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80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铜锌铝催化剂中包含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镁、镍、锰或钴,其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15‑0.75):1;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铜源、锌源、铝源和掺杂元素源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加入沉淀剂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沉淀物;(2)将沉淀物焙烧后得到所述铜锌铝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催化剂产率高,铜的表面分散性高,大大提高了催化剂活性,适用于AWS反应,无需添加酸碱和有机溶剂,成本低,易分离,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铜锌铝催化剂是工业上重要的加氢、脱氢催化剂,其制备方法通常采用共沉淀法。目前,大部分醛制酸的反应均是采用的是氧气作为氧化剂,虽然水作为氧化剂经过醛水变换反应制取羧酸已有报道,但却很少。其中,由醛经过醛水反应制取酸的过程主要依靠含Cu、Zn等的活性组分,催化剂的改性主要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加入Zn、Al、Cr等元素可以稳定活性组分,提高催化剂的循环性能,影响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表面氧含量,从而改变醛水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与醛有氧氧化制羧酸相比,醛经过醛水变化反应(AWS)制取羧酸对于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更具有吸引力。例如文献报道了Cu-Cr催化剂进行醛水变换的一个实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Ar的情况下,Cu-Cr将乙醛经过醛水变换反应得到乙酸。现有研究发现在使用ZnO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水限制了ZnO表面强路易斯酸性位对乙醇的脱水效果,使得表面变为弱路易斯酸碱对配对活性位,从而达到乙醇的脱氢过程;水进一步促进了乙醛二次氧化成乙酸,同时抑制乙醛进行醇醛缩合生成丁烯醛这一过程。上述反应中,当水代替氧气作为氧化剂时,第一步乙醇脱氢而得到的产物乙醛,就会和水进行醛水变换反应生成乙酸,同时释放氢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醛水变换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都不算很高,因此需要找到一个产率和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铜锌铝催化剂在醛经过醛水变换反应制酸时活性不高的不足,改善铜锌铝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添加了Mg、Ni、Mn、Co掺杂的铜锌铝催化剂,尤其能在醛水变换反应中很大程度的提高铜锌铝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主要解决Cu-Zn-Al催化剂在醛水变换反应中酸的产率和选择性不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渡金属Ni、Mg、Mn、Co和Cu-Zn-Al进行共沉淀得到的催化剂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醛经过醛水变换反应制得酸的工业生产中。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锌铝催化剂中包含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镁、镍、锰或钴,其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15-0.75):1。即,n掺杂元素:n(掺杂元素+Cu)=(0.15-0.75):1。优选的,上述改性催化剂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25-0.75):1,更优选的,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40-0.70):1,更优选为(0.40-0.50):1。优选的,所述掺杂元素为锰元素。优选的,上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中,所述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与锌元素的摩尔比为(0.5-3.0):1,所述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与铝元素的摩尔比为(0.5-3.0):1。n(掺杂元素+Cu):nZn=(0.5-3.0):1,n(掺杂元素+Cu):nAl=(0.5-3.0):1。优选的,上述改性催化剂中,所述铜元素和锰元素总量与锌元素的摩尔比为(0.8-2.0):1,更优选为(1.0-1.5):1,铜元素和锰元素总量与铝元素的摩尔比为(0.8-2.0):1,更优选为(1.0-1.5):1。优选的,上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中,所述铜锌铝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40-120m2/g,孔容为0.1-0.3cm3/g,平均孔径为3-40nm。优选的,上述改性催化剂中,所述铜锌铝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90-120m2/g,更优选为100-120m2/g,孔容为0.225-0.30cm3/g,更优选为0.24-0.26cm3/g,平均孔径为5-30nm,更优选为20-30nm。优选的,上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中,所述催化剂的铜分散度为20%-60%,优选为40%-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铜源、锌源、铝源和掺杂元素源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加入沉淀剂,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沉淀物;(2)将沉淀物焙烧后得到所述铜锌铝催化剂。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铜源为水溶性铜盐,选自硝酸铜、硫酸铜或氯化铜;所述锌源为水溶液锌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所述铝源为水溶液铝盐,选自硝酸铝或氯化铝;所述掺杂元素源为含有掺杂元素的水溶性盐,选自硝酸盐、氯化盐或硫酸盐。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15-0.75):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沉淀剂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氨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沉淀剂的浓度为0.5-2mol/L。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沉淀剂包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摩尔比为(1-2):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沉淀剂与金属元素(铜元素+掺杂元素+锌元素+铝元素)的摩尔比为(2-5):1,优选为(2.5-3.5):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包括下述步骤:分别将铜源、锌源、铝源和掺杂元素源配制成混合水溶液,控制pH为8-10,温度为40-60℃,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沉淀剂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静置老化,得到沉淀物。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沉淀剂的滴加速度为1-2滴每秒,滴加过程的搅拌速度为450-1000rpm。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中和反应后还包括恒温搅拌1-2h的过程,搅拌速度为450-1000rpm;所述静置时间为1-5h。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焙烧温度为350-550℃,时间为2-4h,升温速率为1-2℃/min。优选的,步骤(2)之前还包括将沉淀物抽滤、洗涤、干燥的过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羧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将醛和水通入装有上述铜锌铝催化剂的反应管中,进行醛水变换过程,得到含有羧酸的水溶液;其中,所述醛选自甲醛、乙醛、丙醛、丁醛、苯甲醛、苯乙醛、苯丙醛、苯丁醛、糠醛或肉桂醛。优选的,所述羧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丁酸、苯甲酸、苯乙酸、苯丙酸、苯丁酸或糠酸。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水和醛的体积比为(1-10):1,优选为(5-10):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0.1g时,醛的流速为0.1-0.2g/h,水的流速为1.0-2.0g/h。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醛水变换过程的温度为200~350℃,压力为0.1-0.5MPa。优选的,醛水变换过程的温度为250-350℃,更优选为280-320℃。优选的,醛水变换过程的反应时间为4-6h。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铜锌铝催化剂需经过氢气流预还原的过程,温度为300-400℃,时间为1-5h。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醛水变换过程在反应器中进行,所述醛和水的总进料速率为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锌铝催化剂中包含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镁、镍、锰或钴,其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15-0.7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AWS反应的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锌铝催化剂中包含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镁、镍、锰或钴,其中,所述掺杂元素与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的摩尔比为(0.15-0.7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其中,所述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与锌元素的摩尔比为(0.5-3.0):1,所述铜元素和掺杂元素总量与铝元素的摩尔比为(0.5-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铜锌铝催化剂,其中,所述铜锌铝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40-120m2/g,孔容为0.1-0.3cm3/g,平均孔径为3-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铜锌铝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的铜分散度为20%-60%,优选为40%-6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改性铜锌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将铜源、锌源、铝源和掺杂元素源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加入沉淀剂,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沉淀物;
(2)将沉淀物焙烧后得到所述铜锌铝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铜源为水溶性铜盐,选自硝酸铜、硫酸铜或氯化铜;所述锌源为水溶液锌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所述铝源为水溶液铝盐,选自硝酸铝或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同奇艾悦陈宝李鑫姚鑫史高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