压力板缩回并且所述保持结构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以释放所述第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用以在远离所述包装设置的第一位置和垂直于所述传送路径的第二位置之间致动所述支撑结构,以接合所述第二包装的前置封条,并且当所述包装处于所述保持结构中时驻留在所述第二包装下方,并且当所述保持结构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以释放所述第二包装时致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是传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翼片折叠站上游的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定位在所述传送路径中,使得所述第二包装在所述切割装置将所述第二包装从所述第一包装分开之后穿过所述引导结构至所述翼片折叠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可移位支撑件,其从第一位置致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所述可移位支撑件被布置远离所述引导结构的底端,在第二位置中,所述引导结构位于所述引导结构的底部,使得所述第二包装的前置封条被折叠在所述可移位支撑件上方并抵靠所述可移位支撑件,并且保持在所述引导结构内,并且所述可移位支撑件致动返回第一位置以将所述第二包装从所述引导结构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装置是所述密封台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布置彼此远离,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朝向彼此致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成形管包括在至少一侧上的向外延伸部用于绕着所述向外延伸部弄折所述卷幅的板。


9.一种制造柔性包装的方法,每个柔性包装具有多个壁以及前置封条和尾置封条,所述方法包括:
将柔性材料的卷幅折叠以限定多个壁的一部分,所述多个壁配合以限定内部容积并密封所述柔性材料卷幅的边缘;
通过将柔性材料密封在一起、同时向内打褶所述材料的一部分来形成两组缝褶折叠,以形成第一包装的前置封条和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每组缝褶折叠包括朝向内部体积打褶的柔性材料的一部分,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的前置封条或尾置封条下面;
在所述第一包装的前置封条和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之间切割,以将所述第二包装从所述柔性材料的卷幅分开;
将所述第二包装保持在保持结构中,其中所述保持结构致动以接合所述第二包装,并且在被接合时,一个或多个压力板致动跨越所述保持结构以接合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并将它朝向它从其延伸的包装的壁折叠在上方;以及
致动所述保持结构以释放所述第二包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包装的前置封条和所述第二包装的尾置封条基本上同时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包装容纳在所述保持结构中之前,使所述第二包装的前置封条与可移位支撑件接合,其中所述可移位支撑件垂直于所述传送路径致动以接合所述前置封条,并且朝向它从其延伸的壁折叠在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幅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片材附接至所述第一片材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片材被布置成使得在将所述卷幅折叠成包装时,所述第二片材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多个壁中的至少三个壁上方延伸,其中所述多个壁中的至少三个壁中的每一个与另一个至少三个多个壁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致动所述保持结构的底部下方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在远离所述保持结构布置的第一位置和布置在所述保持结构下方的第二位置之间致动,使得当在所述保持结构中时,所述第二包装驻留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幅围绕成形管折叠,所述成形管包括在至少一侧上的向外延伸部用于绕着所述向外延伸部弄折所述卷幅的板。


16.一种用于将膜形成为可再闭合容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细长的成形管,其沿着第一纵轴从第一端延伸至纵向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成形管适于当所述膜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纵轴的方向上位移时将所述膜定形,所述成形管具有适于接收将要布置于所述容器内的产品的中空内部;
第一加热台,其包括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的第一加热元件用于当所述膜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纵轴的方向上位移时加热所述膜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在所述成形管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从所述成形管偏移布置;以及
第一热成形台,其用于将所述膜的所述第一部分热成形,所述第一热成形台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组合件与所述成形管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模具元件。


17.一种使膜成形为可再闭合容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细长的成形管,其沿着第一纵轴从第一端延伸至纵向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成形管适于当所述膜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纵轴的方向上从所述成形管的所述第一端位移至所述成形管的所述第二端时将所述膜定形,所述成形管具有适于接收将要布置于所述容器内的产品的中空内部;
主框架组合件,其沿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J桑菲利波JE桑菲利波JM斯卡斯FJ索里亚M拉德诺维奇B维斯罗特斯基P格奥尔格罗斯P蒙特富斯科R斯皮尔R富罗维茨
申请(专利权)人:优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