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莱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0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缸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轮缘处活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远离主动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该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通过当水泥浆制备完成后,关闭电机的电源,则系统停止运行,电磁铁断电磁性减小,则金属齿条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复位,虹膜机构重新打开,水泥浆自动从缸体下方流出,当所需水泥浆的量足够时,重新启动电机,虹膜机构再次关闭,从而达到了方便水泥浆存取、防止水泥浆凝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制备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的简称,水泥再加水搅拌后可成为浆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后可变得坚硬,结合沙、石等材料对其他物体进行胶结牢固,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胶凝材料。人们在家中修建花园、水池等时,一般都采用人工制备水泥的方式,即把水泥粉和沙、水等混合在一起之后用工具搅拌,虽然能达到制备水泥浆的目的,但劳动量过大,制备时间过长,制备效率低下且水泥材料混合不够均匀,制备出的劣质水泥浆会影响到后续的建筑质量;而一般在建筑工地使用的水泥浆制备设备,虽然能提高制备效率,但在制备成功后,取出水泥的过程比较繁琐,不能轻易取出水泥,且由于水泥制备量大,若不能及时使用,则部分水泥浆可能会风化变硬,这不利于后续的建筑操作,还会造成水泥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缸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轮缘处活动连接有传动带(5),所述传动带(5)远离主动轮(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器(8),所述缸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9);/n所述缸体(1)的下端设置有虹膜机构(10),所述虹膜机构(10)的侧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杆(11)和第二立杆(12),所述第一立杆(11)和第二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缸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轮缘处活动连接有传动带(5),所述传动带(5)远离主动轮(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器(8),所述缸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9);
所述缸体(1)的下端设置有虹膜机构(10),所述虹膜机构(10)的侧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杆(11)和第二立杆(12),所述第一立杆(11)和第二立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轨(13),所述第一立杆(11)靠近第二立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远离第一立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齿条(15),所述第二立杆(12)靠近第一立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下料且防凝固的水泥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莱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