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吸附装置及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77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吸附装置及家用电器,包括: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且所述导磁物质在所述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其中,所述胺类物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导磁物质用于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所述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所述二氧化碳从所述胺类物质上脱附。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使胺类物质在加热再生过程中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吸附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申请属于气体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吸附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保温性和密封性越来越高,虽然可以防止室外过冷或过热的空气影响室内适宜的温度,达到节约制热或制冷能耗的目的,但是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室内的通风换气。在密闭空间中由于人员呼吸等原因,二氧化碳浓度会不断升高。研究发现,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会出现头昏脑胀、思维迟钝等二氧化碳中毒症状。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标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000ppm。目前一般采用胺类物质来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加热的方式使被吸附的二氧化碳与胺类物质脱附,以再生胺类物质。但是,目前再生方式中存在胺类物质受热不均匀,局部过高热量可能永久破坏胺类物质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吸附装置及家用电器,能够使胺类物质在加热再生过程中受热均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包括: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且所述导磁物质在所述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其中,所述胺类物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导磁物质用于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所述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所述二氧化碳从所述胺类物质上脱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组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附材料,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侧壁;加热组件,包括线圈,绕设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外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附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可再生的吸附材料中包含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且导磁物质在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该胺类物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磁物质可以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二氧化碳从胺类物质上脱附。一方面,由于导磁物质在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可以使得不同区域的吸附材料之间的温度偏差较小,不同区域的吸附材料之间受热均匀,降低局部热量过高导致永久破坏胺类物质的情形,提升吸附材料的效率和稳定性,且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上述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具有升温速度快的优点,且由于导磁物质对胺类物质直接进行加热,因而能量利用率非常高,还可实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吸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目前再生方式中存在胺类物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先对可再生的吸附材料进行改进。具体而言,本申请所提供的吸附材料包括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该导磁物质可以在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其中,胺类物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磁物质用于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二氧化碳从胺类物质上脱附。当然,胺类物质除了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外,还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一方面,由于导磁物质在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可以使得不同区域的吸附材料之间的温度偏差较小,不同区域的吸附材料之间受热均匀,降低局部热量过高导致永久破坏胺类物质的情形,提升吸附材料的效率和稳定性,且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上述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具有升温速度快的优点,且由于导磁物质对胺类物质直接进行加热,因而能量利用率非常高,还可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胺类物质包括固态胺,导磁物质包括金属和石墨中的至少之一,金属可以为铁、镍、铜中至少一种。其中,固态胺包括聚苯乙烯经氯甲基化后再接枝二乙撑三胺或三乙烯四胺而形成的树脂、气相二氧化硅(或者沉淀二氧化硅)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四乙烯五胺(TEPA)中至少一种。上述固态胺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固态胺与导磁物质混合均匀形成颗粒状的吸附材料时,其易于与导磁物质分散均匀。上述类型的导磁物质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至周围的固态胺,以实现对固态胺快速加热,以提高再生效率。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吸附材料除了包括上述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外,还可以包括粘结剂,该粘结剂可以为环氧树脂等有机物,或者,该粘结剂可以为高岭土、凹凸棒土等无机物,其可以将胺类物质与导磁物质粘结在一起。其中,胺类物质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45%-90%(例如,50%、60%、70%、80%等),导磁物质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5%-30%(例如,10%、20%等),粘结剂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5%-25%(例如,10%、15%、20%等)。上述粘结剂可以使得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之间结合更为紧密;且上述比例范围的设置可以使得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再生速度较为平衡。进一步,胺类物质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65%-85%(例如,68%、73%、83%等),导磁物质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10%-20%(例如,12%、14%等),粘结剂的质量占吸附材料总质量的5%-15%(例如,8%、12%等)。上述比例范围的设置可以使得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再生速度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状态。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吸附材料为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形成的颗粒状,或者,上述吸附材料为胺类物质、导磁物质和粘结剂形成的颗粒状。吸附材料的长度在1-20mm(例如,5mm、10mm、15mm等),吸附材料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的直径或边长在1-5mm(例如,2mm、4mm等)。上述吸附材料可以为圆柱形、棱柱形等。上述尺寸范围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吸附材料在填充于某个壳体内形成吸附组件时,吸附材料之间可以形成多个气体通道,气体可以较为容易地从进风口移动至出风口,风阻较小。较佳地,吸附材料为颗粒状,吸附材料的长度在2-3.5mm(例如,2.5mm、3mm等),吸附材料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的直径或边长在3-10mm(例如,5mm、7mm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备上述吸附材料的过程可以为:将固态胺粉末、导磁粉末以及粘结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后,采用挤出机成型设备制备出圆柱形、棱柱形等各种形态的吸附材料。下面介绍一下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装置的结构。具体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吸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且所述导磁物质在所述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其中,所述胺类物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导磁物质用于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所述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所述二氧化碳从所述胺类物质上脱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的胺类物质和导磁物质,且所述导磁物质在所述吸附材料中均匀分布;其中,所述胺类物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导磁物质用于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所述胺类物质,以使得被吸附的所述二氧化碳从所述胺类物质上脱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胺类物质包括固态胺,所述导磁物质包括金属和石墨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材料还包括粘结剂,所述胺类物质的质量占所述吸附材料总质量的45%-90%,所述导磁物质的质量占所述吸附材料总质量的5%-30%,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占所述吸附材料总质量的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材料为颗粒状,所述吸附材料的长度在1-20mm,所述吸附材料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的直径或边长在1-5mm。


5.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组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附材料,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侧壁;
加热组件,包括线圈,绕设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至少一个热电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唐奕文代光剑何凤英姚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